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校园欺凌是一个世界各国普遍存在且日趋严重的问题,对涉及其中的青少年都会产生短期或长期的不良影响.面对我国治理校园欺凌的法律困境,通过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切实推进校园欺凌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单列法条将防治校园欺凌作为校园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对校园欺凌的概念从立法上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首先,在依法认定校园欺凌时,要从实质上进行判断评价,进一步明晰其与其他校园侵害行为的边界;其次,必须认识到,治理校园欺凌并不能只依赖于《刑法》与刑罚,社会化矫治也应成为重要方法手段之一;最后,应通过修补未成年人家庭环境的缺陷、建立未成年人心理矫正机制、健全防治校园欺凌的社会化支持体系这三项具体措施,从源头上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的愈演愈烈,不仅造成了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新时代背景下,对校园欺凌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理依然是我们全体社会成员所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目前我国对校园欺凌的预防和治理存在乏力的尴尬局面,其问题与不足主要体现在政府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以及家庭与个人层面。美国、日本、英国、菲律宾等国家对校园欺凌的预防和治理有着成功的经验,新时代背景下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防治体系可予以借鉴,但从政府与社会、学校、家庭与个人等层面提出对策与建议才是解决问题的最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5.
人的犯罪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是,在综合因素中生物性因素与社会性因素对青少年和成年人犯罪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对青少年犯罪所起的作用更大,后者对成年人犯罪所起的作用更大。这主要是因为青少年的犯罪是成长中的犯罪。青少年正处在由生物人向社会人的急剧变化时期,这一时期,上述两种因素交替变化是青少年生理发育的一种自然表现。基因遗传和突变特性以及激素旺盛分泌对情绪、情感、行为的影响强烈程度都大于成年人,所以,他们的犯罪往往带有生物性因素作用的本能色彩。对青少年犯罪的防治,不应忽视这些具有不良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群体性校园欺凌是校园欺凌的特殊表现形式。群体性校园欺凌情境的刺激和校园欺凌中越轨性亚文化的诱导是欺凌者更容易产生犯罪倾向的原因。一方面,群体性校园欺凌情境会对欺凌者造成强烈的心理和行为刺激,促使欺凌者产生犯罪倾向;另一方面,群体性校园欺凌形成的越轨性亚文化促使欺凌者形成稳定的犯罪人格和反社会心理,为有组织犯罪提供心理支持。为此,应该通过瓦解校园欺凌群体、粉碎越轨性亚文化、引入恢复性司法、建立以学校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机制,进而科学高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7.
文体活动是美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一年龄段的青少年参与其中,体验成长过程,学习面对成功和挫折。青少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重视青少年文体活动的开展,是培养和塑造一代崭新的人才,拥有良好人格与良好气质修养的重要环节。文体活动焕发出的热情、进取、拼搏精神都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同时,文体活动必不可少的规则意识、合作精神又有利于青少年在群体中形成团队精神,预防越轨和犯罪。在这一点上,美国校园文体活动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8.
亚文化是一种与社会主流文化相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其通过时社会整体文化环境的影响和渲染,诱使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解析青少年违法犯罪亚文化的特征和原因,构建相应的防控路径是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治安治理结构经历了"磁斥结构-磁吸结构-耦合结构"的演进路径,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各治理结构呈现出其所特有的治理逻辑和基本特征。从认同性、社会自主性、公共性、参与性四个方面对三种治理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来看,未来治安治理结构的发展规律,将在很大程度上同国家与社会间良性互动的耦合治理结构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青少年网络欺凌作为传统校园欺凌的一种新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成为关注的对象。通过对我国典型性案例的剖析,以及对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青少年网络欺凌和传统校园欺凌的理论认知,对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作出界定,并从教育学、传播学、社会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和解读,继而从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团结凝聚社会力量、多种教育相互合作三方面着手,提出综合的预防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校园贷在推广之初,因为宣传获取资金便捷、无需担保、利率较低等种种优势,获得了很多学生的认同。然而,随着借贷而来的是利率奇高无比,催收方式暴力,甚至裸条催收,这种种违法的行为,已经对校园安全、学生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鉴于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校园网络借贷相关法律法规建设,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网贷平台的监管,对暴力催收等违法行为严惩不贷。此外,高校也应充分普及金融知识,使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一旦发现有受害学生及时予以心理干预,并提供法律援助。  相似文献   

