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我们为“城市化”在中国经济崛起中发挥主力作用而鼓掌的时候,当我们看到中国城市化的目标是在2050年达到目前发达国家的75%城市化率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各地政府几乎都制定了城市化率的2020年、205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城市扩展和城市硬件建设继续保持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态势的时候,我们是否冷静地思考过以往走过的“城市化”是科学合理的城市化吗?75%的城市化率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最佳选项吗?中国经济增长中积累的矛盾和风险与以城市集聚经济效应代表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之间有没有必然联系?中国是否从现在起就要坚决抑制住传统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来,席卷神州大地的城市化大潮五彩缤纷、波澜壮阔,我国的城市化率从不足18%提高到44.9%,设市城市从193个发展到655个,建制镇从2.173个增加到2,0312个,城镇人口达到5.9亿,城市化建设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的人口增长、规模扩张和面貌更新被作为一种发展的标志和成就的展示,成为各级政府的为政之要,也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理论热点。  相似文献   

3.
当前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几个突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这只巨轮已经驶入了城市化的快车道。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4%增长到2009年的46.6%,有6.2亿人口常年生活在城镇。人们在享受城市便利的同时,也遇到了越来越突出的城市问题,如生活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类一直在努力探索。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率是我国步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志之一,但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不应再是高城市化率的数字及口号,城市化不等于修马路,盖高楼,而在于扎实的城市化综合能力保障指标的落实。否则虽城市化率高,但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市化最终也会陷入困境及低水平。从我国南方多数城市2003年夏季停电及2003年至今的冬季“停三开四”的供电运作中更让我们感受到我国正面临严峻的能源安全局面。笔者2003年12月末在浙江中部一些地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17,(6)
城市化进程中市民素质的提升是一项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渐进过程。目前宁波市民素质总体状况良好,但还存在新市民素质滞后城市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市民素质弱化等问题。只有通过政府、学校和市民自身的不断努力,才能促进良好市民素质养成。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 2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城市化率已从 1978年的 17.92%上升到 1998年的 30.4%;全国设市城市增加到 668个,建制镇 17015个 (不含县城关镇 )。然而,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地滞后于工业化。 1998年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达到 81.6%,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相距 50.2个百分点。世界平均的城市人口比重为 45%,而我国 1998年包括小城镇在内的城市人口比重仅为 30.4%,远低于其他同等人均收入国家 42%- 54%的城市化率。党中央在“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指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  相似文献   

