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网络为人们提供快速获取信息的便利,使人们跨越空间距离,加速信息交流。大学生利用网络,在高校BBS上发贴征男朋友或女朋友,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寻觅和追求。笔者分析北大未名、水木清华BBS站"鹊桥版"的征"友"帖子,发现有照片的征"友"帖子都少于无照片的帖子,男女生发贴数目大致均衡,大学生择"友"关注对方外貌能力性格,较少关注对方钱财及家庭背景。征"友"反映大学生对爱情充满幢憬,渴求建立亲密关系,反映大学生自主性、开放性的择"友"方式。BBS信息传播快、空间大、互动性、特定辐射面等特点使大学生乐于从中找寻属于自己的缘分空间。  相似文献   

2.
“不如”的语法化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我们主要考察"不如"这一词汇单位演变为语法单位的历史进程,对其语法化的原因、机制、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当代社会"群""己"关系呈现多元的、利益分化的特征,带来了"群""己"选择的价值困惑。解决问题的途径:第一,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观作为解决"群""己"困惑的理论路径;第二,以规则确立"群""己"边界,倡导遵守规则的价值理念;第三,处理"群""己"关系的规则要立足于"现实的人",促进人的发展为本;清晰"群""己"界线,以防跨界互侵;协调"群""己"关系,以防"群""己"分离。  相似文献   

4.
5.
实现中国梦是新时代最重要的“国之大者”。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也是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保障。民族振兴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也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人民幸福是实现中国梦的目标,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标志。国家富、民族兴,人民才有可能幸福;国家强、民族强,人民幸福才有保障。在新发展阶段,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时刻牢记“国之大者”、充分把握“国之大者”,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才能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6.
以"无"直接显现存在是后海德格尔运思的主题.而"无"无法以逻辑化方式道说与把握,所以,对"无"只能拆诸于非概念非逻辑的方式.以畏启示"无","无"之情形才能显明,"无"作为在者之根据才能"在"起来.对"无"的把握需要诗与思,惟有诗与思才具有建基存在的强力.  相似文献   

7.
“国之大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一大核心主题,具有丰富的时代蕴涵。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指导,是经济领域首要的“国之大者”。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始终贯穿于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是经济领域坚持“国之大者”的根本指向。抓好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落实是“国之大者”的行动要求,需要继续坚定政治方向、坚持问题导向、树立风险意识,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8.
韩钢 《同舟共进》2013,(8):58-62
"大警卫员"为何突遭整肃?1965年的罗瑞卿事件,是"文革"之前的重要人事变动之一。罗对毛泽东的忠诚在中共党内有口皆碑,1965年被整肃,令党内高层愕然和震惊。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毛对他的"大警卫员"(党内对罗的一种褒称)下此狠心?长期以来官方的说法即主流的说法,是源于中央军委副主席林彪猜忌总参谋长罗瑞卿要"夺取军权",向毛泽东进谗言,毛听信林的诬陷,错误处理了罗瑞卿。(参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  相似文献   

9.
《创造》2006,(6):7-7
在论及我们所面临的诸多复杂问题和复杂矛盾的时候,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一个话:“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这话原出自《新唐书·魏徵传》,原句为“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稍有一点历史知识的人都懂得,“忧患意识”,是所有对国家、对民族、对民众具有责任感的政治家的一种积极精神,再放大点说,不一定只局限于政治家,  相似文献   

10.
刘畅 《前沿》2012,(9):72-73
本文对近代中国的国际法学者们探寻欧洲国际法用名演变的前因后果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在对国际法名称的深入研究之后,提出了更为妥帖的中文表达的主张。  相似文献   