12.
多层治理理论与欧洲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贵昌 《外交评论》2006,34(6):49-55
二十世纪90年代,多层治理理论提出了一种解释欧洲一体化的新视角。它试图超越政府间主义与超国家主义在欧洲一体化问题上的争论,而把理论的关注点放在欧盟政治实体的具体运转上,认为欧盟既不是国际组织也不是准联邦国家而是国家、超国家、次国家行为体共同参与、共享权力的多层治理体制。与传统的理论视角相比,多层治理理论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欧盟政治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以及欧盟政治的具体运转问题,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理论,它仍存在一些缺陷,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校园欺凌是个世界性问题,我国学生也深受校园欺凌之害。2010年的《新泽西州反欺凌法》被称为美国最严厉的反校园欺凌法律,它要求各个学区制定反欺凌方案,学校任命反欺凌专家,设立反欺凌专项资金,定期开展反欺凌教育和培训来治理校园欺凌行为,对违反义务的责任人员追究纪律和民事责任,受害学生可以通过听证会、提起申诉和控告得到救助。我国也应当及时制定反校园欺凌法,最终实现我国校园欺凌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4.
《外交评论》2017,(3):109-129
在气候变化、经济全球化以及地缘政治变化的背景下,北极地区事务正在经历大规模的态势变迁,这也必然推动北极治理机制不断演进。北极治理机制演进的轨迹与方向,取决于参与其中的多种力量在不同层面的互动与消长。北极地区事务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从根本上要求对这些事务在多层面进行治理。本文以多层治理理论为视角,对北极治理现状及参与行为体进行考察,认为北极地区事务治理将逐渐走向有序,北极治理机制将更加制度化。北极治理是价值支配下的协调行动,而多层治理模式代表着北极治理演进的方向,多层治理下的北极治理架构将更具开放性、合法性与有效性。只有基于全人类利益理念的北极多层治理,才能实现北极地区事务的善治。  相似文献   

15.
在辛辛那提附近的俄亥俄州有一所名叫大橡树的学校。这个学校的3000名初、高中学生中,有20%的学生参加了职业教育计划。他们除了学习普通的课程,还接受各种技能训练,包括消防安全工作、拔牙和烤饼。那里还开办一些成人职业教育的课程,每年约有6万人报名参加学习,所教科目包括实用护理和摩托车安全保养等。即将从红橡树学校毕业的安演·史密斯有一次告诉我,她就读的这所学校设在辛辛那提以北俄亥俄州的沙伦维尔。当时,安淇每天放学后还要急急赶去打工,她连续干二份工作,都是在服装店,她得意地向我描述她是如何获得其中的一份工作…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指的是对公司经营的领导与监督,是以公司权力划分为基础,通过权利、义务、责任的设定和运作实施,实现公司企业价值的持续增长,建构股东与其他企业内部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机制。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所谓的外部公司治理只是外部市场行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而不是公司治理本身。将Corporate Governance理解并翻译为"公司治理"是恰如其分的。  相似文献   

17.
校园欺凌一直是校园安全问题中的防治重点。近几年来,我国的政策法规虽然对校园欺凌的防治进行了规定,但仍存轻视事后规制、法律政策不具有针对性及系统性、未赋予相关主体被遗忘权、刑事责任年龄标准较高等问题。因此,为完善校园欺凌法律规制,应该建立系统的法律防控体系,从其防治的原则、主体、内容、程序、责任等方面进行规定,使校园欺凌能够得到及时、全面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美国高校校园安全责任主体是校园警察。在校园安全治理方面,美国高校有较高的自主权,各个高校能根据自身需求灵活设计本校校园安全治理结构和校园警察组织结构,使校园安全治理结构和校园警察组织结构设计能够较好地契合本校实际需要。美国校园警察在维护其高校校园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整体效果良好。比较借鉴来看,进一步加强完善我国校园安全立法,更新安全治理理念并加强校园安保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校安全善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人民政协在改革发展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推动了人民政协在理论、实践和制度上的创新。人民政协的创新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相辅相成,两者在时间维度、治理空间、历史传统、理论逻辑上具有相关性。人民政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应在强化载体功能、凝聚治理力量、协同治理手段、有序政治参与等方面选择实施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美国犯罪青少年的比例也呈逐年上升的态势。美国在治理青少年犯罪活动中一般采取社区矫正和专门矫正机构相结合的办法。社区矫治是指将犯罪青少年置于社区内进行教育改造的一种非监禁性刑罚执行方式,专门矫正机构有多种形式,其中训练学校是青少年矫正机关的一种主要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