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西泽 《唯实》2012,(4):37-43
康德启蒙思想的主要旨趣在于揭示人类自由地运用自己天赋的理性对现实予以思考和改造,福柯的启蒙意旨是在关涉我们自身之历史性存在的反思中对现代性问题的批判。启蒙与现代性的交汇指向在于构筑全新的现代知识体系,鼎新现代社会观念,建构现代社会运行秩序,并用知识代替幻想之意愿的追寻。在社会转型时期,当代中国进行的启蒙预构维度,旨在继续秉持解放思想的理念,重塑理性的本真精神,建构公序良俗的社会规则与秩序。  相似文献   

2.
论作为文化批判的启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隽鸿飞 《求实》2003,2(4):23-26
启蒙的作用主要是执行一种文化批判的功能 ,并在批判中实现人的生存方式的创造性的转换 ,从而促进全新的主体的生成。因此 ,启蒙的本质并不仅仅是建构 ,而且是对人之存在的一种持恒的批判活动。启蒙的这种批判的本性 ,就根植于人的实践创造的活动之中。从康德、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到福柯 ,他们对“什么是启蒙”的回答 ,正是对启蒙的这一本质的揭示 ,现代西方文明危机的实质在于 ,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分裂使启蒙理性丧失了其批判的维度 ,蜕化为单纯的技术理性。为此 ,必须通过重建主体性 ,在人的实践创造本性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启蒙  相似文献   

3.
韩雅丽 《世纪桥》2013,(5):29-29,31
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启蒙的逻辑及其意义做了理论探讨。首先考察了西方思想家关于“启蒙”问题的基本观点,并且阐明了启蒙以及启蒙理性的基本含义;其次,文章结合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观点阐明了启蒙理性由于自身所蕴含的危机最终走向工具化的技术理性的内在机制,即启蒙辩证法;最后,文章指出了启蒙理性所内蕴的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法国著名哲学家德吕兹宣布:这个世纪将被称作"福柯时代"。对于问题重重的现代文明,福柯没想过要以卵击石,即用"非理性"去取代"理性",也没打算以毒攻毒,即用"理性"本身去克服"理性"。他只是摆事实讲道理的跟现代文明抬杠,为一切"非理性"、"非常态"打抱不平。用北岛的诗来诠释福柯所质疑的现代文明,就一个字:网。从胎儿时期未成  相似文献   

5.
福柯(1926—1984)是20世纪最伟大的法国学者之一,他的思想涉及到了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从方法论的角度,大致可以把他的思想分为两个阶段,在19世纪60年代,福柯对考古学情有独钟,韩泰伦在其编译的《福柯十讲》前言中认为,此阶段“福柯对西方近代以来居统治地位的启蒙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声称消灭了自笛卡尔以来无所不能的‘主体”’,他通过“宣布‘人的死亡’来表达现代思想的终结。”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政治哲学基于他所创立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实现了对启蒙理性两种政治哲学基础即近代先验论和经验论的超越.并且在此引导下,马克思完成了对启蒙理性的先验理性维度的国家理性和经验理性维度的单子理性的双重批判.在批判过程中,马克思政治哲学对启蒙理性进行了重构,从而产生了独具实践性、辩证性和社会历史性特色的理性论.  相似文献   

7.
对于外国文艺理论的译介,构成了中国文艺理论建设的重要资源,60年来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始终是与国外文学理论著作的翻译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的翻译受到政治理性的指引,80年代的翻译活动是在启蒙理性的统领下进行的,而90年代末开始的新世纪的翻译工作则是受学术理性的驱动.这些外国文艺理论资源对于当代中国文艺理论思维方式、概念范畴、话语系统和批评方式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政治哲学基于他所创立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实现了对启蒙理性两种政治哲学基础即近代先验论和经验论的超越。并且在此引导下,马克思完成了对启蒙理性的先验理性维度的国家理性和经验理性维度的单子理性的双重批判。在批判过程中,马克思对启蒙理性进行了重构,从而产生了具有独特政治哲学意蕴的理性思想。  相似文献   

9.
从启蒙思想家的理智性宗教到黑格尔的理性宗教再到马克思对宗教的解构,宗教批判图式经历了从知性、理性再到实践的深度延展。启蒙思想家和黑格尔对宗教之批判仍停驻于观念的王国中,费尔巴哈使批判从天国下降到尘世,实现了神学世俗化之还原,马克思以生产实践为解读依据,通过对宗教奥秘的经济学解码,敞开了被宗教遮蔽的历史内容,完成了宗教批判的实践转向。启蒙对宗教采取知性形而上学之批判方法,规避了宗教中飘忽不定的非理性要素,避居于理智之无可辩驳、永恒的自然法则中,建立了理智性宗教。黑格尔站在理性辩证批判之立场上,从宗教中汲取了人性最深刻的灵感和富源,克服了理智性宗教的道德缺位,把全部理智力量和道德力量扩展到上帝的概念中,使神学置于绝对理性辩证演化之下,建立了真正的理性宗教。马克思在实践基础上廓清了宗教史上对宗教本质的迷雾般幻象,以经济科学为依据,深度解读了经济异化与宗教异化之间的隐秘链接,显示了历史决定论的方法论力量。  相似文献   