11.
冯周卓  ;卢德之 《求索》2007,(8):159-161
“他者”意识一直贯穿于马克思实践哲学发展的始终,基于实践关系可以消解“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当代西方哲学所推崇的“他者”,要么诉诸上帝来解释,要么仍局限于二元对立。离开了实践中的社会关系,“我”就只能是纯自然物,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只有通过实践,“我”才能借用“他者”的力量显示“我”的存在。“我”在实践中与“他者”相遇,被实践关系所规定,只有与“他者”达成共识,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赵亮 《理论月刊》2012,(8):51-54
施蒂纳是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唯我论、个人主义的先驱。唯一者是施蒂纳的核心理论观念。要想真正理解施蒂纳的唯一者,就必须回到他所处的历史情境和思想境遇中去,因为施蒂纳的唯一者不是酣睡中发现的应然状态,而是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思想反映和对当时历史发展惊掠的时代精神,是那个时代赋予了唯一者灵魂,是那个时代造就了施蒂纳。拨开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为我们敞开的是唯一者对那个动荡年代和无数思想碰撞的精神抉择。  相似文献   

13.
“无”是老子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它玄奥而精深,本 文试图通过对《道德经》中“无”的形而上含义的分析,结合 “无”提出的时代背景,以及在与西方关于“存在”及“本原” 思想的比较中,揭示老子的“无”在中国哲学发展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防安全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国之大者”,与作为中心任务的经济建设等其他“国之大者”历来有密切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果断部署下,确保支撑国防安全的“国之大要”坚实有力,为国防安全各方面的“国之大计”的合理布局和有效实施提供了可靠的器物和制度保障,为护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新东方》2000,(4):32-32
四川省阆中市有个逢人就要钱的“疯子”郑国杰,1998年5月,他屡屡威胁敲诈运输个体户李茂润。李茂润几次向派出所求援,但民警置之不理。5月16日,郑“疯子”在派出所门口,用铁链抽打李茂润,李鲜血直流,高喊救命,两个民警袖手旁观。5月17日,李茂润又找到派出所,所长罗忠明对李茂润说:“你有钱,你拿1000元,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的小说观照了两个世界:都市和湘西,对于沈从文来说,这两个世界都是"他者",是沈从文的自我主体意识的审美映照。正是在对"他者"的言说中,沈从文理想中的人性主体得以建构。都市和湘西不是纯粹的客体,它们互为"他者"。从整体上说,湘西世界是对都市世界的颠覆,但它的存在却是依赖于以都市世界为"他者"的审美观照,真正对沈从文的"湘西世界"起建构作用的正是现代都市世界。反之,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17.
《新东方》2016,(3)
王阳明对"狂"的精神气质的认识,伴随着其格物工夫论的不断扩展与加深而逐步深化,并逐步提出"狂者胸次"的人格美学精神。"狂者胸次"的提出是王阳明格物工夫不断成熟的产物。"狂者胸次"坚持以"良知独知"作为理论基础,而阳明对于"致良知"是"必有事"的强调使得"狂者胸次"的人格美学精神具有了彻上彻下的意味。"狂者胸次"是独立的人格美学范畴,它的提出对整个民族人格的完善与提升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无善无恶”与“至善”是阳明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理解阳明学不可忽略的论题。二者非但不是矛盾的,而且在逻辑上更是关涉的。这在于二者所指向的内容不同,对之言说时所使用的范式也存在差异。具体来说,从“心统性情”的视角来看,“无善无恶”一句是对心体的阐发,而“至善者”一句则是对性体的释义,二者相辅相成。从“未发已发”来看,“无善无恶”是心体的未发状态,“至善”则是心体的已发状态。从“体用”的论域而言,“无善无恶”乃是从体上讲,“至善者”一句则是从用上说,后者昭示着前者,即以用显体。阳明从上述范式论述二者的关系,不仅是对理学内涵的丰富,更是对其心学境界的彰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国之大者”,明确要求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国之大者”是指关乎党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大使命、大方向、大格局、大利益、大战略,是党和政府关注的最核心、最关键、最迫切的问题。“国之大者”是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要事,具有深刻的价值、理论和实践内涵,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指向。做到心怀“国之大者”,必须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和远大理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锤炼共产党人的政治担当,恪守共产党人的敬畏之心,永葆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20.
青年辅导员是少年儿童的亲密伙伴和指导者,青年辅导员的党性修养直接影响着少年儿童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青年辅导员要围绕少先队的根本任务,团结、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本文对青年辅导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践行"五者"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