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新闻来源于记者对客观的现实生活反映,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观察客观现实在头脑中的精华反映。这就是所谓的意识作用问题。意识中人们以观念的方式反映现实的一种能力。人的这种能力能作用于自然过程,也能够作用于社会过  相似文献   

2.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来分析和阐述,“走转改”活动准确地契合了马克思主义实践与认识的高度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具体实践与生动展现。存在决定意识,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实践就是深入基层、深入生活,生活中并不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发现;透过现象看本质,媒体及其记者要善于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新闻媒体肩负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和服务群众的职业使命。  相似文献   

3.
从事新闻工作,必须具备新闻敏感,要善于运用“新闻眼”去发现和捕捉新闻,才能写出更大新闻价值的报道来。一、新闻敏感的判断能力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识别事物新闻价值的能力,外国新闻学者称之为“新闻眼”。新闻敏感来自于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以及新闻事实的鉴别和判  相似文献   

4.
贾薇薇 《世纪桥》2009,(9):83-85
本文立足于我国新闻、法制节目发展的最新动向,针对当前中国法制节目中新闻从业人员缺少法律意识的现象,通过分析中国法制节目发展概况,对中国法制节目优劣得失进行初步的探讨,使得新闻工作者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在中国社会法制化进程中,正确行使监督权利,自觉履行普法义务,办出高质量的法制节目,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5.
新闻工作要坚持党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德忠 《党的建设》2007,(12):42-42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重要原则。在新闻工作实践中,新闻工作者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始终不渝地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  相似文献   

6.
如何按照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新闻工作者队伍素质,必须强化以下七种意识:一、政治意识。政治意识是我们办好新闻报刊,巩固党的舆论阵地所必须坚持的首要的意识。近些年来,虽然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已经确立,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消极影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利益原则在社会生活领域广为渗透,导致了一部分人价值观念发生偏差,人的经济意识、商品意识增强,政治意识、道德意识减弱,一些新闻工作者模糊了新闻工作的正确方向,偏离了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偏离了新闻工作的宣传舆…  相似文献   

7.
周玉兰 《奋斗》2010,(2):58-58
新闻媒体不但肩负着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做好舆论监督的重大使命,更成了人们生活、交往及各种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联系纽带和重要平台。因此,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应是新闻从业人员应该认真思考的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新闻产品的生产与物质产品的生产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作为个体的产品就新闻产品而言不接受市场盈亏的风险,而物质产品无一例外地要去面对。因此,个体产品生产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相应来得宽松,有较大的弹性。但同时也提出较高的要求,因为新闻产品不象物质产品那样具有生产消费的规模性。其最大的特点是一次性,再好的发现、策划、点子换来的可能是一篇最多是一个系列的产品。因而吃老本的余地要小得多。  相似文献   

9.
“用事实说话”从来就是新闻写作的原则,历来的新闻工作者无数次谈过这个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了。然而,这个问题到目前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地解决。笔者所在的媒体,坚持用事实说话,2004年成功地在当地阻击了在当时尚属合法且风靡全国的经营骗局;而在揭露另一起营销骗局时,记者直接  相似文献   

10.
论经济新闻如何贴近受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趋经济化的社会中,经济生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核心。经济新闻通过对丰富多彩的经济生活的报道,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受众对于经济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然而经济新闻不如其他新闻报道精彩夺目。如何使经济新闻走近读者,如何使普通读者对经济新闻产生阅读兴趣,是媒体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只有树立牢固的受众意识,培养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队伍,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更有效地推动我国现代化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现代生活的节奏比较快。新闻也在这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进入了"读题时代"———许多读者在阅读报纸时只是浏览一下标题。碰到"抓人"的标题,也就是对读者有吸引力的标题,读者会不由自主地阅读全文,即是当时没有时间阅读,读者也会牢记这条标题而对新闻有所了解。这就是说,进入"读题时代"要实现新闻报道的有效传播,新闻采编人员必须下一番功夫制作出"抓人"的标题,  相似文献   

