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践》2017,(12)
正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蒙晋冀长城"金三角"区域合作、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三大开放合作"战略,积极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大局,实现借力发展、跨越发展、持续发展。全市旅游业与大同市、张家口市两地紧密合作,打造"生态乌大张,京津后花园"品牌,抱团融入京津冀;通过开行北  相似文献   

2.
《当代贵州》2012,(18):11-12
铜仁市坚持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全市改革攻坚和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总体布局,把文化旅游业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率先突破的重要方面来抓。以品牌为导向树立文化自信自古以来,湘楚文化和巴蜀文化在铜仁相互交融、相互涤荡,民族民间文化、红色文化丰富多彩,生态文化、佛教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极具多样性。立足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铜仁努力培育鲜明的文化品牌,把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定位为"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着力将梵净山打造成为世界知名旅游景区,把铜仁建设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3.
管云 《当代贵州》2020,(17):48-49
大龙开发区围绕"申创国家级、打造千亿级、建设生态文明工业新城"的战略目标,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聚力调整产业结构,走绿色发展道路,拓展外向型经济市场,有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如今,一座生态工业新城正在黔东崛起。  相似文献   

4.
建设内蒙古黄河流域文旅生态走廊,加快沿黄经济生态化、绿色化转型,对于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高水平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沿黄经济带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生态类型和自然组合等战略优势明显,具备打造文化旅游生态走廊所需的集中配套、统筹建好、大力推进的基本条件,也有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构建最具吸引力的生态集聚区、协同发展引领区、深度融合示范区、多元融合试验区以及文化旅游生态发展展示区是建设沿黄经济带文化旅游生态走廊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论述了"大西柏坡"建设的重要意义、科学内涵和定位及发展目标,提出了推进"大西柏坡"建设的整体思路和布局,重点分析了打造西柏坡品牌对提高全市知名度、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邹炜 《学习月刊》2012,(20):44-44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以人为本",是让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人居环境优美舒适,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生态立省,提升生态文明。如何使恩施真正步入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轨道,在发展中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双赢,恩施市委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绿色繁荣的战略目标。提升生态文明,推进绿色繁荣,就是以生态资源优势为依托,提升城乡居民综合素质、生活水平和恩施对外开放形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论述,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那就是要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农村是主战场,农民是主力军。近年来,吉安市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全市围绕创建"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8.
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目标,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得到了丰富实践和深入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尽管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任务不同,但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初心"却始终未变。在当代中国,坚持生产实践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与党的建设创新实践的同步推进是经济社会改革的方向,也是全方位践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开明 《奋斗》2013,(4):19-19,24
正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是今后基层工作的重中之重。漠河作为祖国最北部的县份,将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紧密联系林区实际,加快经济转型步伐,努力实现漠河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跨越发展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战略之中,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未来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恩施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较好地完成了五五普法各项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平安、和谐、文明的仙居恩施奠定了良好的法治基础。  相似文献   

11.
面对吉安中心城区工业经济的辐射能力较弱、龙头带动作用不强的问题,吉安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决定集中有限的资源,在优势地区和优势产业上实现重点突破,打造"吉泰工业走廊"这一经济增长极。之后,吉安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把最初的建设"吉泰工业走廊"上升到建设"吉泰走廊"。但是,吉泰走廊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原理模式,光有地理上的"走廊"概念,没有强大的产业支撑,成不了"工业走廊",更不用说区域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也难以实现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增强集聚发展能力这一重大战略构想。本文结合产业集群相关理论学习,提出吉泰走廊实现集群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六盘水坚决摒弃有损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把"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绿色"已成为近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和主题曲。近年来,六盘水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殷殷嘱托,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将大生态作为推动转型升级、后发赶超的重大战略行动,与大扶贫、大数据战略行动并举同抓齐推,走出了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新路子。2017年,六盘水在"绿色贵州建设三年  相似文献   

13.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优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对于打造新时期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从塔城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新疆塔城可依托巴克图口岸和巴克图辽塔新区优势,打造面向中亚的国际贸易走廊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民 《先锋队》2012,(12):10-11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阳泉市把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作为永恒主题,把创优发展环境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服务水平和工作效能,进一步优化了转型跨越的发展环境,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  相似文献   

15.
杜延峰 《实践》2013,(6):62-63
打造"三个一流"(打造全区一流工业园区、全市一流卫星城镇、全市一流文化旅游基地),推进"四个建设"(建设生态、宜居、幸福、美丽托克托),实现"一个目标"(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行列),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宣威市把建设“生态宣威、文明宣威、健康宣威、快乐宣威”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追求,作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全民动员,全力投入,全面推进。通过几年的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全市科学发展和民生改善,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17.
发展环境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命门之穴"。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广大市民、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一定要牢固树立抓优化发展环境就是抓生产力、抓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重要任务,坚持不懈地抓出实效,努力打造一个让企业和群众感到十分满意的良好环境,以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习月刊》2013,(11):F0004-F0004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政党巩固之基。恩施市在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深化理论武装,以学风推动学习,以专题解决问题,以成果检验效果,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显著。自2009年来,恩施市委中心组连续4年被省委表彰为"先进党委(党组)中心组"。一是发展正能量明显积聚。全市上下  相似文献   

19.
刘禹箭 《学习月刊》2014,(20):118-118
10月中旬,恩施州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恩施"战略。结合利川市的实际,我们环保部门更应主动作为、主动担当,着力全市水污染防治不放松;坚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不手软;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间断;创建全省生态县市不推责,收到了较好的环保效果。  相似文献   

20.
《奋斗》2015,(1)
<正>按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规划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总体构想,哈尔滨铁路局实施"面向俄罗斯"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中俄铁路东部大通道,加快铁路自身建设,助推龙江经济发展。打造中俄铁路东部大通道,为"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提供重要交通保障哈尔滨铁路局按照"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体规划部署,打破路网"堵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