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信访是干什么的?是为了谁的?如果从理论和原则来回答,很多人都会说信访是让老百姓反映问题、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但从近些年的实践来看,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或多或少都有认识模  相似文献   

2.
前几年,忻州一直是信访问题突出的地区,为此市委市政府向各级干部提出"七个为什么":为什么信访案件多?为什么信访问题领导批就能解决,不批就解决不了?为什么有人认为群众上访是"刁民"闹事,有人认为是合理诉求?为什么应该解决的事解决不了?为什么一些群众要越级上访?为什么个别地方和部门信访问题多?为什  相似文献   

3.
姜明安 《前线》2016,(7):40-44
本文研究供给侧改革与信访立法的关系,主要探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供给侧改革对信访立法提出了什么样的需求,或者说供给侧改革导致了或将可能导致哪些社会问题需要通过加强信访立法来进行规范,引发了或将可能引发哪些社会关系需要通过加强信访立法来进行调整。其二,信访立法作为对社会的一种制度供给,其本身应该进行怎样的结构性改革。文章根据我国信访制度供给侧长期以来存在的矛盾和弊端,以及当今中国社会现实对信访的需求,从扩大信访立法调整的范围、改革信访体制与确立信访制度的基本原则、重构信访机构与信访程序、改进信访监督机制四个方面探讨了应通过立法推进信访制度的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4.
新《信访条例》对办理信访事项的工作人员有哪些总的要求?编辑老师,您好。新《信访条例》对于办理信访事项的工作人员提出了哪些要求?岳阳市君山区读者李富安答:新《信访条例》对于办理信访事项的工作人员总的要求是:1、恪尽职守、秉公办事。“恪尽职守”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办理信访事项,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职责,尽职尽责。“秉公办事”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办理信访事项要出以公心,不徇私情,做到公平公正。2、查明事实、分清责任。“查明事实”是指行政机关处理信访事项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查明信访事项的真实情况。在此基…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信访体制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访制度是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制度设计之一。但是由于公民权利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或伸张、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解决问题的成效很低、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和服务理念的缺失,当前的信访工作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现行信访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因此,信访工作要适应公民不断增长的政治参与需要,要从管理思维向服务意识转变;要依法治“访”,建立责任机制;要整合信访资源,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化信访工作队伍;畅通公民信访的渠道,提高信访机构的协调能力;要切实推进信访决定执行体制的改革,增强信访决定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6.
1.《信访条例》在保障信访人权益方面有哪些新规定?编辑同志,我是贵刊的热心读者。听说前不久颁布了新的《信访条例》,不知新《信访条例》在保障信访人权益方面有哪些规定?益阳市读者:李天达答:修订后的《信访条例》强化了对信访人合法权益的尊重和保护,这也是信访工作始终坚持  相似文献   

7.
信访与社会管理关系密切。从信访的社会功能看,信访是实现社会管理目标的方式之一;从信访的实施效果看,信访是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有益渠道;而社会管理的职责则要求它要从源头上制止和预防导致信访事项的矛盾与纠纷。  相似文献   

8.
信 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 ,是获取信息和案源的重要渠道 ,也是疏导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从目前信访举报的情况看 ,越级信访、集体上访、重复信访等现象普遍存在。信访举报的形势不容乐观 ,究其原因 ,各类信访举报问题在基层得不到及时、妥善、有效处理和解决 ,无疑是造成这种严峻局面的直接根源。因而 ,加强基层信访举报工作 ,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县乡两级信访举报工作尤为紧迫。一、健全网络是提高基层信访工作的组织保证建立健全信访举报网络是开展信访举报工作的组织基础 ,是保证信息畅通的基础环节。信访网络的健全使老…  相似文献   

9.
集体信访是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现的必然结果,法与政策的矛盾或缺位、政府工作中的问题、对信访机构职能的认识不到位、信访体制机制的多重矛盾等都是引发集体信访的原因。预防和有效处理集体信访,应当提高决策质量、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创新信访工作体制机制和工作方法、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赵春林 《先锋队》2010,(12):48-48
一是把信访信息转变为预警防范,对可能引发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恶性事件的信访问题,第一时间通知有关责任部门及早介入调解,防止矛盾激化。二是把信访信息转变为廉政监督,有针对性地开展任前廉政谈话、信访谈话等,做到早提醒、早帮助,防止问题蔓延或恶化,促进廉洁自律。三是把信访信息转变为专项治理,针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法治经纬     
正违纪党员干部被查,问题线索哪里来今年以来,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违纪中管干部"落马"或被断崖式处理的信息不断。那么,组织是如何察觉这些领导干部有问题的?其实,纪律审查有一些前哨兵,比如信访、审计、巡视等等,哨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问题线索,立马报告给后方部队。信访举报方式多种多样,群众可以通过信件、电话、电子邮件、网络举报平台、前往信访大厅等渠道向纪检监察机关反映相关情况。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首页便设有举报端口,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纪检监察网站  相似文献   

