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话语体系由话语主题(说什么)、话语主体(谁在说、向谁说)和话语载体(怎么说)三个部分构成。提升执政话语权不仅需要话语体系的创建和话语内容的丰富,同时也需要有效的传播方式,"说什么""向谁说""怎样说"处于同等重要。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巩固执政地位,就要进一步深入开掘新的执政资源,进一步提升其执政话语权。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中国梦"这一命题,创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体系,对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话语权有深远意义。一、中国梦向谁说——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体系的基本向度意识形态话语主体主要解决意识形态"谁在说、向谁  相似文献   

2.
李雪  李江源 《理论导报》2014,(1):9-10,23
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话语体系由话语主题(说什么)、话语主体(谁在说、向谁说)和话语载体(怎么说)三个部分构成。提升执政话语权不仅需要话语体系的创建和话语内容的丰富,同时也需要有效的传播方式,"说什么""向谁说""怎样说"处于同等重要。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巩固执政地位,就要进一步深入开掘新的执政资源,进一步提升其执政话语权。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中国梦"这一命题,创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体系,对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话语权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敏 《理论学刊》2023,(2):68-77
党的执政话语创新富有规律性,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取向。新时代新征程上党的执政话语创新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术语革命、百年话语建构经验中汲取智慧,厚植执政话语的历史底蕴;让人民说话、为人民说话、说人民的话,站稳执政话语的人民立场;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正面临的时代之问为突破口、以正经历的时代变革为语境创制党的执政话语,彰显执政话语的时代特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形成立体展示中国实践、中国故事、中国力量的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拓宽执政话语的全球视野。  相似文献   

4.
沈旭 《实事求是》2015,(3):10-14
中国近代历史证明,"中国梦"的实现是与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共产党肩负起了领导民主革命的历史重任,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辟了一条实现"中国梦"的广阔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创立,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旗帜之下,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了强大的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5.
常宴会 《探索》2023,(4):177-188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中存在多种隐喻,包括战争隐喻、建筑隐喻、生命隐喻和容器隐喻等类型。战争隐喻突出意识形态工作的斗争性,旨在争夺话语权;建筑隐喻侧重意识形态建设的理性特征,推动意识形态建设的体系化;生命隐喻强调意识形态的教育功能,突出培养接班人的工作目标;容器隐喻侧重意识形态工作借助的传播媒介,要求意识形态工作依循传播媒介的特性来提升工作效果。意识形态话语中的隐喻兼具认知和修辞功能。从认知方面来看,战争隐喻在所有隐喻中居于主导地位,反映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它要求意识形态话语坚持守正基础上的创新。随着中国共产党中心任务的变化,意识形态话语中的隐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相应调整。从修辞方面来看,适度运用隐喻符合意识形态传播的规律;在实际运用时,要特别重视受众的感受。认知与修辞维度的统一要求意识形态工作既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先进性,又要不断实现话语创新,增强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诉求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顺应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忠实地表达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利益诉求,并在探索民族复兴之路的四个阶段性道路选择中,通过正确的道路成功地担当起了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洲雁 《前线》2013,(7):31-32
“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使用频率最高的热词。用中国梦来描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目标和前景,它表达了全中国人民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它与人民的梦想、个人的梦想紧密相连,通俗易懂,深入人心,好听、好记、好用。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件大事是奠定了实现中国梦的制度基础,第二件大事是开创了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国共产党当前的第三件大事。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这样的一个夙愿,它体现_『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他进一步全面阐述了中国梦,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理论的新发展,呼唤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打造中国话语体系,目的之一是加强或提高中国话语权。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要着力解决内外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提高中国话语体系的大众化水平,一个是提高中国话语体系的国际化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其建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95年的历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大体上经历五个阶段、五个时期: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寻梦起步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追梦奠基时期;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是探梦求索时期;从改革开放新时期到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是筑梦拼搏时期;从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建党100周年,是圆梦决战时期。回顾这段寻梦、追梦、探梦、筑梦,直到接近圆梦的历史,有这样几点启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执着的目标追求;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走中国道路;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凝聚起亿万中华儿女的中国精神;必须崇尚唯物辩证法,进一步提升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诞生90多年来,建构了许多话语体系,如"民主"科学"自由"革命"民族"人民"改革"等.其中"革命"民族"人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阶级斗争"改革"反腐"和"中国梦"分别是各个时期最重要的话语体系.系统考察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的变化,对当前应对西方话语体系的冲击,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过程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非常丰富和十分宝贵的革命精神。这些精神对于我们今天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努力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雷锋话语是中国共产党话语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初心使命、优良作风的体现,对提升全民道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建构与推进雷锋话语,是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聚为民服务之心、育新时代“螺丝钉”新人、兴“自强”文化、展“奋斗”形象地深刻体现,我们必须在政治方向引领中推动雷锋话语的传播,整体设计推进中强化雷锋话语的认同,榜样氛围营造中实现雷锋话语的发展,切实推进雷锋精神深入人心,真正推动中华民族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巩固了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中国共产党要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必须高度重视理论与制度的统一,通过建构有助于凝聚中华民族共同理想的宣传教育制度,普遍参与的社会协同制度,惠及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经济发展制度和维护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制度根基。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重要优良传统与优势所在,其话语体系随中国共产党发展而发展并呈现出不同的历史特征,表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理想高于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敢教日月换新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团结一致向前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我们都是追梦人"的历史图式和实践反映。梳理党的百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发展历程,概括和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演进规律和经验,对于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话语体系是党不断发展壮大和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法宝,百年来党的思想政治话语体系经历了初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国革命话语体系、中国建设话语体系、“左”倾话语体系、中国改革话语体系和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演变历程,展示了党在思想政治话语领域的智慧和变革能力,形成了坚持围绕中心进行话语阐释、坚持与时俱进进行话语表达、坚持多元形式进行话语传播、坚持理实融合进行话语创新的特性。站在新的百年起点,面对复杂的国内外情势,中国共产党要继续推进思想政治话语体系改革与创新,要用政治话语展示中国立场,用学术话语彰显逻辑能力,用传统话语标识文化底蕴,用百姓话语叙述价值理念,面向世界传播中国话语,进一步增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话语体系的社会动员、社会整合能力,向国际社会传达中国观点、中国故事、中国哲理。  相似文献   

19.
胡冬华 《理论建设》2021,(1):100-107
中国共产党人的“五四阐释”是指中国共产党人自五四运动以来,对五四运动的回忆、评价与反思。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从革命的领导力量、动力、阶段划分及任务等方面阐释五四运动,建构了“五四阐释”的革命话语;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奋斗目标、各阶段历史任务及青年的奋斗方向等方面阐释五四运动,建构了“五四阐释”的建设话语。文章回溯了中国共产党人“五四阐释”的建构历程,对深化五四运动的研究,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话语体系的构建和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提出了新要求。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不仅是对内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必然要求,更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举措。中国加快话语体系建设要以阐释中国道路,构建中国学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为路径,在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同时,也为全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