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尊敬的山田正团长先生. 各位专家学者,朋友们: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向远道而来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日本朋友和中方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回顾总结中日关系发展历程,展望探讨两国关系未来,恰逢其时,很有意义。中日毗邻而居,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周恩来总理对两国交往历史有过精辟概括,两千年友好,五十年不幸。在长达两千年的友好交往中,两国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有力促进了各自发展,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中日两国领导人先后进行了“破冰之旅”、“融冰之旅”和“迎春之旅”的互访。双方确认发展战略互惠关系。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既要充分认识国际大环境中双边战略互惠利益,也离不开中日关系的惯性因素:既要提出发展战略互惠关系长远规划,也要积极应对中日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既需要双方领导人运筹帷幄。  相似文献   

4.
日本民主党上台执政后,表现出重视东亚及对华友好姿态,使进一步深化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夯实相关内涵,丰富其外延成为各界看好的选择。然而,日本政局突变,并于9月7日发生中国渔船与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相撞事件,中日关系陷入极端尴尬的境地,该事件凸显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基础的薄弱,使人对未来的双边关系担忧,如何进一步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成为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5.
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互惠"关系标志着中日关系进入全新定位的新时期,两国在更加宽阔的领域进行战略层面上的合作。由于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还存在不少分歧和问题,未来中日关系仍将充满不确定性。为使中日关系朝着构建"战略互惠"的方向发展,今后两国应该不断寻求共同利益,不断增加相互信任,在决定两国关系走向的重大问题上保持理性、冷静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黄大慧 《东北亚论坛》2007,16(3):117-122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政治过程,是一个显示日本对外政策与国内政治相互关系的典型事例。在这一过程中,包括公明党在内的日本各在野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独特的“补充外交”作用。特别是公明党领导人竹入义胜等非政府人士的访华,为日本政府摸清中方意图、沟通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看法、形成复交文件等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然,中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日本在野党在日本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开展对日本在野党的工作,从而推动日本执政党转变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7.
200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近两年来,中日双方共同努力,不断推进战略互惠关系,使两国关系沿着和平友好条约确定的宗旨,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随着近期日本政局出现的新变化,人们再次关注中日关系所受的影响。中日两国双方需要不断增进政治共识与互信,更加全力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6年10月,安倍晋三首相对中国进行“破冰之旅”.中日两国领导人就共同建设“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达成了协议。今年4月,温家宝总理对日本进行“融冰之旅”,就“战略互惠关系”的基本精神达成以下共识: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声明》发表,两国关系的基础将更加牢固,中日关系发展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和地区形势,双方必须具备与时俱进、寻求双赢的气度,努力寻找和扩大两国利益的交汇点。两国在努力建立新型合作关系的同时,各个具体领域的交流合作则是检验两国关系在不同侧面阶段性发展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10.
中日邦交正常化40年来,两国在经济、文化交往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比较而言,两国的安全合作却始终处于滞后的状态。尽管在一些安全议题上存在着分歧和争论,双方在开展安全合作方面仍然具有共同的利益和需求。扩大交流、更新观念、增加信任,尽快走出安全困境,是中日两国面临的共同课题。与时俱进地进行政策调整,积极地进行舆论引导,切实地推进具体事务合作,建立真正的战略互惠型安全合作关系,对于两国来说不失为双赢之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日本是东亚地区两个重要国家,处理好中日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对于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日建立战略互惠关系初显曙光的时候,通过比较研究汲取德法和解的经验,将使我们获得有益的启迪。人们期待中日关系能借鉴法德在欧洲和解的智慧、创造出东亚地区中日和平与合作的奇迹。在战后以来六十多年的时间里,中日和平友好与法德和解在亚欧不同地缘政治环境中也出现了明显的发展差异。法德关系经历并超越了相互憎恨的历史,走向了真正和解。法德和解奠定了欧洲合作的基石,两者伙伴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则开创了从欧共体到欧盟的欧洲合作新局面。与德法和解带动欧洲国家整合的硕果相比,中日和平友好表现出了明显的滞后性和局限性。中日关系超越"战争历史"问题、国家地位身份认同问题、共同战略利益基础和政治互信问题等方面也都落后于法德和解的发展,法德和解取得了创建欧盟的硕果,中日则刚刚取得建立战略互惠关系的共识。中日矛盾的深层症结就在于没有战略合作的共识和目标,从而导致双方缺乏政治互信和在战略上相互猜疑。法德和解的经验告诉我们,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发展必须构建中日战略合作的共识,在中日关系中制定并推行"和平、合作与共赢"的外交政策新理念。中日走出历史问题争论和民间对立情绪困境的出路在于中日政治家们是否有智慧搭建两国战略合作和战略互惠的目标与框架。中日需要开展面向未来的共同事业,推动地区共同体形成的过程中实现并深化两国关系的和解与合作。  相似文献   

