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染性脓疱口膜炎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病毒病。其特征主要在口腔和唇部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痂皮。这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历史资料 羊传染性脓疱口膜炎远在18世纪首次记载于英国(氏,1787)。直到1921  相似文献   

2.
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 ,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常呈群发性流行 ,发病率 90 %左右。其特征是病羊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及疣状厚痂。羊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主要发生于绵羊。本次羊口疮继发羊链球菌病在酒泉市属首次暴发 ,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1 流行情况2 0 0 3年 6月初 ,安西县 4个小尾寒羊繁殖场陆续从山东梁山县批量引进小尾寒羊 6 76只 ,调入 3~ 10d后 ,大多数羊只暴发羊口疮 ,经过积极治疗 ,病情好转。但几天后病羊又表现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 ,反刍…  相似文献   

3.
设计合成了 1对引物 ,建立用于检测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的PCR方法。结果表明 ,PCR对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细胞培养毒的检测与细胞培养CPE、电镜检测的结果相一致。经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 ,与已报道NZ 2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 97%。用此PCR方法扩增羊痘病毒、口蹄疫病毒、蓝舌病病毒 ,结果均为阴性。此方法用于检测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是可行的、特异的  相似文献   

4.
羊传染性脓疱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由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病羊以口腔粘膜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继之真皮结缔组织高度增生,形成疣状痂块为特征。该病毒可感染人,因此在公共卫生上有一定的重要性;随着家畜烈性传染病的消灭和控制,该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 发病情况1999年6月,庆阳县玄马乡某农户放牧的9只奶山羊(其中1公4母和所带的4只哺乳羔羊)在口角、上下唇、乳房、蹄部皮肤等处形成黄褐色硬痂,公羊病情表现严重,走路跛行。成年羊采食困难,母羊拒绝羔羊吮乳,病程约10d。2 临床症状9只发病的奶山羊…  相似文献   

5.
羊接触传染性脓疮是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羊的口唇 齿龈、舌、鼻、乳房等部位,以形成丘疹、水泡、脓疱、痂皮为特征,尤其对羔羊危害更大,往往因为口腔内生疮不能采食而饿死。该病是由羊接触传染性脓疮病毒(Orf Virus)引起的。此病毒也称为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尼玛县某羊场白绒山羊疑似患传染性脓疱进行了RT-PCR检测,并对6例病山羊进行病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以探讨其病理变化特点。PCR检测结果表明,6份样品中均扩增出579 bp的目的基因片段;对其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与羊传染性脓疱病毒(CEV)基因序列同源性较高。病理剖检显示,6例病山羊程度不等口唇部、面部肿胀,口腔、舌头黏膜面有大小不等丘疹、溃疡和脓疱;瘤胃与网胃黏膜也有丘疹或结节状突起,甚至密布瘤胃黏膜表面;心脏上有大小不等坏死病灶。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病变口腔黏膜与瘤胃黏膜上皮细胞大量增生,增生的黏膜上皮又程度不等水泡变性、气球样变,变性上皮细胞内可见嗜酸性胞浆包涵体;黏膜固有层充血、水肿,有大量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甚至形成大小不等的微脓肿;心脏均呈程度不等的变质性心肌炎或化脓性心肌炎;肺脏呈程度不等的间质性肺炎;肝、脾有程度不等的淤血、变性;全身淋巴结呈急性浆液性淋巴结炎;研究证明,除口腔、舌头外,瘤胃黏膜的病变和心脏的变质性炎症也是羊传染性脓疱病具有代表性的变化之一。以上结果证实,6只白绒山羊所患的疫病是羊传染性脓疱(羊口疮)。  相似文献   

7.
针对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V)B2L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以含有该引物扩增序列的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建立了检测ORFV核酸的SYBRGreenⅠreal-time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检测灵敏度可达9.4×104copies/μL;与绵羊痘病毒(SPV)不发生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组内Ct值相同,组间变异系数小于2%。应用建立的方法检测20份疑似羊传染性脓疱病病料,结果17份为阳性,同时用常规PCR进行检测,结果仅10份为阳性。结果表明,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定量、重复性好等优点,可初步用于ORFV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羊传染性脓疱皮炎(Contagious pustular dermertitis或Contagious Ecthyma,CE),俗称羊口疮(Orf),是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主要危害羔羊,表现为急性接触性传染。患羊以口腔粘膜出现红斑、丘疹、水泡、脓疱继之真皮结缔组织高度增生形成疣状痂块为特征,本病存在于世界各养羊地区,发病率几乎达100%。早在1787年,Steeb就曾描述过此病。1920年,Zeller用病羊痂皮复制病例成功。1923年Aynaud首先证实此病原为病毒之后,各国学者对其病原学、实验病理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兽医工作者亦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缺乏安全有效的疫苗,CE在我国仍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随着家畜烈性传染病的消灭或控制,本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羊传染性脓疱口膜炎,俗名羊“口疮”,主要危害幼龄羔羊。病变以口腔粘膜形成脓疱、烂斑为特征。病羔吮乳采食困难,严重地影响到生长发育。鉴于本病在我国一些养羊区较普遍流行,现将我们初步的调查研究情况,作一概述介绍。我们对本病规律的认识还很不够,尚没有研究出理想的防制措施。在我们的工作中也存在不少缺点和问题,期望得到批评和指正。 一、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地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亚型鉴定张七斤,王克恭,霍澍田,赵英哲(内蒙古农牧学院呼和浩特010018)目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分为两个血清型(Ⅰ型和Ⅱ型),两个型之间无交叉保护作用。美国Rosenberger等将从鸡群中分离到的4株...  相似文献   

