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晓媛 《理论探索》2002,3(3):53-56
自从 18 40年鸦片战争以来 ,现代化就始终是中国社会大变动中的一个根本性主题。工业化是使落后国家转变为先进国家的主要手段 ,是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曲折历史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时代主题 ,工业化发展又通过对时代主题的回应推进现代化的进程。目前 ,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必须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必须与城市化同步推进 ,同时推进市场化改革 ,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相似文献   

2.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赖累进所得税、社会保险制度、集体谈判制度等经典再分配手段突破身份特权的限制,克服了资本主义的第一次平等危机,形成了相似性平等的机械团结社会。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个体化带来的蜕变、无知之幕的撕裂、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发的劳动风险等使得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合法性来源受到质疑,福利国家面临着第二次平等危机。平等危机的周期反复与升级反映了资本生产与福利分配之间的矛盾无法得到解决,破坏了社会团结这一底色。在工业化、后工业化、数字化相交的时代,我国现代化建设要跨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平等危机的陷阱,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并坚持人民性原则、差别化原则、辩证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实践中国梦从理论建构层面来看,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其中国梦的基本政治理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实践过程来看,孜孜以求于民族的独立,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政治革命是其主要手段和途径,工业化革命和农村的现代化社会改造是基本步骤;从现代化视域来看,中国共产党的中国梦符合世界现代化的民族国家梦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4.
陈智伦 《民主》2004,(7):8-10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高度重视信息产业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报告要求国家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要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不断加强对信息产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和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然而,城镇化和工业化互动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经济社会文化巨大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阶层利益的分化与重组,滋生着环境、资源、社会治安和制度设计上的诸多普遍性问题,啃噬着社会的稳定和安宁。对此,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和实践,在城镇化和工业化互动进程中形成了文化整合、道路抉择、制度创建等主要维稳体系。我们在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互动的进程中,应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势,构建具有有效性和合法性的维稳新路径,确保政治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围绕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所发生的种种争论,在笔者看来,都是哲学层次或者形而上学的争论。照抄照搬西方国家的医疗福利改革经验是行不通的,因为西方国家处于后工业化时代,而我国刚刚进入工业化社会,整个国家的财富不足以支撑庞大的医疗福利体系;将我国的医疗资源分为政府拨款的医疗体系和市场化的医疗体系同样是行不通的,因为在不同的医疗体系之间会出现恶性竞争,从而导致资源逆向流动,甚至会出现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7.
张鹏  李宗强 《理论导刊》2003,(11):57-58
十六大报告提出我国在21世纪头20年要基本实现工业化,这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一个过程,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条件,对一个国家来说是这样,对一个地区来说也是这样。实现陕西工业化是陕西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陕西人民也为之进行了不懈努力。那么,陕西的工业化现在已进入到什么阶段?弄清这个问题,对我们保持清醒头脑,既胸怀大志又脚踏实地地推进陕西工业化的进程,至关重要。一、判断标准工业化是机器大工业诞生以来工业生产方式的演进、渗透并最终取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过程。其主要标志是现…  相似文献   

8.
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我国企业竞争力低的原因在于新的市场秩序没有完全建立,计划经济的残余导致交易成本高。很多企业和产业都处于孤立运作的状况,这与很多国家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那些国家正在发展以地方企业集群或产业集群为特征的地方生产系统,提高集群成员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信息化。产业集群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中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为了使我国创新性的根植于本地社会文化的产业集群得到更快的发展,使盲目发展工业园区的错误趋向得到遏制,并使低成本为基础的产…  相似文献   

9.
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工业革命以来 ,工业化与城市化作为经济发展中两个重要指标 ,存在紧密联系。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常内容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落实 ,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工业经济发展历史进程中 ,社会经济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 ,同向发展中不断前进。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长期以来 ,城市化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工业化发展水平。在社会发展中 ,根据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规律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将对我国加速实现全面小康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面对当前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矛盾凸显,我市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工业化、城市化先行国家和地区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与比较,解析其应对工业化后期前段社会问题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发现社会治理的共性规律,为新形势下深圳建立一个能够实现政府、市场及社会结构性均衡的目标,寻求社会治理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