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我国将面临"一国两制四法域"的局面,由之而产生的区际刑事司法协助问题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但如何界定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目前观点不一,本文从区际刑事司法协助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区别着手,在司法协助的主体、适用的原则、适用的法律以及适用的程序四个方面,分析了两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规范化是一个漫长而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具体可以分三步进行: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协议的签订;《中国区际司法协助示范法》的出台;《中国司法协助法》的制定。其中,《中国司法协助法》的制定是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规范化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3.
澳门欧文龙案及关联案件,作为一国两制下的一个经典案例,引发了多法域的刑事管辖冲突,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尽管其他一些国家也存在着一国之内有不同法域的情况,也有区际刑事司法协助问题,但"一国两制"下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新问题,这使得我们不能照搬外国经验,而必须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原则:一是完善区际刑事司法协助法律;二是明确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原则;三是积极健全我国刑法罪名体系。  相似文献   

4.
区际刑事司法协助范围上,可以针对内地与香港、澳门地区所需要共同面对和优先打击的犯罪比如走私、洗黑钱、犯毒等,先签订分项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协议,之后以这些分项协议所获得的合作经验和实务习惯为基础,逐步制定针对其它范围的刑事司法合作协议,最终寻求构建一个完整有效的区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以化整为零分阶段地“分而签之”,不同的法域可以就协商的结果,按实际的轻重缓急需要及已经达成的共识的部分先签订刑事司法协助的协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角度来论述预防和控制跨境有组织犯罪的问题,通过对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性质、内容、遵循的原则地分析,以建立有效的区际刑事司法协助体系来达到遏制跨境犯罪的势头。  相似文献   

6.
逃犯移交是海峡两岸之间开展最早、也是目前最主要的司法互助事项。《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将"逃犯移交"称为"遣返刑事嫌疑犯或刑事犯",并专条规定了"人道、安全、迅速、便利"的原则等内容,但是对其基础和核心的原则却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中国区际刑事司法互助中的逃犯移交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中的引渡,性质不同,但问题相似。在参照国际惯例时,既要考虑两岸在政治经济和司法制度上的巨大差异,更要贯彻"一国两制"原则,同时还要在保障人权和防止罪犯逍遥法外之间掌握平衡。  相似文献   

7.
《反分裂国家法》施行后,两岸刑事司法协助活动在双方的竭诚努力下,将会蓬勃开展。为促进两岸共同的和平稳定,应当进一步廓清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基础性问题、内容范围及实现途径。在完善内地中央刑事诉讼法的基础上,积极促进双边协议签订,将是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理论界关于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原则这一问题的种种争议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和评价的基础上,考虑国家统一、法域平等、有效合作等方面因素,我们提出,中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原则应该包括以下六项:“一国两制”原则,平等协商、诚信合作原则,尊重对方法律制度原则,公共秩序适当保留原则,合理界定管辖权原则,务实高效原则。  相似文献   

9.
内地检察机关与香港的侦查协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内地与香港尚未就区际刑事司法协助问题达成协议,但在内地检察机关与香港的侦查协助需求将日渐增加。为了增进双方反贪污工作的成效,内地检察机关应当与香港方面在国家主权、平等协商、相互尊重、双向互惠等原则的指导下,按照双方目前商定的适当程序,妥善地处理好协助调查取证、缉捕及移交嫌疑犯、追缴赃款赃物、情报交流、文书送达、安排证人出庭等合作事宜。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完善了中国刑事法律体系,顺应国际司法协助规范化要求,为打击跨国犯罪、加强国际司法合作提供了立法支持。解读《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的主要特征,明确国际刑事司法协助范围及拒绝提供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情形,有助于全面把握立法背景、重大意义及法律架构。  相似文献   

11.
为了遏制犯罪,维护"一国两制"下的社会繁荣与稳定,有必要建立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和区际司法协助制度,就跨法域犯罪的特定对象的情报通报、交换,代为取证,代为送达刑事法律文书,协助缉捕移交案犯,代为执行相互请求的刑事裁决.根据海峡两岸刑事犯罪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对待两地犯罪的执行,应当坚持我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坚持和发展依靠民间组织的中介作用推动两地犯罪执行程序建设的做法,探索判决裁定的互相承认问题.并从有利于被判刑人的改造、减少司法成本、保障被判刑人的合法权益等角度,探索已决犯的移管问题和执行完毕的通报.  相似文献   

