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多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观点。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取得成功,归功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归功于我们遵循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并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魏来 《学理论》2013,(8):73-74
自我控制关系着人类幸福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双系统理论模型告诉我们,认知系统的激活和情绪系统的抑制对自我控制成功起着关键作用。其他相关研究表明,情绪调节与自我控制密切相关,积极情绪的情绪状态下,自我控制容易成功;消极或负面的情绪状态下,个体更容易失控。因此,要善于调节情绪。另外,进行自我肯定、自主支持等自我意识的调控策略,都可以提高自我控制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论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强 《理论导刊》2003,(6):32-34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生产力首要的是一个自变量,而不是一因变量,生产力系统自我运动的最深刻的源泉是来自自身内在的矛盾运动,即生产力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采用追踪设计测查1244名大学生,考察增强或减弱同伴影响的因素。研究发现,自尊、内外向性格以及情绪状态对同伴影响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低自尊个体比高自尊个体更易受同伴影响;偏内向个体比偏外向个体更易受同伴影响;消极情绪水平高的个体比消极情绪水平低的个体更易受同伴影响;同伴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同伴对消极学习行为的影响大于对积极学习行为的影响。建议从新的角度探讨高校学风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增长受到资源和环境的严重限制下,人类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在这一背景下政府和学术界同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构想,认为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现有的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意义等方面的论述上,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及动力机制的研究较少。对循环经济概念进行辨析,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动力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道德功能的明显弱化是社会转型时期道德的一个基本特点。透彻地了解和把握该时期道德功能弱化的内在原因及其发生机制,是我们有针对性地搞好我国转型时期道德建设的重要前提。为此,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功能弱化的内在原因及其发生机制,并将之概括为这样一个有机的逻辑过程。  相似文献   

7.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及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霞  邢宏 《学理论》2008,(6):15-18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注重实现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度达到或超过50%的同时,更注重经济发展质的提高。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在资源、环境、经济结构等方面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和困难。了解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演变的基本规律,可以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起到重要的借鉴和推动作用。要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  相似文献   

8.
论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内在统一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的实现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上,经济发展是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建立既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又有助于和谐社会目标实现的经济运行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就是要在根本上形成激励、平衡和约束三大机制有机结合、相互配合、协调稳定的社会经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作为凝练中国式民主的新概念、新实践、新成果,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助于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于人民立场,彰显其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内在优势推动“稳定富裕”“全民共富”“全面富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共同富裕形态的稳定性、主体的全民性、内涵的全面性。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共同富裕是内在契合的。民主政治空间的广泛开拓与共同富裕稳定性的持续呈现、资源和机会的公平分配与共同富裕的全民性持续推动、民主权利的平衡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全面性持续提升,构成二者良性互动的应然状态。面向未来,应当从增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治理效能、提高全过程人民民主参与的平等程度和促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向各领域延伸等方面,进一步探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民主路径。  相似文献   

10.
构建利益驱动机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由于一些体制和制度的制约,使得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缺乏利益驱动.因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深化包括价格、财政体制、税收制度和政绩考核制度等在内的体制改革,构建强有力的利益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1.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既不是沃勒斯坦所说的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开始形成的具有全球联系和特征的世界经济的延续和扩展,也不是吉登斯所说的由于民族国家及其体系为扩张提供制度保障使世界经济扩展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发展导致西欧社会经济变化从而进行海外扩张的逻辑结果.正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形成过程中,形成了欧洲殖民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这种国际分工体系的本质是欧洲殖民国家剥削、压迫、奴役和控制殖民地国家,它一直延续到当今世界体系之中,决定了当代的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场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动并主导的经济运动.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进入了以人为本的时代;为确保"十五"期间,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内的可持续发展,要抓住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机遇,切实重视科技创新,形成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述了系统动力学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将二者有机结合,并将系统动力学应用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  相似文献   

14.
目前,学界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直存在种种异议,其中包括多中心论、中心转移论以及中心负面论等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明确而又持之以恒的战略思想。这些异议虽然反映了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些问题,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前要纠正在实践上的一些偏颇,赋予其理论上新的时代内涵,走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分工和企业内部经济的角度,结合相关理论,对产业结构的质变和量变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个分析产业结构变动机制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通过贸易领域传导至我国,对我国出口、投资、消费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而抑制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我国经济增长除受到外因作用而放缓之外,还受到我国自身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不科学的制约。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政府应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使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以保持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7.
The form and objectives of development assistance have been evolving over the last decades. The objectives were determined by the changes of the development doctrines. In the late 1940s, the aid for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dominated in the world aid architecture. Then, donor countries supported state led initiatives and activities in recipient economies. Besides, foreign aid was directed to social sectors like education and health. In the 1980s and 1990s, donors provided aid for market reforms has aros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治体制改革有着十分密切的内有逻辑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身规律和价值诉求呼唤着政治体制改革;另一方面,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需要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在地要求政治体制改革,而政治体制改革则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保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以三个层面的内涵为依托,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契机,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而使政治体制能够适应与契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