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基本的目标,是实现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使企业成为有竞争力的经济实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现有的企业制度进行彻底改革。本文拟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一、通过法人相互持股大幅度降低国家直接持股比例,是实现企业自主经营的有效途径今后一个时期,国有企业的改革将朝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发展。建立现代企业,也就是要对国有企业逐步进行公司化改造。但是,绝不能认为,把企业冠以公司的名称就可以成为现代企业制度。这里有三个互相联系的问题必须解决好,才能通过公司化改造实现企…  相似文献   

2.
现在我国的企业改革正在彻底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阶段。尽管有些同志对产权制度改革还有疑虑,有的还持反对的态度,但中国只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非造就一大批合格的市场主体不可;而要千就一大批合格的市场主体,就非改革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可。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下面.我就改革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难点和对策,讲几点个人的看法。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的标准形象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十五年来都…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全党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坚定信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显然,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十几年改革的经验总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充分体现和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核心地位和作用,是国有企业改革成败的关键。搞好国有企业既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又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4.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重申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然而如何认识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直是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广泛探讨的问题。近日,本刊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吴敬琏教授。记者:吴老,您对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有较深入的研究,发表了许多有见地的文章。能否请您谈谈怎样看待国有企业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吴教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在企业改革方面有重大突破,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问题在于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现代企业制度就是现…  相似文献   

5.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不断深化深圳经济特区改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深圳要办成区域性金融中心,金融业将成为特区第三产业的“龙头”。如何运用金融手段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这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而繁难的问题。一、减轻企业负债包袱的金融性思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个重要问题是解决企业包袱,否则,实现制度创新和配套改革就没有保障。但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我国目前企业债务大大超过自身能力,特别是国有企业负债沉重,严重地阻碍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进程。据有关资料,1994年对124万户工商企业资产清查,平均负债率达74.3%。…  相似文献   

6.
研究国有企业制度的改革,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实现西方现代公司制度的中国化,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必由之路,是救活国有企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国有企业改革之路的现实选择。正在倡导的现代企业制度不等于国有企业改革。因为正在倡导的现代企业制度,不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都只能在一部分利润优厚的国有企业中试行,不能覆盖大部分微利的和亏损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我国至少有三类国有企业,不适合或不具备条件实行正在倡导的现代企业制度:第一类是小型国有企业,不适合实行正在倡导的现代…  相似文献   

7.
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三年两大目标今年是关键的一年。本认为,要想实现这两大目标,必须把改革和脱因同经济结构调整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中强企业管理,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如何走出困境,关键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在深层次上进行制度创新,二是在此基础上推进技术创新;只有把这两方面及其关系都解决好,国有企业才能真正走出困境。一、要在深层次上进行制度创新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明确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我国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但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国有企业中,现代企业制度仍未建立起来,究其原因不难发现,现在政府和企业仍未分开,政府的职能也没有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9.
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副教育长、副教授郑晓幸党的十四届三中会全制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框架。这个框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梁柱和支点,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相似文献   

10.
上海按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十五大提出的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上海实际情况,立足于整体搞活国有经济,立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框架,积极推进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的各项配套改革。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上海的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阶段性成果,国有工业的控制力明显增强,国有工业继续占主导地位,全市工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同1994年相比,1998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5897.34亿元,增长80%;实现销售收人5404亿元,增长67%…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把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2010年以前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目标。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没有统一的模式。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当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符合我国国情,把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同运用市场机制结合起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近几年来,各地在推进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过程中,对如何实现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如何解决企业党组织与新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不断地进行了探索。不少地方在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公司领导人员的选配和班子的结构上,采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做…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本文认为财务监督机制改革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 ,并从三个层次论述了现行财务监督机制的不足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重新设计我国财务监督机制的设想 ,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为特征,以公司制组织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要求的新型企业制度。因此,在国有企业中普遍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它将有效地消除国有企业存在的许多弊端和矛盾,…  相似文献   

14.
一、国有企业机制转换中的债务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务,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1995年改革的重点。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企业应该成为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而要达到这个要求,国有企业必须进行一系列改革。在企业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的改革中,新旧体制的碰撞,法律的滞后,必然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对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一些新的冲击,各种错综复杂的深层矛盾将暴露出来。过…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独立法人人格的塑造,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与实质。国有企业法人人格独立,有利于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有利于政府实现正确的角色定位和职能转变。但由于产权制度的障碍,国有企业法人人格独立尚未真正实现,应通过建构现代产权制度解决之。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我们“国有企业改革与党在国有企业中的政治领导问题”课题组在上海市进行了为期半月的调查,与各级党委和42个企业、企业集团和市管控股公司进行了座谈和交流。按照中央要求,上海从1994年开始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试点企业从140家发展到250家,下属企业2725家。1997年初,市委提出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到2000年国有企业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从改善企业外部环境上形成良好机制,从提高企业内部素质上实现各方面工作的加强。在试点中,市委明确提出,党对企业在政治上的领导权决不能丧失,企业党委的…  相似文献   

17.
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笔者认为,按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目前我们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较好的体制条件。一、深化企业改革,推动企业制度创新国企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明确的,就是实现企业制度创新,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但在企业的改革实践中需明确和注意这样几个问题:1、企业制度创新要有新思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目前国有企业的现状,企业改革必须从搞活一个个国有企业转向搞活整个国有经济,提高国有经济整体素质。为此…  相似文献   

18.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舒惠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如何抓好党的建设,这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本文结合江西省国有...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前和关键,是观念的转变。笔者就政府观念的转变、企业经营者观念的转变和企业员工观念的转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观念的转变是控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改革虽然走过了十多年的道路,但改革的总体状况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很不相适应,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观念的陈旧而带来的政企不分。政企不分是推进企业深化改革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在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的…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增值,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增值的重要保证。近两年来,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在部分市属国有企业中试行了产权代表制度,取得了一些经验,收到了显著效果。试验证明,建立国有企业的产权代表制度,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有益举措,建立产权代表制度是深圳改革经济体制试验场上诞生的新事物。下面对如何建立健全产权代表制度谈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