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奇美国拯救饥饿奖、世界粮食奖、以色列沃夫奖、泰国金镰刀奖先后授予了中国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有人曾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这位有着古铜色皮肤的科学家,就像一位普通的农民,经常两腿沾满了泥星,穿梭在田间地头。然而,他研究的三系法杂交水稻却成为世界上首例成功的杂交水稻品种,他培育的杂交产品在中国的水稻种植面  相似文献   

2.
传奇美国拯救饥饿奖、世界粮食奖、以色列沃夫奖、泰国金镰刀奖先后授予了中国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有人曾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这位有着古铜色皮肤的科学家,就像一位普通的农民,经常两腿沾满了泥星,穿梭在田间地头。然而,他研究的三系法杂交水稻却成为世界上首例成功的杂交水稻品种,他培育的杂交产品在中国的水稻种植面  相似文献   

3.
《学习导报》2013,(13):33-33
袁隆平,一个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名字。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袁隆平,1930年出生,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著名农业科学家。  相似文献   

4.
他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也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 他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成果荣获我国迄今唯一一个特等发明奖; 他培育出的杂交水稻比一般水稻平均增产20%,从1976年开始推广至今,全国已累计种植37亿多亩。增产粮食3.7亿多吨,创造经济效益3700多亿元。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6000万人口,被西方人看作是解决新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称为“东方魔稻”; 他曾先后获得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等8项国际大奖。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评价说:我们把他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5.
窦雨佳 《党建文汇》2009,(11):32-32
日前有人给“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计算了“身价”,据称高达1000亿元。对此,袁隆平先生表示:“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袁隆平先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在小片试验田里已经取得亩产900公斤的佳绩。他曾经自豪地称,如果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到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一半,则每年可以多养活4亿人:  相似文献   

6.
1、我国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和他的同事,在世界上首先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2、世界上颗粒最大的杂交稻是由中国科学院的吴世斌培育出来的。3、世界上第一个冬小麦花培新品种是由中国的女科学家胡道技经过6年苦于育成的。4、中国农育师胡洪凯首次发现显性雄性核不育谷子,这是在世界上继棉花、小麦等发现显性雄性不育基因后又一重大发现。5、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用大豆叶培养再生植株的国家,是由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成功的。6、华南农学院黄景贤教授发明了栽种无籽西瓜的方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无籽西瓜的人。7、世界上第一个研究…  相似文献   

7.
袁隆平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的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后,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国家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十多项国家和省级奖励,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等十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十多项国际大奖……  相似文献   

8.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科学家袁隆平前不久成为媒体焦点。袁隆平已有七八辆车,还要买一辆奔驰的消息不胫而走。而网民对于袁隆平买车的评价是一边倒,认为为解决人类粮食安全问题做出巨大贡献,其研究的杂交水稻技术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在全球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中国靠占全球8%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袁隆平,而袁隆平本人则因此拥有超过1000亿元的品牌价值。1000亿元的品牌价值,这是常人  相似文献   

10.
寥婧羽 《廉政瞭望》2014,(20):56-57
作为蜚声海内外的大科学家.袁隆平尽管在外入看来已是名利双收,却仍然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过着安“贫”乐“稻”的生活。 在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公布的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候选名单中,名单包括278个组织和个人,84岁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榜上有名。遗憾的是最终未获奖,但很多人认为,其实获奖与否并不影响他的伟大。  相似文献   

11.
鲜花献给谁     
五月的春风吹来了又一个姹紫嫣红的美丽季节,21世纪的第一个国际劳动节也已经如期而至。我们编辑出一篇篇新的文字,犹如手捧着一束束鲜花,守候在节日的门口,献出我们的崇敬,献出我们的真挚,献出我们的热爱。 鲜花献给谁? 鲜花献给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正是在今年这个美丽的春天里,党和国家给了这位科学家以最高的奖赏,他与“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同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向他们颁发了获奖证书。作为拓朴学的泰斗,他在  相似文献   

12.
正2021年5月22日,是一个令世界人民都难过、悲痛的日子。这天下午,两位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相隔两分钟离世:13:05,"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走完99年风雨历程,他的一生写满"拯救"两字;13:07,"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他让众生吃饱吃好。两位院士倾尽心智与毕生,使这世间"医食无忧",以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以开创性的研究,以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以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对科学家精神作出最生动诠释。  相似文献   

13.
先生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  相似文献   

14.
《学习导报》2012,(6):63-63
先生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  相似文献   

15.
1999年初,美国《科学》杂志专文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最有希望的两条作物超高产育种途径。首先介绍的第一种,就是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选育途径。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的概念,最早源于日本。1996年,我国农业部正式立项提出了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要求到2005年杂交水稻亩产达到750—800公斤,比现有品种增产30%以上。1997年,根据已经变化了的情况,参照农业部的产量标准,袁隆平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杂交水稻育种理论设计方案。超级稻研究计划一经提出,就涉及到大笔经费问题。在袁隆平的技术路线中,包括了利用野生稻中的增产基因这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姚远 《党史文汇》2023,(10):27-33
<正>今年是袁隆平院士攻克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难关50周年。1973年10月,袁隆平团队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一粒种子,从湖南怀化走向世界,也改变了世界。民以食为天。培育超高产水稻是世界育种专家的梦想,但许多国家因难度太大未能实现。数十年来,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科研人员潜心科研,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为中国超级稻赢得“东方魔稻”的美誉,为全人类作出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培育超高产水稻是世界育种专家的梦想,但许多国家因难度太大未能实现。数十年来,以袁隆平为首的科研人员潜心科研,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为中国超级稻赢得"东方魔稻"的美誉,为全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杂交水稻被国际上认为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2021年5月22日,享誉全球的"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国士已逝,在哀悼、感谢、  相似文献   

18.
《湘潮》2021,(5)
正2019年9月29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颁授共和国勋章。颁奖词这样描述袁隆平: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1930年9月,袁隆平出生于北平(今北京),  相似文献   

19.
未读过《袁隆平传》的人,恐怕难以想象,这位号称“杂交水稻之父”的世界级大科学家,以前竟也和许多遭嫉妒、受冷落的人才一样,“享受”过“特殊待遇”。早在1978年,袁隆平在怀化农校当教师时,已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取得了决定性的成绩,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但此时他却连职称也未评上,因为学校一些教师反映他“不安心教学,专想歪门邪道”。后来,地区科委主任佟景凯和地委组织部长先后向上级反映这一问题,几经周折,直到省委组织部长签了字,袁隆平才评上研究员职称。1980年,学校盖了一座宿舍楼,校领导、科长们和几位教职员工都…  相似文献   

20.
2006年4月25日晚,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评选揭晓,世界著名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当选,成为中国农业科学界首位入选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