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毛泽东"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松  庄德水 《理论学刊》2007,4(10):11-16
毛泽东"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思想经历了一个萌芽、形成、成熟的过程。毛泽东"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思想包括三大理论基础、三大监督原则、一个监督核心、基本监督途径这样一些基本内容。毛泽东"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革命政权建设的经验总结;就其形式而言,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监督理论,为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对"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探索出现的偏差表现在四个忽视方面,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服务型政府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践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经历了一个从产生、发展到丰富的过程,其核心思想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在中国当下改革实践中,我国政府正是在为民服务理念的指导下,力图构建一个顺应社会主义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3.
兰锋 《福建党史月刊》2010,(3):F0002-F0002,I0001-I0004,1,49-52,F0003,F0004
在一个绿意萌动,充满希望的季节,在一个春雨如油,充满喜悦的日子,3600多万福建人民迎来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2010年2月12日至15日,从农历腊月廿九到正月初二,饱含着对福建干部群众的浓浓深情,胡锦涛总书记一行深入漳州、龙岩、厦门等地,亲切看望慰问节日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干部群众,实地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同老区干部群众和在闽台湾同胞共度新春佳节。群众用质朴而热烈的问候表达对总书记关心福建、关注海西的感激,对总书记兴党治国、爱民为民的敬佩和由衷的热爱拥戴。福建人民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加快福建发展,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祝灵君 《党建》2013,(6):47-47
通读《党建》杂志第五期,一条鲜明的主线"为民、务实、清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民观:一个民族的品质——从〈尚书〉到党的十八大》在一部厚重的历史中,阐释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人民观。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包括三方面的科学内涵:一是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二是以人民利益作为党决策的根本依据;三是以人民利益作为判断各项工作的基本标准。新形势下,重温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对于我们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充分理解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深厚意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民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任务密切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团结全体人民,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7.
杜润楠 《世纪桥》2016,(10):32-33
从广义的角度上可以说,民生问题是关系到每一个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也正是囊括了老百姓生活领域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人类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也的确需要着眼于民生,关注民生问题,改善民生。在哲学范畴内研究民生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不仅仅是哲学理论领域上的需要,更是每一个人民群众的迫切心声。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范畴内,民生问题具有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而民生问题和历史唯物主义两者之间的联系也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8.
《求实》2015,(6)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驾驭经济的能力直接决定其执政能力的高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治国理政的成功之道,主要在于重视经济发展,担当起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责任。该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经验给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借鉴和启示,主要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法治思维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等。  相似文献   

9.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星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先锋。在践行党的宗旨中,他们用热血和生命铸造出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深深地融入人们的血脉、骨骼,乃至灵魂。在人民群众心灵的天空,他们是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时代之星!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条件下,中国的民生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民主的问题。从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到社会民主,反映了民主内涵的不断深化,以民主促民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列宁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监督,构建了一系列的人民群众监督制度,如工会制度、非党工农代表会议制度、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制度、工农检查院、同情者小组、报刊舆论监督制度等,这些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监督的政治价值、基本原理和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12.
孙秋菊 《奋斗》2023,(2):38-3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治体系建设全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3万多字,“人民”二字贯穿始终。“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报告23次提到“法治”,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3.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认识到人民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实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坚持集政治性、生产性及开拓性于一体的人民主体性,要积极促成人民在国家管理与权力监督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在财富创造和成果共享中的主体作用,重视人民在社会实践与制度创新中的主体能动性。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如何更好地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认真分析、研究的课题。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解决和处理好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如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创造和贡献,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更高要求;是邓小平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主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6.
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食品安全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关系中华民族未来,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待,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要求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7.
原苏联共产党在列宁时期就曾建立起一个较为科学的党内监察制度,但经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时期以后,这一制度几乎变得形同虚设,对党内特权官僚阶层毫无约束,成为党亡政息的原因之一,这是每一个执政党都应该汲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18.
论胡锦涛对党的"人民利益观"的发展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建萍 《探索》2007,(1):18-22
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代表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发展、创新我们党的人民利益观,使其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的科学体系。它包括:与时俱进的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内涵;人民群众观的理论创新;实现人民利益的科学途径;为人民利益的能力保证;人民利益观的目标等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他形成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共产主义人生价值观。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科学之上的。绝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和口号,而是有着丰富的内容。在今天,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同样要求我们必须继续学习和坚持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个时期,在青海大地上传颂着一位没有双手却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壮丽人生的人民教师的事迹。雪域高原为有这样的儿女而无比自豪,人民群众为有这样的教师而深深感动。马复兴用他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书写了残缺之躯的美丽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