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院校环境建设包括教学环境建设、科研环境建设、体育训练环境建设、文化娱乐环境建设、生活环境建设以及校园综合环境建设,是院校各方面工作得以开展的基础。警察院校的环境建设既应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又应符合院校教育规律的要求,还应符合警察教育特点的要求,并且,在此前提下,还应认真做好环境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7月22日至24日,四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宣晓春带领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相关人员,对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情况开展调研。调研组先后到铁西区、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铁东区、双辽市的21个村镇对"五清、十建、三化"工作实地调研,并对这些村镇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洁、乡风文明、生态和谐的巨大变化给予充分肯定。就新农村建设,调研组强调要坚持正确方向,始终把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基本方针,抓住生产发展的根本,统筹推动城乡规划、土地确权、环境整治、项目建设、资金整合、科技带动等重点工作;要  相似文献   

3.
赵斌 《前沿》2013,(20):126-127
通过对浙江农村老年宜居环境现状的分析,指出浙江农村环境大体上呈现出浙北、浙东优于浙西与浙南;杭宁湖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在全国呈较好水平,仅次于上海.指出社会保障是农村老年人宜居生活的根本保障.最后从环境建设、服务体系、文化体系等措施及法律形式、政府村民协作、以人为本等对策创建浙江农村老年宜居环境.做到“老有善居”“老有善养”.  相似文献   

4.
发展农村能源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于洪区近几年来农村能源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应紧紧围绕全区"两化"建设目标,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5.
6.
今年初,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直陈落后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状况是农民增收难的一大重要原因,提出要增加财政收入、调整投资结构,以加强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等“六小工程”的建设。在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在今年召开的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为全区农民开出的增收“处方”中,用“药”之一便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7.
雷鸣 《中国民政》2009,(4):57-57
为深化对农村社区建设规律的认识,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实践的指导,提高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前瞻性,推动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进一步发展,民政部日前发布2009年农村社区建设理论研究课题指南。  相似文献   

8.
孙璜清 《政策》2011,(4):74-76
黄冈市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主要城市之一,生态环境资源、人文资源十分丰富。近几年来,为培育和发挥生态环境比较优势,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我们从创新战略入手,在创新载体、创新发展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运》2005,(4):19-20
活动科学化是“美德在农家”创建活动有可持续发展后劲的关键自治区妇联把“美在农家”和“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纳入“美德在农家”创建活动中,要求各地在开展活动中特别关注和改善母亲安全、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增强健康意识,提高农村家庭生活质量,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全区各地在开展活动中注意结合本地实际,把创建活动与建设生态文明村科学地结合起来通过发动农户参与改水、改厕、改路、改沟、改圈的“五改”和饮水干净、街道干净、庭院干净、居室干净的“四净”生态活动,引导农户建沼气池,人畜分离,房前屋后种果树的生态庭院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0.
张正明 《前进》2000,(7):26-28
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和切入点 ,而退耕还林(草)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在不同区域、不同自然条件开展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作 ,探索一套符合实际的退耕还林(草)的政策 ,可为有计划、分步骤稳妥地推进退耕还林(草)打下良好的基础。山西省偏关、河曲、保德县是国家确定的蒙晋西北黄土缓坡丘陵类型区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县。这三个县多年来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对这次退耕还林(草)工作的实施 ,措施较得力。一、中央退耕还林(草)举措深得民心退耕还林(草)是减少水土流…  相似文献   

11.
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今世界各国极为关注的议题,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必然会遇到、也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新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提到全党面前,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设生态文明再次做了强调。  相似文献   

13.
《政策》2013,(8):85-86
去年以来,远安县紧紧围绕"整治村庄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促进生态文明"主题,组织动员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集中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全县城乡正向全域不见白色垃圾目标合力攻坚,呈现出干净整洁、和谐秀美的景象。一、重点突破,抓牢环境整治关键环节始终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三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月30日,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总结2011年环境建设工作,全面部暑2012年任务。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郭金龙主持会议。郭金  相似文献   

15.
讲述人:黄光发,恭城瑶族自治县平安乡黄岭村农民黄岭村是全国"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发源地,也是广西第一个普及沼气能源的示范村,目前沼气入户率已达100%。村中小桥流水,翠竹成林,村前果海无垠,是一个山清水秀的美丽山村。谈起黄岭村的变化,63岁的黄光发感触良多。上世纪80年代初,黄光发就开始担任村干部,一直到去年退休。作为一名最基层的村官,他深刻地  相似文献   

16.
杨荣 《时代主人》2007,(10):40-41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目前金融供给不足己成为困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难题,而在造成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诸多因素中,农村信用环境的缺失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陈志鹏 《群众》2023,(2):38-3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环境基础设施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基础保障,是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实施《江苏省环境基础设施三年建设方案(2018—2020年)》,加快补齐垃圾、污水、危废等治理能力短板。  相似文献   

18.
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着不断恶化的趋势 ,造成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收效不大的原因是体制、利益和结构三方面的深层制约  相似文献   

19.
张健健 《理论月刊》2013,(2):160-163
自然既是人类的母亲,又是人类的老师。自然不仅为人类提供各种生存资料,还能教会人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城市环境建设中,我们应当学会以自然为师,向自然学习,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文章提出了城市环境建设中"道法自然"的四种主要途径:摹仿自然之形、提取自然之意、遵从自然之法和发挥自然之效,并对这四种途径进行了论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城市环境建设中的"道法自然",不仅是模仿自然的视觉形态和外貌,还应该学习自然的发展规律和运行机制,从而在艺术和科学两种维度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营造出既有地方特色又能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依次从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内涵、内容和问题、模式与体制等方面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研究进行了梳理述评,勾勒出既有研究的大致脉络和总体面相.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研究之不足,以期引起重视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