12.
今后20年最重要的主流新闻,就是发展报道。做好发展报道需要上下贯通:把从时代、全局看的发展与受众切身感受到的发展有机结合;纵横兼顾:着眼于、服务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报道是中国新闻工作者能对新闻实践做出真正新贡献的一个领域,发展新闻学也是中国新闻学者能时新闻学研究做出真正新贡献的一个领域。  相似文献   

13.
舆论监督是我国特有的新闻用语在国外各种新闻类著作中,都没有“舆论监督”这个词,因此,舆论监督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新闻用语。舆论监督就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进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共同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重视舆论监督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尤其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舆论监督对于社会健康发展的意义。各家新闻单位也采取了一切有效的措施,以推动舆论监督的正常开展。许多新闻工作者冒着风险,冲破阻力,以对社会、对党和国家高  相似文献   

14.
《新长征》2012,(3):34-34
毛泽东历来重视文风。他认为,文风是党风和学风的表现。毛泽东虽然不是职业新闻工作者,但他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眼光和政治家的立场,创立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新闻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5.
美国《侨报》日前刊登新闻观察:一个美国家庭在抵制“中国造”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造,生活一团糟”。看到这样的报道,笔者有抑止不住的兴奋,相信大多数中国人也会如此。可是,细读报道发现,使美国人“生活一团糟”的“中国造”不过是“桌子上的电视机、门边的网球鞋、圣诞树上的彩灯、地板上的洋娃娃”等等。这一下子又把我从兴奋的山顶推到了扫兴的山谷,自豪感也大打折扣。我们知道,生活不外乎衣食住行。那么,是不是没有中国造,美国人的衣食住行就一团糟了呢?事实肯定不是这样,美国人未必都穿中国造的服装,也不是缺少了中餐就“嘴里…  相似文献   

16.
谁都坚信搞舆论监督的记者需要一身正气,但要做到这一点,却不是那么简单,现实中总有少数舆论监督记者,在紧要关头放弃正当的监督权,失去了一个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良知和责任。更为可耻的是,有的记者以“曝光”为要挟,扯着“舆论监督”的幌子,四处招摇撞骗,为个人牟取私利,敲诈采访对象,用手中的报道换取金钱。山西繁峙“6·22”爆炸事故11名记者收受现金和金元宝、北京某报记者孙振因敲诈18万元被判8年有期徒刑等案件,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些案件给新闻界敲响了警钟:培养和树立舆论监督记者的正派作风至关重要,是新闻从业人员和新闻机构长期面临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新闻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独特的监督形式,具有公开性、广泛性、及时性的特点,对腐败现象的公开曝光,广泛监督,及时惩治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在反腐败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难题,影响了其监督功能的充分发挥。健全新闻舆论监督机制,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为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创造必要的条件;立法机关和有关部门要加大新闻舆论监督立法建制的力度;新闻工作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8.
吴镕 《世纪风采》2009,(3):44-45
中国共产党在创办新闻事业的同时,历来重视培养新闻干部。1946年初,老一辈的新闻工作者们克服重重困难发展新闻教育事业,在解放区创办了最早的新闻专科学校——华中新闻专科学校,培养了新中国新一代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9.
刘云山 《党建》2011,(10):6-8
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部署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各新闻单位积极响应,广大新闻工作者踊跃参与,给新闻战线带来一股清新务实之风,整个活动开局很好、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20.
彭丽 《学习月刊》2013,(18):43-43
新闻工作者是时代的记录者和先进文化的生产传播者.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然而.时下有些新闻工作者为了争取受众。编造虚假新闻,有的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扩大卖点.大肆炒作新闻.形成“新闻暴力”。这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当下新闻工作者的履职姿态和履职责任问题。作为一名未来的新闻人,我觉得只有担当起媒体的社会责任.才能正确履行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做一名真正的新闻“建设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