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社会法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从对实体层面司法公正的关注开始渐渐转移到对司法程序公正的关注。检察机关作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职责。检察机关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进一步增强检察工作透明度,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提升司法公信力与亲和力,促进检察机关公正、廉洁、文明执法。  相似文献   

2.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问题是一个长期的根本性的课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必须强化四种意识 ,即委托意识、公仆意识、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与非权力影响力意识。领导者的权力是人民群众委托、赋予的。领导者接受了人民群众的委托 ,就要代表人民群众行使权力 ,做人民群众忠实的公仆 ,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增强非权力影响力意识 ,树立真正的领导权威 ,为人民掌好权 ,用好权。  相似文献   

3.
群众本身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法律术语,引入法学领域,正是我国司法人民属性的体现。从唯物史观看,群众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在当代,群众工作主要是指各级党政机关了解群众的意愿、集中群众的智慧、接受群众的监督、解决群众疾苦所进行的具体工作。检察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司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能否坚持把群众工作贯穿于检察工作始终,落实到执法办案全过程,事关检察机关的执法形象,事关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4.
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将执法办案与群众工作相结合,创新工作方式,延伸检察触角,努力从源头上消除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用实际行动描绘出了一张张“人民检察为人民、检民和谐一家亲”的生动画卷。该院通过积极开展送法到机关、进企业、下乡村活动,进一步增加老百姓对检察工作的了解、信任与支持。反贪、反渎、民行、控申等部门联合组建了法制宣讲团深入各乡镇开展讲座,现场受理控告、举报申诉,与群众进行互动,  相似文献   

5.
郭乾 《理论与当代》2010,(10):27-27
<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而作为人民公朴的党员干部,不能当官老爷,拿着纳税人的薪酬混日子。平时要多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干人民群众之所干  相似文献   

6.
这是全国县市“三讲”教育的一个典型,事迹生动感人,引人深思,催人奋进,值得一读。“三讲”教育归根结底在整改,整改的关键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给群众以负责的交代。甘肃省庆阳县委正是从这方面入手,坚持开门、出门搞“三讲”教育,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从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使“三讲”教育收到了促进领导干部作风转变和凝聚民心的良好效果。实践证明,根据“三讲”教育的精神,切实转变思想和工作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是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只要真正落实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要求,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扎扎实实地解决好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和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种紧迫问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精神面貌就会有一个大的改变,群众的日子就会上一个大的台阶,当地的经济就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就一定会发扬光大。我们说总结“三讲”教育的经验,运用到经常性的党的建设中去,重点应该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庆阳县“三讲”教育所展示的规律性的东西,无疑会在党的  相似文献   

7.
许海峰 《党建》2004,(8):29-3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着眼点在于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检察工作应定位在“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实现“立检为公、执法为民”上。检察工作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就在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执法为民。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第一,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检察工作。首先,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切实增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首都检察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确保检察工作实现“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真正做到为人民执法,为人民服…  相似文献   

8.
霍庆涛 《当代贵州》2010,(14):36-37
我省"忠实践行宗旨,勤政廉政为民"教育开展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做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9.
蔡溪 《新湘评论》2014,(23):50-5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今年以来,株洲市以扎实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使群众满意。  相似文献   

10.
在永城市140多万人民群众中,邵明杰这个名字已经广为人知。一个公安局长在广大百姓中有如此高的知名度,决不是凭空得来的,正是他凭着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和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的百姓情结,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如今,“有事就找咱的邵局长”已成为永城百姓最流行的一句日常用语。  相似文献   

11.
林木 《党史博览》2008,(11):F0003-F0003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经常深入到学校、工厂、农村听取群众的意见、要求和呼声。他说:“人民的利益,即是党的利益。”“必须对人民群众负责,才算尽了最后与最大的责任。”这里,我们选编的这一组图片,充分表现了刘少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之情。  相似文献   

12.
叶先国 《学习月刊》2013,(14):39-40
"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是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根本宗旨。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本身也具有化解社会矛盾、监督其他司法机关正确履行职能、减少矛盾纠纷的职责。因此,如何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在执法活动中服务人民群众,成为当前检察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根本目标。一、新形势下提高检察机关群众工作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是中央对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全党同志要切实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要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13.
文慧 《奋斗》2005,(10):46-47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王忠勋,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他在双城市朝阳乡党委书记的岗位上充分尊重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人所急,行群众之所需,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戴。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3,(15):50-50
要下基层、体民情、解民意。农村基层干部要了解所处一方百姓的生存环境、生活现状,首先必须迈开步子、沉下身子,走进田间地头、村舍民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走访,想法子、探路子,积极为地区发展建设寻找突破点。要通过与基层群众面对面的交流,了解群众疾苦,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忧。  相似文献   

15.
1997年,我从一个基层的中学语文教师,成为省级电视台的新闻记者。人生角色的转换,生活之雨的洗刷,更激发了我对美好明天不懈追求的热情。贫苦家庭出生的我,更深刻地懂得,把根深深地扎在人民群众这片肥沃的土壤中,感知、感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体验、体会广大人民群众的酸、甜、苦、辣;品尝、品味广大人民群众的荣、辱、兴、衰;这正是自己所从事的新闻报道职业最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南山 《党史博览》2008,(3):4-10
以人民群众为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是周恩来的一贯思想。他常说,没有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在周恩来的总理生涯中,他勤政爱民,倾注民生,老百姓没有洗澡的地方,他带头捐钱给群众建澡堂;修建密云水库,他批评水库指挥部“见物不见人”;延安人民生活穷困苦熬,他流下了难过的眼泪……这一切,使得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人民总理”。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本文采撷周恩来总理生涯中倾注民生的几个片断,以纪念这位人民心中的好总理。  相似文献   

17.
《当代党员》2012,(11):75-76
领导干部历来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网络、拍客等民间传播力量崛起,来自人民群众的关注与监督日益增强。应该说,这是一个好现象。作为领导干部,该如何面对和适应这种监督呢?  相似文献   

18.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说到底,我们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好务,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他们排忧  相似文献   

19.
马国武 《共产党人》2013,(20):17-18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主动研究深化群众工作、维护民生民利的措施,使检察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更好地服务群众,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亲和力和群众满意度,切实促进检察工作健康发展。一、立足检察职能,维护群众利益要坚持把执法办案作为做好检察机关群众工作的根本途径,紧紧抓住广大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权益保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2,(17):39
首先要对群众怀有真情实感。作为组工干部,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真正意识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群众工作是各项工作的源头活水,切实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其次要敢于直面群众最关心的难题。作为组工干部,必须强化宗旨意识、群众观念,真正"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盼、办群众所需",满腔热情地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干实事、办好事,以扎实的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第三要善于做好群众工作。要善于创新,要建立健全和创新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要加强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促进城市党组织资金、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