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谢立惠,安徽无为人。他6岁时进入私塾,14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高师附中,20岁时被第四中山大学(后改名为中央大学)录取。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军阀混战,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加强侵略,中华民族的危机一步步加深,追求进步的谢立惠积极参加反日爱国学生运动,并逐渐意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所走的道路才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1932年1月,谢立惠应校友之邀到合肥第六女子中学任  相似文献   

2.
<正>在放着重要物品的那个箱子里,有一扎用银色缎带束着的信,有亲人的、朋友的,最多的时候曾有几百封。因为那厚厚的信,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富足的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不会孤单的人。那些信传递着彼此的问候,就像跨越千山万水、穿越无数黑夜的手握着我的手。我们一起叹息、一起惆怅、一起幻想,心不曾因分别而变得有片刻的  相似文献   

3.
杨力 《奋斗》2012,(8):63-63
曾几何时,书信。在我们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一封信,就是一份希望的寄托,就是一个平安的报达。每个人,在从前的岁月,都曾有过写信和收信的经历。那种见字如晤面,字如其人的信件,每每翻看起来,似有一股热流从心灵深处涌出.身心俱暖。  相似文献   

4.
正《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内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大型政治机关报。它于1937年底在南京筹备,1938年1月在武汉创刊。同年10月,武汉沦陷,报社搬迁至重庆。1947年2月,报社被国民党查封。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与《新华日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的大报。早在1937年,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政府进行国共合作抗日的谈判时,就决定要办《新华日报》,经过多方面的斗争和努力,1938年1月11日终于在汉口正式出版。1938年10月武汉沦陷,《新华日报》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历经重重艰难险阻,辗转迁至重庆继续出版。在抗日战争时期,它始终高举团结与民主、进步的旗帜,动员与组织广大群众抗战,是党在国统区开展统战活动的一个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6.
正《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民生路240号。该建筑为一幢中西式建筑风格相结合的砖木结构楼房,坐北向南,共有房屋6间。《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机关报,是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创办的、中国共产党第一张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1938年1  相似文献   

7.
正岁月如歌,那些听收音机的日子是歌中最美妙的音符,在我记忆的海洋里荡漾,泛起无数美好的回忆。小时候,在石河子莫管处邮政支局工作的父亲,省吃俭用买回一台"兰陵"牌制式收音机,那时候父母常常是忙完一天的工作后,我们  相似文献   

8.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在接见章汉夫等人时说,《新华日报》是报纸,但更是手榴弹,更是机关枪,因为它的目标也是所有武器的目标: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毛泽东还说,《新华日报》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是我们党的又一支方面军。《新华日报》1938年1月11日创刊于武汉,1947年2月28日停刊,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张面向全国发行的机关报。华岗(1903-1972),浙江龙游人,1937年10月出狱后,在董必武的推荐下,参与筹办《新华日报》,出任第一任总编辑,成为“新华军”战士。  相似文献   

9.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在接见章汉夫等人时说,<新华日报>是报纸,但更是手榴弹,更是机关枪,因为它的目标也是所有武器的目标: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毛泽东还说,<新华日报>同八路军、新四军一样,是我们党的又一支方面军.<新华日报>1938年1月11日创刊于武汉,1947年2月28日停刊,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张面向全国发行的机关报.华岗(1903-1972),浙江龙游人,1937年10月出狱后,在董必武的推荐下,参与筹办<新华日报>,出任第一任总编辑,成为"新华军"战士.  相似文献   

10.
1949年,在解放南京、上海后,中央决策,命令刘邓大军入川解放重庆,解放西南。不久,中共中央西南局在湖南常德组成,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分任第一、第二、第三书记。那时,我是西南服务团新闻出版中队的一名普通战士,进军到湘西芦溪后,正在休整待命。一天.中队指导员雷勃同志召集大家传达上级命令:“准备出发,到重庆办报。”有同志问:“办什么报?”“新华日报!”场内立即沸腾起来。“新华日报是西南局的机关报,我们将在邓政委领导下工作。”同志们从心底发出欢呼声,充满着自豪感。1949年12月10日,《新华日报》在重庆创刊了,在办报的过程中,小  相似文献   