12.
内地与香港刑事司法协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司法协助是不同法域之间为制裁跨区域犯罪而相互给予的支持、便利和援助的一种活动.内地和香港因其关系的独特性,其司法协助具有不同于国际司法协助和普通国内司法协助的特点.因而应遵循主权独立、司法独立权和互惠的原则.文章介绍了订约和立法两种协助模式;论述了两地司法协助的内容及司法协助的程序等.  相似文献   

13.
《刑法修正案八》修正后的叛逃罪在司法适用上仍存在两大困境。主要表现为叛逃罪客观构成要件要素中"叛逃"与"境外"的司法界定困难和因立法修正所带来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障碍。解决以上问题之刑法基点,在于充分尊重叛逃罪的立法精神并始终遵循国家主权利益最大化原则。对于"叛逃",其与危害国家安全的抽象危险具有内在同一性,且不以政治性动机与目的为限制条件;对于"境外",应从物理与政治双重意义上来理解,对其中的使馆与领馆问题需区别对待。至于有关叛逃罪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障碍,可以通过对此类政治犯罪的"非政治化努力"最终予以消解。  相似文献   

14.
"政治犯罪不引渡"是国际引渡的重要原则,但由于"政治犯罪"概念本身难以界定等原因,导致该原则的适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当今国际司法协助中,政治犯罪不引渡不断受到限制,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例外",甚至已经有取消的理论主张和实践。在海峡两岸的区际刑事司法互助中,具体而言就是在逃犯移交---"刑事犯和刑事嫌疑犯"的遣返中,同样面临着是否适用"政治犯罪不移交"的问题。作为区际刑事司法互助,海峡两岸应当摒弃政治犯罪不移交原则。  相似文献   

15.
《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原则性规定两岸司法互助的"罪赃移交"事项。"罪赃移交"涉及打击跨海峡经济类犯罪之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两岸司法当局正在尝试与寻求突破。借鉴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有关"追缴犯罪所得"之理念与制度,两岸可构建罪赃分享、通过民事诉讼直接追回财产、不经定罪的没收、承认与执行对岸刑事裁判中的没收、在特定犯罪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规则等基本制度,为两岸"罪赃移交"实践清除法律与现实障碍。  相似文献   

16.
《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原则性规定两岸司法互助的"罪赃移交"事项。"罪赃移交"涉及打击跨海峡经济类犯罪之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两岸司法当局正在尝试与寻求突破。借鉴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有关"追缴犯罪所得"之理念与制度,两岸可构建罪赃分享、通过民事诉讼直接追回财产、不经定罪的没收、承认与执行对岸刑事裁判中的没收、在特定犯罪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规则等基本制度,为两岸"罪赃移交"实践清除法律与现实障碍。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与我国区际刑事司法协助是紧密相联的两个概念,二者都是司法机关跨越一定空间进行司法合作的特定方式,具有打击和防范犯罪的一致性.但是,二者的主体、理论基础、适用的法律以及解决争端的方式又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区际警务合作模式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际警务合作是区际刑事司法协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四个方面对中国区际警务合作模式作了探讨.一是区际警务合作的概念、法律属性及特征;二是阐述了区际警务合作的基本原则,即一国两制原则,平等瓦利、相瓦尊重原则,有效惩治犯罪原则等;第三部分主要论述的是区际警务合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犯罪情报信息交流、缉捕和移送犯罪嫌疑人、委托调查取证、赃款赃物的追缴和移交等;第四部分主要是探讨区际警务合作的模式,并对构建中国区际警务合作的新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按照《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的有关规定,香港作为我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原在香港实行的司法体制予以保留.由于我国的香港与内地各属不同的法域,因而在民商事领域中的区际法律冲突不可避免,而两地之间的司法协助就更成为一个需要妥善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两岸后ECFA时代社会经济生活的融合,社会异质因素的普遍化,两岸互涉刑事司法互助措施、效应释放不足,致使两岸互涉犯罪数量增长、复杂度增加、隐蔽性增强。为此,两岸刑事司法互助应贯彻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共促等理念,遵循法域平等互信等原则,应策略完善两岸刑事司法互助八方面机制建设;构建区际示范法立法平台,修改、完善《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的五方面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