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健 《当代广西》2008,(8):54-55
出版是人类传播信息与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工具。出版最重要的特性,在于它的历史延续性和文化传承性。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出版业经历了拨乱反正、解放思想、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使中国出版业实现了从“书荒”时代到书业全面繁荣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出版业的大规模发展,直接促进了中国文明成果的发展。30年来,中国出版业的繁荣与发展有两件重要的事件:一是1979年12月国家出版局在湖南长沙召开了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2.
邵培松 《协商论坛》2011,(11):32-33
近年来,新闻出版业大力实施科技兴业战略,传统出版产业升级换代步伐加快,以数字出版为标志的新的出版业态异军突起,极大地推动了新的文化传播体系的形成。数字化技术在传统出版产业的运用与发展中,带来了出版业生产方式、运营模式、管理方式等革命性的变化,加速了传统出版业的升级,为新时期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拓展了前所未有的新空间,已成为产业中新的重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出版业是人类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工具,它肩负着记述文化、传播文化的巨大历史使命。千百年来,人类的启蒙教育几乎都是从书本开始,不管是政坛领袖还是科学巨匠,有哪个是没读过书的?举凡世界绝无先例。由此可见,出版业对人类社会是何等重要。出版业原列世界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由于近些年高新科技迅猛发展,部分新兴产业后来居上,使得出版业的排名稍有后移,但出版业的市场占有份额远未饱和。随着多学科的主体发展,人们对文化、科学传播的渴求更趋迫切。纵观世界,可以说,哪个国家的出版业不发达,哪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文化传播、产业…  相似文献   

4.
产业化:我国出版业跨世纪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出版事业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出版事业作为一种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出来。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出版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版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出版业跨世纪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出版业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令人瞩目。据新闻出版署统计,1978年与1997年比,我国…  相似文献   

5.
齐峰 《前进》2009,(1):53-54
在山西出版业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全党上下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一场及时雨,更是一个强大而持久的源动力。我们一定要从山西出版业全面建设和发展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机制,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们工作的全局,更好更快地推动山西出版改革发展的进程,推动山西出版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近30年的光景里,中国图书出版业的进步是巨大的。从1978年的105家出版社发展到2005年的573家,在不知不觉中出版业的春天悄然而至,中国图书出版业走出了一条"朝阳产业"的道路。特别是中国入市之后,不同的国家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更加紧密与频繁,使得图书出版业在真正意义上涌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中国图书出版业取得的成绩是肯定的,但并不意味着图书出版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存在问题。例如,中国图书出版业的规模仍然停留在数量规模上。换句话说,中国  相似文献   

7.
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极大地改变着出版的传播形态和传播方式,改变着整个出版业的发展态势。数字化已成为当今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8.
新闻出版业是党的宣传舆论的重要阵地,它担负着为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国民素质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的历史性任务。新闻出版业的健康、繁荣发展,对于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具有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西首府南宁的新闻出版业快速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事业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首府新闻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在首府乃至全广西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向新的世纪,作为首府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南宁市新闻出…  相似文献   

9.
娜木罕 《前沿》2009,(13):71-73
本文对民族出版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做了初步探讨,指出数字化、专业化、个性化、多元化和国际化是信息时代民族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徐毅英 《群众》2009,(1):57-58
近年来,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坚持把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摆上重要位置,积极探索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的新路子,努力推动江苏新闻出版业走科学发展率先路,取得积极成效。全省新闻出版业呈现事业不断繁荣、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新闻出版产业基地之一,主要发展指标居于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1.
黄健 《当代广西》2009,(7):54-55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在这样的形势下,广西新闻出版业的发展遭遇严峻的挑战,也面临很多机遇。广西新闻出版工作者应当抓住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力求在新闻出版社体制改革、组织精品出版、加快出版产业发展、推进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推动我区新闻出版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立 《台声》2008,(3):55-57
完全处于自由竞争状态下的台湾出版业,7000余家出版社(公司)拥挤在一个约2300万人口,3.6万平方公里,四面环水的岛屿上,其为生存发展而展开的竞争,壮观又惨烈。当前,世界大型出版集团的巨臂已近在眼前,台湾出版业无路可遇。背水一战,浴火重生,加强与大陆的交流与合作,才是台湾出版业者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我国出版业面临的问题及其改革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出版业面临的体制冲突、管理对象属性不分、产权悬浮、产业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问题,使大多数出版业难以形成品牌化和个性化的出版理念。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改制,实行产业化经营是出版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业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版队伍不断壮大和出版规模空前扩张,为出版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出版事业繁荣,一大批优秀作品相继出版,极大地满足了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的出版业仍然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路;出版规模、出版数量增长过快,缺少合格的出版人才,出版物的总体质量水平不高;出版结构不尽合理,重复出版造成出版资源的巨大浪费;买卖书号现象严重,黄毒时有泛滥,给社会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出版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较落后,与古老、丰富的文化资源不…  相似文献   

15.
日月谭 《两岸关系》2003,(10):44-46
海峡两岸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是直接影响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与动向的重要因素。海峡两岸加入WTO已近2年,世界大型出版集团也近在眼前,两岸出版业无路可退。背水一战,浴火重生,是两岸中国人的必然选择。海峡两岸出版业的命运,将直接决定中文出版业在世界出版业未来地位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河南出版集团即将挂牌,这标志着河南出版业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作为河南出版行业中的一员,作为一个资深的出版人,我深深感到形势喜人形势迫人。对出版业的发展和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应有新的认识,要有新的思想解放。出版业要有实质性的进展,必须强调三位一体的观念:出版界是宣传思想的重要阵地;出版物  相似文献   

17.
数字出版代表着出版业的未来和方向,数字出版已经成为世界出版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党和政府制定的国家战略.数字出版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有着天然的和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我国数字出版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实现持续强劲增长,但是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借助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东风,以创新来克服我国数字出版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阻力,是促进我国出版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徐毅英 《群众》2007,(12):35-37
党的十七大站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高度,发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动员令。新闻出版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就是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在新起点上推动新闻出版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建设文化小康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特别是“九五”以来,广西新闻出版业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加强管理为基础,以优化结构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培育启用人才为根本,高举旗帜,把握导向,坚守阵地,服务大局,在深化改革中推进了新闻出版业的繁荣发展,不断展现出西部民族自治区新闻出版业蓬勃发展的新面貌。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出版繁荣工作取得骄人业绩。面对国内外挑战,广西出版业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几年来,广西出版物在全国重大评奖中捷报频传。据统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西共有58种图书获国家三大奖,其  相似文献   

20.
彭玻  曾志坚 《求索》2008,(12):82-83
针对出版业逆向物流网络特点,分析了出版业逆向物流网络规划问题。建立了考虑出版企业工厂,配送回收中心及客户在内的网络总费用最小的数学模型,并设计了遗传和模拟退火混合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模型的实用性及算法的有效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