11.
正儿时,我生活在一座大山里,上个世纪六七十代的人,物质生活非常匮乏,条件不像现在孩子这么优越,可以玩电脑、用手机、穿名牌、吃汉堡,那个年代的孩子们,就连吃冰棍都是十分奢侈的事。最初认识冰棒,是在电影《黑三角》里那个推着自行车沿街叫卖冰棒的老太婆——俗称"呱呱叫的水鸭子!"的女特务。电影中别的情节我几乎没记住,倒是那甜甜的冰棍一直在我脑海里闪现。那时候,夏季正是吃冰棍的日子,因为路途遥远,矿上没有冰棍  相似文献   

12.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惟一一家全国性党报。它1938年1月11日创刊于武汉,日军侵占武汉后,在重庆继续出版发行,直到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反动派强行停刊,报刊人员撤出重庆为止,历时9年1个月...  相似文献   

13.
唐振君 《红岩春秋》2014,(12):36-38
正抗战爆发后,为了推动民族解放事业,促进全民救亡图存运动,国共两党摒弃前嫌,携手合作,在"精诚团结"、"抗战到底"的呼声中,团结协作,形成了一致抗战的政治局面。中国共产党为了适应抗战新形势,宣传我党政治主张、路线、方针、政策及时政言论,根据党中央的决定,1937年秋在南京积极筹办《新华日报》,但随着日军入侵的步步深入,国民政府被迫从南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作者以亲身经历,讲述面对当局的政治迫害,红岩人以怎样的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精神,为着人民大众的解放事业,表现出那个时代红岩人、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相似文献   

16.
<正>从1942年春到1945年春,在中共中央的整体部署下,周恩来、董必武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结合国统区复杂残酷的特殊环境,积极慎重地进行了一系列整风运动。《新华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机关报,充分发挥党报特有的政治宣传和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宣传中共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和文件,报道边区及抗日根据地整风经验,有力推动了南方局整风运动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7.
《新华日报》在文艺统战中的多重身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华日报》作为抗战时期,共产党在大后方唯一公开发行的机关报纸,它在抗战进程中不仅仅扮演着党报和党的舆论阵地的作用。纵观整个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对文艺运动和文艺创作的深度参与,可以看出共产党在充分认识和利用报刊舆论在统战工作、文艺工作引导和团结广大新闻舆论界的影响和力量上的独到见解,而南方局更是将这种见解上升为一种工作思路,运用到《新华日报》的各种实际工作当中。  相似文献   

18.
<正>《新华日报》贵阳分销处对团结、发动群众积极抗日,促进贵州地下党组织蓬勃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主要反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同时也反映其他各党派及无党派人士的一切有利于团结抗战的意见和主张,1938年1月,在国民党统治区武汉创立,武汉沦陷后迁往重庆。1938年4月,《新华日报》在生活书店贵阳分店开始零售。此时全民抗战的呼声很高,人们迫切希望了解抗日战争进展的真实情况,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及其方针政策。《新华日报》虽然可以在国统区公开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中一些文章和题词在当年的发表,我曾经是亲历者。虽然过去五十多年了,仍历历在目。1949年11月30日,西南重镇重庆解放,12月初我随西南服务团进入重庆,  相似文献   

20.
正《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发行的惟一的大型党中央机关报和政治理论刊物,是中国共产党宣传抗战民主的重要舆论阵地。1946年2月10日,重庆各界人士在较场口举行庆祝政协成功大会。国民党右翼势力指使特务捣乱会场,打伤郭沫若、李公朴等多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较场口事件"。《新华日报》得到消息后,迅速、连续、大量地对此事件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