10.
启蒙的政治理性是自近代启蒙运动以来所形成的民主法治社会的政治理念之基础,它为政治社会提供了强大的“公共性”支持。然而,启蒙的政治理性在当代却遭受到大众民主理论、批判理论、精英统治理论、系统功能理论以及后现代主义政治理论的批判甚至全盘否定。启蒙运动尽管有很大缺点,但其政治理性的理想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于当前若干重要的政治哲学问题而言,罗尔斯论述重叠共识和公共理性的思路和方法颇具启发意义。他认为社会稳定是社会正义的必要条件,而在理性多元论条件下,重叠共识又是稳定的必要条件。本文首先勾勒了从正义理论到重叠共识的焦点转换,然后指出重叠共识概念对于我们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特征具有借鉴意义,核心价值观为构建当代中国重叠共识提供了一种现实范例。进而,重叠共识为公共理性提供指南,本文梳理了公共理性概念的涵义,力图说明理性的公开使用的自由是从比附型启蒙到内生型启蒙转换的哲学前提,而公共理性是这一转换的一种可选择的政治观念。  相似文献   

12.
李明 《唯实》2012,(2):29-32
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启蒙理性"、"控制自然"的世界观、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化、异化消费是导致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启蒙理性虽然以其知识性系统破除了宗教神话,但却又走向它的反面;"控制自然"的哲学世界观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化保护的只是资产阶级自身的经济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异化消费则强化了业已存在的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13.
胡可 《求是》2012,(10):39-40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发表到今天,已经整整70年了。对于像我这样的文艺工作者来说,当时正是得助于这篇光辉著作的指引,才形成了自己的文艺观。它对我不仅具有启蒙的意义,而且一直引  相似文献   

14.
追思胡绳同志,开创党史研究新局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绳同志,是我国理论学术界享有盛誉的老前辈。我们这些“文化大革命”后成长起来的中青年学者,多少人是读着《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等著作,最早在历史学知识和史学理论方面得到启蒙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胡绳同志是带引我们步入史学和理论研究大门、非常令人敬重的导师。  相似文献   

15.
<正>18世纪,是法国人引以自豪的世纪。以法国学者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深信理性是至高无上的,无论是政治还是上帝,都要由它来解释和判断,相信理性是引导人们发现和确  相似文献   

16.
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也被称为哲学的时代。但是,这里的“哲学”并不是德国古典哲学意义上的“哲学”。就是说,法国启蒙哲学中的“概念”将形而上学的含义化解到最小,因为其中充满着活生生的对人性的描述与分析。本文详细论述了18世纪法国道德观的核心内容即幸福观念,指出了启蒙世纪的另一半,在理性启蒙背后的浪漫因素。正是在这些因素中,含有20世纪精神分析学和存在主义的思想种子,给当代人的精神生活以诸多创造性的灵感。  相似文献   

17.
从人文精神的视角透视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揭示伦理和审美两个元素对于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在伦理维度上,加强知识启蒙和理性自律,建立对社会现行秩序和规范的遵守,致力于大学生"道德的主体"建设;在审美维度上,坚持人的审美化、艺术化发展方向,致力于大学生审美的自由的主体建设.  相似文献   

18.
范卫华 《世纪桥》2008,(10):88-88,90
从人文精神的视角透视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揭示伦理和审美两个元素对于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在伦理维度上,加强知识启蒙和理性自律,建立对社会现行秩序和规范的遵守,致力于大学生“道德的主体”建设;在审美维度上,坚持人的审美化、艺术化发展方向,致力于大学生审美的自由的主体建设。  相似文献   

19.
技术理性的鬼魅:评施米特的经济技术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书俊 《新视野》2007,(6):85-87
人的本质及存在成为现代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这不仅反映了经济技术思维的鬼魅,而且也在重复着启蒙思想所遭遇到的窘况,即从中世纪宗教统治之下逃脱出来的人们又重新披上了技术理性的枷锁。理性和科学确立了人的权威和价值,但是如果人们单单服从理性与科学,人的权威和价值仍然会被遮蔽起来。施米特对经济技术思维的批判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价值,但是由于他的哲学二元论,他最终也只能求助于"上帝"或"神明"  相似文献   

20.
孙成竹 《理论学刊》2020,(1):141-150
在分享启蒙运动基本观念的基础上,在德国语境中,德国早期浪漫派反思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自我悖反,阐发一种新理性与新史观,引领人们超越启蒙运动的狭隘视野,重新领悟理性与情感、光明与黑暗、生命与死亡以及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这场意识领域里的新启蒙,开启了现代性的自我理解的新视界,为现代主义、现象学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史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