12.
"信访"实质上是民众与公共权力机关及其领导者交往、进行利益表达的一种方式,是政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而非中国特有的现象;"信访"是国家实现社会管理的需要,处理"信访"工作是国家的一项社会管理职能。现实中的"信访"行为具有未经整合或弥散化、功能尚未分化的特征;而从文件和法规文本来看,当前"信访"主要被赋予了"利益表达"尤其是"行政救济"的内涵,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信访机构功能日渐专门化、信访工作日渐规范化的趋势,也反映了信访制度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13.
咨询信箱     
《新长征》2005,(11)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基层信访工作者,《信访条例》的修订实施,引起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那么,国家为什么要对现行的《信访条例》进行修订? 长春市陈大勇陈大勇同志: 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经济社会加速转型以及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信访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信访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1995年颁布的《信访条例》已不适应信访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信访条例》进行修订。新修订的国家《信访条例》,于2005年5月1日起施行。新条  相似文献   

14.
处理好群众信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重要工作,是稳定社会基础的重头戏,纾解信访扣结、构建基层和谐刻不容缓。2006年义乌市信访工作呈现“三下降、一好转”的良好局面,即信访总量下降,进京赴省批次下降,非正常访与接待集体信访批次和总量下降,信访秩序明显好转。义乌市整合社会力量,构建“信访大调解”机制,从实践的角度回应了理论的提问。  相似文献   

15.
行政信访的范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法治的角度来看,"信访洪峰"的出现是信访范围无限化的结果.信访作为一个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理应有个范围界限.这个界限,不仅可以明确行政信访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界限,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行政信访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群众上访、集体上访扰乱正常工作秩序的事时有发生,几乎所有的上访问题,归结起来都是群众的利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再加上有些基层干部作风粗暴,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如何化解百姓心中的怨气,使信访举报量降下来呢?杏花岭区纪委全体同志通过调查研究,大胆创新,决定成立流动信访站。2002年4月,流动信访接待站正式成立。作为信访举报工作平台的延伸,流动信访接待站将外勤工作方式添加到传统的信访接待方式之中,使得通过一种主动灵活、快速高效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信访举报的积极作用成为可能,大大丰富和拓展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的工作领域。…  相似文献   

17.
工作交流     
《正气》1998,(12)
榆次市纪委:坚持信访对话诫勉领导自律榆次市纪委始终坚持信访对话制度,妥善处理信访问题。信访对话的对象是被举报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对话的内容是反映情节轻微的一般信访问题和尚不够纪律处分或线索不清、缺乏事实依据的问题;对话的方式是把问题提出来,当面与举...  相似文献   

18.
涉诉信访案件多元化解决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涉诉信访案件有其特殊的发生原因和背景,但解决涉诉信访案件,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还是要合理运用多元化解决机制。对于诉讼中的信访案件,关键在于强化诉讼调解的功能,力争使纠纷通过诉讼和解或调解得以化解,以此消解案件成为涉诉信访类案件的可能性。对于生效的信访类案件,充分发挥审判监督程序对当事人信访权、再审诉权的保障功能,使审判监督程序成为终结信访案件的有效机制。在坚持涉诉信访案件司法最终解决原则的同时,设置科学合理的分流机制,采用替代诉讼的纠纷解决方法,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多途径、全方位地预防和化解涉诉信访,是有效缓解司法资源短缺与涉诉信访案件高位徘徊矛盾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申泽颖 《先锋队》2011,(4):43-43
近年来,沁水县坚持把信访监督作为从源头上解决信访问题的关键环节来抓,坚持“五管齐下”,狠抓信访稳定工作。一是拓宽信访监督渠道。由单一的信访监督向联合监督延伸,在充分发挥群众信访投诉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把信访监督融人案件检查、执法纠风和机关效能等反腐倡廉各项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党员干部的廉情动态,深入挖掘信访监督线索,在全县形成渠道畅通、多方结合、信息广泛的线索收集网络。二是突出信访监督重点。  相似文献   

20.
从信访的权利性质看其制度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鑫 《理论学刊》2006,(6):96-98
本文从信访权利性质入手,论述了信访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同时阐述了其制度功能定位问题,认为信访权利是公民的一项政治权利与自由权利,具有宪法权利的性质;信访制度在中国现有国情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信访制度的功能应当定位在通达舆情、疏导民意和进行权力监督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