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永鹏 《世纪桥》2009,(15):5-5,17
邓小平理论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包括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列宁所阐述的社会主义社会理论前提下,回答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新问题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揭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亦即中国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特殊本质,但它又包含有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这一“典型形态社会主义”的共同本质。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就给全党一个启示和告诫:我们共产党人必须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那么,社会主义信念的内涵是什么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理论在科学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党、如何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4.
张婷婷  王永平 《世纪桥》2007,(11):8-8,12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它指导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巨大的成就,其理论对当代国际社会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对中国现时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这些都凸显邓小平理论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邓小平接过了毛泽东提出的"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的历史任务,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新的历史条件.邓小平理论是帝国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在全球猛烈扩张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和平和发展遭受威胁的环境下,邓小平提出并初步解决了在无产阶级专政建立并得到初步发展后,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改革和国家开放的一系列新问题,拓宽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进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深入的思想表现和理论成果,为马克思主义丰富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有的同志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同志十二大开幕词)这个结论也是我们党开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理论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作为和平与发展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其影响远远超越了中国的国界,而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具体来说,邓小平理论的国际意义是多方面的,本文择其几个主要方面作一论述。一、邓小平理论初步解决了20世纪社会主义所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找到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振兴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从来都是国际性的事业。自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出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后,20世纪中叶在东欧和亚洲又相继诞生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革命的胜利,极…  相似文献   

8.
我们党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年的伟大实践,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党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继找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实现第一次  相似文献   

9.
正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信仰坚定、高度自信、大胆摸索、开拓创新,带领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在站起来的基础上向富起来前进。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坚信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一定能把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搞成功,这既是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魅力之一,也是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的魅力之一。信仰坚定、高度自信,以毛泽东为代表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思想 ,是对新时期干部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因此 ,在干部教育和培养的内容上 ,要与“三个代表”对干部素质新要求相适应。一是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尤其是邓小平理论的教育作为首要内容。思想理论素质是干部素质的灵魂和基础。要打牢干部坚实的素质基础 ,就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尤其是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我党的指导思想 ,是中国最先进文化的宝贵结晶 ,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学习邓小平理论要坚持“一个中心…  相似文献   

11.
第一节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經济体制的原則和要求一、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我们自己的道路,这就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其所以能够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不只是在于它理论上的科学和严谨,而且在于它产生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实际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党一贯的指导原则。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正是由于我们党成功地解决了结合的问题,我们才既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又顺利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总结中国和外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基础上,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从中国的实际和时代要求出发,创造性地、系统地阐述了中国这样的经济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不仅为中国找到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同时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扩大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江泽民同志的讲话自始至终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回顾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80年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深刻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进一步阐明了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讲话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富有很强的时代精神。 李鹏说,江泽民同志的讲话通篇贯穿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新发展。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集合。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要从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中,深刻领会党在理论上、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深化和完善;要从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的把握上来领会。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对旗帜问题的提法,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而1982年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首先举起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此后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都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表述。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直接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号召"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事业"。2007年10月,党的  相似文献   

17.
伟大的转变     
中国改革开放20年的光辉历程,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问题上反思、探索、创新的历程,是走出传统社会主义的思维框架和现实模式,赋予社会主义以现代新形态的历程。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科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它的主题或基本问题,乃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形态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其主要的理论创新是在社会主义问题上,依据新的时代和新的社会实践,提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经验的理论概括。在文化学的视野内,如果将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作为文化看待,那么,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与当代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文化发展演化层面,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在谈话中,重申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这对我们继续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一付清醒剂。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要坚持这一结论,关键取决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得如何。从党的历史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到形成和发展都是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的结…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我们党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丰富发展于江泽民.邓小平理论是建国50年探索我国社会卞义建设道路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科学结晶.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探讨邓小平理论和新中国50年建设道路探索的关系,首先有必要简略地反思一下50年来我们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反思50年来我们党三代领导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间的29年.这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领导我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基础上,建立社会本义的基本制度,对如何建设社会上义进行艰辛探索的时期,是中国社会主义前期.这期间,“我们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