11.
羊传染性脓疱皮炎(Contagious Pustular dermatitis,“orf”),俗称“羊口疮”,是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危害羔羊口腔,以口腔粘膜出现红肿、水泡、溃烂为其特征。该病的传染性很强,发病率高达100%,致死率一般约为1%,如果继发肺炎和肠炎可引起大批羊死亡。我省羊传染性脓疱皮炎长期普遍流行,而以肃南、天祝、永昌等县尤其严重,随着家畜烈性传染病的消灭或控制,目前本病成了危害养羊业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疾病。就全国而言,本病流行的范围也很广,如青海、宁夏、新疆、内蒙、西藏等省(区)均有流行,造  相似文献   

12.
猪传染性水泡病(以下简称水泡病)于1965年开始在我国流行,随后便肯定了其致病因子是一种病毒。虽然其临床表现与猪口蹄疫、猪水疱疹和水泡性口炎极为相似,但此病毒不感染马、牛、羊,不能引起豚鼠与乳兔发病,与国内现存的四型口蹄疫病毒无血清学交叉反应。所以,此病毒的种属归划一度成了有关方面关注的问题。为暂与上述三种水泡性疾病相区别,1972年以前曾多称此病为猪疑似口蹄疫。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胚弱毒疫苗的试制与应用裴天云侯顺利赵改敏刘万恒臧荣鑫赵卫平杨春梅(兰州军区后勤部军事医学研究所730020)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在幼雏至中雏阶段,多发生在2~15周龄的...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的建立王永山,周宗安,翟春生,方元,顾志香,王元伦(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南京210000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以侵害雏鸡淋巴组织特别是法氏囊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传染性脓疱病毒感染后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从分子水平对传染性脓疱病毒的免疫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针对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以及管家基因GAPDH的mRNA序列分别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相应的基因片段并构建含有相应基因序列的重组质粒,以所构建的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建立了用于IFN-γ、IL-2及GAPDH检测的SYBR GreenⅠreal-time PCR方法。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IFN-γ、IL-2和GAPDH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达0.99以上;敏感性高,初始模板的检出下限均达1×103copies/μL;特异性强,扩增产物形成单一的特异性融解峰;重复性好,组内与组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3%。应用该方法对传染性脓疱病毒感染羔羊外周血白细胞中的IFN-γ、IL-2 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real-time PCR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绵羊Th1型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简称BVD-MD)是奶牛和肉牛重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本病首先于1946年在美国纽约州发现,称为牛病毒性腹泻。1953年在衣阿华州又发现一种临床和病理综合症与之类似的粘膜病,称为粘膜病。经病原学确定,认为这两种疾病是由同一种病毒引起的,只是临床表现不同。1971年由美国兽医协会统一命名为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在我国已有从牛体分离到BVD-MD病毒的报道,但还未见到从绵羊分离出本病毒的报道。我们在1980~1982年研究牛白血病的过程中,先后从羊的白细胞培养物和羊胎肾细胞培养中分离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IBD)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的腔上囊是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攻击的主要靶器官。由于腔上囊受损伤后影响B细胞的形成,产生免疫抑制,使机体对多种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极易感染其它疾病。本试验旨在观察鸡感染IBDV强毒...  相似文献   

18.
鹌鹑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治王亚宾崔保安纪清印董森侯卫东(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郑州45000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对各品种的鸡均具有感染性,但鹌鹑感染该病国内外很少见有报道。1996年9月濮阳市珍禽养殖公司饲养的一万多只鹌鹑发生了传染性法...  相似文献   

19.
囊病宁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疗效报告吴杰(江苏省盐城市郊区永丰乡畜牧兽医站224054)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叫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腔上囊炎(简称IBD)。本病1957年首先发生于美国东海岸特拉华州南部甘博罗,称月“博罗病。1962年从病料中分离出病毒,...  相似文献   

20.
采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直接从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死亡小鸡的法氏囊组织中分离到X毒株和N毒株,经电镜形态学观察和多项生物学特性试验的结果表明,分离到的X毒株和N毒株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血清Ⅰ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