7.
该文提出,加快我国城市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率偏低;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功能不健全;城市结构不完善,城市分布不平衡;一些城市城市化质量不高,城市发展面临着种种困难。加快我国城市化的意义在于:是解决农村剩余人口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需要;是实现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加快我国城市化需要采取的对策主要有:制定城市化战略和发展规划;优化城市布局和城市结构;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调整有关城市化的政策。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构与我国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征 《求实》2004,(Z1)
一、我国城市化进程势不可挡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力的解放,使国民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势不可挡。有这样一组数字:我国1 990年城市化率达1 8 96% ,而2 0 0 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宣布,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3 7% ,1 3年整整翻了一倍。目前,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是47% ,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已达90 %水平[1] 。与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相比,我国仍有较大差距,然而从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看,已经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其发展势头之猛、推…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0%,人们的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将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但由于我国歧视性的法律制度安排和城市化发展模式,导致了扭曲的"半城市化"问题,严重损害了农民参与城市化建设中的各项合法权益。赋予农民平等参与城市化建设的各项权利,是城市化科学发展进而实现农民逐步市民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在统筹城乡、科学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创新实践中,龙泉驿区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按照“三个集中”和“三充分一持续”的要求,大批农民转移进城,集中居住在城市新型社区成为了新市民。在农民市民化转型中暴露出社会结构、市民意识、生产生活方式等与现代城市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要求我们把新市民教育当作一项重要工程来抓。怎样破解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这一新课题,龙泉驿区龙泉街道和大面街道对开展新市民教育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提高居民素质是新兴城市建设的迫切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光耀 《发展论坛》2003,(11):57-5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届时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5%左右,这就预示着每年将有1000多万农业人口向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转移。因此,新兴城市的崛起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城市化进程中,人的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建设的水平、功能和特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决定了我国新兴城市建设必须大力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提高城市居民整体素质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城乡的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我国城市化进程,既有城市经济总量的扩张和城市功能的不…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快速增长,我国城市化进程已经驶入快车道.在此背景下,新进入人口尤其是城中村“新市民”的市民文化培养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积极培育城中村“新市民”的市民文化是一个城市全面进步、和谐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城中村“新市民”真正融入城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出现了大批农民进城,由此也催生了农民城市适应性问题.特别是在城乡统筹进程中由于被征地拆迁或者生态移民而由政府集中安置的农民,也被称作“新市民”,虽然实现了社会身份的转变,但并不意味着这些新市民完全适应城市生活,即完全融入城市的发展,良好的城市适应还包括价值观、社会权利、心理层面、外部的、内在的等因素的统一转变.文章将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怡和新城为研究样本,通过城市适应性理论维度分析,调查研究新市民城市适应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新市民尽快融入城市,尽快真正实现市民化,同时也为政府、社区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阿根廷"京兆尹"——布宜诺斯艾利斯市长马克里比较烦:十几个城市贫民窟代表,在首都地标建筑方尖碑下搭起了棚户,要求政府为他们解决住房问题,否则,就把共和国广场变成"方尖碑棚户区"。过去几十年来,拉美城市化走的是狂飙突进式的道路。联合国人居署数据显示,拉美用50年时间把城市化率从不足40%提升至约80%,已成为世界上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区。拉美"大跃进"  相似文献   

15.
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城市化将是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城市化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重要标志,集中表现为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化发展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快慢。要实现农村人口的迅速转移,首先必须解除农民“进城”的各种人为束缚,赋予农民自由迁移和择业的权利。因此,解放农民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现实选择和关键所在。一、没有农民的大解放,就没有城市的大发展城市化,“化”什么,说到底就是化农民为市民,化乡村型生产生活方式为城市型生产生活方式。农民是城市化的主要对象。城市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经…  相似文献   

16.
高峰 《企业党建》2012,(5):30-32
中国城市化高潮已经来临。按照国际惯例.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超过30%就会出现城市化的高潮,每年城市化率将达到1%至2%。这就意味着今后中国每年有1000万至2000万的农村人口移居到城市。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开展大规模的建设。中国建设高潮已经历了十几年,今后中国还有30至40年的城市化高潮。将有总数5亿的农民移居到城市。  相似文献   

17.
未来15年我国将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需要大量吸收农村富余人口,而农民工是在人口城市化过程中介于农民与城市工人之间的一个过渡性的群体,是最有可能成为城镇人口的潜在人群。但现行中国的城市化就是一个几亿农民由农村进入城市的过程,他们从开始离开农村到城市打工再到最后在城市定居有一个流动、忧虑、徘徊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继乡镇企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后,城市化已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宁波能否顺势应时,加快推进城市化发展就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就推进宁波城市化进程的几个重要问题谈些看法。一、关于宁波城市化发展战略问题宁波城市定位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城市定位决定了城市发展方向。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总量增长很快,年均增幅达到15.5%,目前在全国219个城市中排在第27位,但是离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目标还相距甚远,因此宁波首先应成为我国沿海重…  相似文献   

19.
1.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是人类不断进步的标志,是当代世界的历史潮流。毫无疑义,城市化亦是中国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通观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城市发展状况如何是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主要窗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进入gO年代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目前正有很大一部分农民过上了"市民"生活。我国城市化水平以年均0.5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居于世界前列。2.城市化时代始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工业单命实现了人类从手工业生产到大机器生产的飞跃,标志着人类社…  相似文献   

20.
关注中国     
中国城市化率突破50%最新《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显示,201 1年的中国内地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了51.3%。这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是中国发展进程中一个重大的指标性信号。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