12.
经过2006年10月以来中日两国领导人的数度互访,努力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简称“战略互惠关系”)成为新世纪双边关系的基本框架。环境合作是双方首脑共同确认的“战略互惠关系”的重要内涵,更被各界冀望于成为提升和深化双边关系的突破口。从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发展、中日双边关系的转型以及环境合作对于今后中日双边关系的重要性等角度来看,中日环境合作所具备的战略互惠性决定了这一领域必然成为未来较长一段时期两国关系的突出“亮点”。  相似文献   

13.
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但由于日本对钓鱼岛的长期实际控制,以及日方得陇望蜀的野心不断膨胀,使钓鱼岛问题成为中日关系中最为复杂、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正值各界期待以此为契机推动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迈上新台阶之际,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衅中国主权底线,意图“购买”和“国有化”钓鱼岛.  相似文献   

14.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两国交往有两千年的历史。中国古典文学不仅在40 年 前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今天也往往给当代中日关系战略研究以生动图景式的启 迪,对当代中日外交工作也具有重要价值。温家宝总理曾访日展开“破冰之旅”、“融冰之旅”、“迎春 之旅”,创作吟诵汉俳,沟通两国民众感情,努力破解中日关系暂时出现的困局,体现了中国“维护 稳定、谋求合作”的对日外交政策。中国高校国际关系、外交和日语翻译专业的学生,以及社会媒体 从业人员和外交战线的官员,理应加强中国古典文学素养,以利于中日外交事务实践以及亚洲和 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5.
日朝关系是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方面之一,在战后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日朝关系发展历程经过了“五起四落”。值此新世纪到来之际,与朝鲜半岛北南和平统一进程加速化相伴随,日本虽然有可能加大对朝关系正常化的谈判力度,但若不把以往对朝政策做一番战略调整,其对朝关系发展仍很难摆脱“起起伏伏”的局面,其邦交正常化目标亦很难尽快实现。  相似文献   

16.
日本对华战略与中日经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日两国间呈现的"政冷"、"经热"现象,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造成中日政治关系长期低迷的症结在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日本对华战略偏差。日本只有改变对华战略,抛弃对华"威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日经济关系才能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格局从两极走向多极的过渡时期,中日两国在各自经济改革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合作,贸易结构趋向成熟,并形成了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共存的格局。然而,由于中日两国的战略目标、发展趋势及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差异,使得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双方的不和谐音将会加剧,竞争摩擦、矛盾将成为中日经济关系的主流  相似文献   

18.
2006年8月21—26日,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代表团一行3人应广岛未来组织邀请,对日本进行了友好访问。24日,团长王金圣在广岛未来组织第四次全会上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日关系作了题为《增进了解促进中日友好》的演讲,引起了与会140多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中日邦交正常化40年来,两国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在许多方面也出现严重反复甚至倒退。中日关系应如何发展?笔者认为,坚持邦交正常化以来的“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和精神,理性对待和处理两国关系;中日关系应有明确的方向感,不为狭隘民族情绪所左右,不受偏激舆论煽动;把培育两国间的政治互信作为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双方恪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相互尊重主权,彼此尊重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尊重对方对发展道路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中日之间基于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交流的合作与发展,终于催生出“战略互惠关系”。然而,由于日本追求“国家正常化”的战略选择和右翼势力对中国和平发展的误读,中日关系将会沿着合作与斗争交织的曲折道路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