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国的经济结构主要是以农业为主体,农业收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泰国整个国民经济;泰国的出口收入有80%来自大米、橡胶、玉米、木薯和蔗糖等初级产品。80年代以后,泰国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才开始逐渐减少。1986年,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第一次被工业超过(农业的比重是22.3%,工业仅制造业就占21.4%左右)。近10年来,  相似文献   

2.
战后初期,泰国是一个经济十分落后的国家。全国耕田面积的95%栽种稻米,其他的作物,还有天然橡胶,种在南部马来半岛,水果、蔬菜等作物在城市周围地区生产。谈不上有什么现代工业,制造业1950年占国内生总值的10%,主要是碾米、锯木、榨糖和面粉等传统工业,许多还是小规模作坊。大米出口是外贸收入的主要来源,一般要占出口总额的50—60%,最高年份1953年达65%。除大米外,能算得上较大宗出口商品的,便只有橡胶、锡、柚木等几种林、矿产品。  相似文献   

3.
泰国,古称暹罗,是个盛产稻米的国家。十八世纪时,暹米通过海路大量运进我国,缓和了当时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缺粮形势。本文拟就这一时期中暹大米贸易的兴衰作一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从十九世纪末叶至今,近百年的时间里,稻米一直居泰国外汇收入第一位,但最近1984和1985年,连续两年旅游外汇收入超过稻米,跃居第一位,旅游业已成为泰国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行业。泰国旅游业从1960年设立旅游机构(后改名为旅游局)算起,至今仅26年,但发展很快,接待的游客数和旅游收入,平均年增长率均保持在15%和25%的高纪录。七十年代以后,增长尤快,1971—1981年游客人数增加三倍,比经济增长率、制造业增长率和外贸增加率都快。1960年接待游客8万人次,收入1.96亿铢(合950万美元),1972年游客  相似文献   

5.
近30年来,泰国经济一直以持续稳定的增长速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1961年泰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60—70年代经济平均增长率在7%以上。国民生产总值从1961年至1985年增长了18倍,达到1,041亿铢,人均收入从1961年的141美元上升到1987年的900美元,增长了6倍多。1981—1986年,由于受到世界性经济萧条的影响,泰国经济发展也曾遇到严重的困难,但在这段时间仍保持4.4%的年平均增长率。近年来,泰国稻米、木薯制品、篦麻籽的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菠萝罐头  相似文献   

6.
一、产业部门结构的变化(一)泰国经济的特点及背景泰国的经济以农业为中心,具有单一种植制的经济结构(特别表现在以大米为中心的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农产品生产的增长是用古老的传统生产方式、靠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来实现的,泰国在工业化方面没有作出什么认真的努力。具有这种特点的泰国经济,除了英国  相似文献   

7.
战后四十多年中,泰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本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与此同时,泰国并没象许多发展中国家那样走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道路,相反在战后已实施的7个经社发展计划中农业始终是重点,农业发展速度长期保持3.5—5%,超过人口增长速度,为工业化建设积累资金、提供原材料及输送廉价劳动力。战后泰国粮食生产不仅自给有余,而且大量出口,政府发展农业多元化的努力也取得明显效果,如今泰国不仅保持了大米出口世界第一的地位,橡胶、木薯、玉米的出口也名列世界前茅,一、战后粮食生产成就的政策因素从19世纪开始,泰国稻…  相似文献   

8.
杨阳 《东南亚》2001,(4):36-41
泰国地处热带 ,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以盛产稻谷而闻名 ,是东南亚主要的产米国家。华侨在泰国经营米业历史悠久 ,其中碾米业是华侨资本最普遍的投资对象 ,可以说泰国华侨对碾米业的投资在东南亚一带是最早和最多的。一、华侨中介商在泰国大米贸易中的形成185 5年 ,暹英鲍林条约的签订 ,开了暹罗史上允许外国人在本国土地上自由经商的先例 ,是暹罗“锁国”大门被彻底打开的重要标志。在 185 5年以前 ,大米已是泰国的主要出口商品。随着鲍林条约的签订 ,泰国日渐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 ,国内广大农村的自然经济解体 ,市场需求导致收购…  相似文献   

9.
农业在泰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农产品的价格(尤其是农产品的出口价格)对泰国农民的收入和国家经济生活都有很重大的影响。长期以来,泰国农产品价格一直波动得十分激烈,对泰国经济十分不利。如何使农产品价格趋于合理,是异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对此,泰国政府做了不少的努力。一泰国的农产品有很大一部分是供出口的,大米的年出口量约占总产量的15%,其他的一些农产品(如木薯、玉米、菠萝罐头、糖等)的出口量在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就更大了。泰国农产品出口价格一般比国际市场价格低,香港《远东经济评论》杂志在1982年  相似文献   

10.
(一)1958年泰国的大米出口问题不是发生在需求方面,而是发生在供应方面,尽管某些作者曾经指出大米世界贸易在今后几年会有比较悲观的情况,但是1958年泰国大米还是不乏顾主.香港,新加坡和马来亚是泰国大米的经常而主要的购买者,这三个地方平均每年要消费  相似文献   

11.
泰国是一个资源比较丰富、劳动力比较低廉的国家,对于发展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有着优越条件。 (一)对外贸易泰国出口值的年平均增长率,1973—1978年达到24.8%,虽然在1979—1984年的萧条期,出口值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为13.2%,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比较还是比较高的。 1985年出口值增长9.5%,这主要是由于按美元计算的出口价格降低了9%。此外,由于日益加剧的贸易保护主义,导致了出口竞争的加剧,世界贸易量也下降了。在泰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中,玉米、大米、木薯制品和橡胶的  相似文献   

12.
一泰国自1961年实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以后,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增长率高于其他国家。进入八十年代以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滞涨时期,经济发展缓慢,泰国虽然也受到影响,但发展速度始终高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东盟各国中也是名列前茅。1986年新加坡、印尼的经济增长率为3.19%、马来西亚为0.5%、菲律宾为0.13%、泰国经济为4.8%。1987年泰国的经济增长率为5.6%,不但超过原订计划指标,也超过马来西亚的2.4%,印尼的3%和菲律宾的4.8%。泰国经济不但稳定增长,而且产业结构也已发生改变,日趋合理化,1986年农业占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中叶以前,泰国基本上还保持着闭关锁国的状态,国内经济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当时稻米已是主要栽培作物,但甘蔗、烟叶、棉花、槟榔、椰子、水果等作物的种植也十分普遍。甘蔗和棉花的地位尤其重要,已经出现相当程度的商品化生产。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泰国自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逐步沦为英国和法国的势力范围。泰国中部经济发达地区为英国殖民者所控制,这就使其最终成为英国的经济附庸,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是美国北加罗林那大学经济学教授,他阐述了1850年以前大米贸易的萌芽和发展,同时谈到了1950年以后大米贸易的迅速扩大及其背景的演变,进而从大米输出的量和值,目的地,工资劳动和种植面积的比较,大米出口和进口纺织品的比价等等来说明大米在泰国经济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经济短波     
《东南亚》2000,(2)
● 泰国、越南大米出口增加近年来泰国、越南大米出口不断增加。泰国预计今年可出口大米 6 0 0万吨。越南已与外国签订了出口 2 5 0万吨大米的合同。 1999年 ,泰国的大米出口占世界大米出口的 2 7% ,越南占 19% ,显示这两个国家已成为世界大米出口大国。● 新加坡失业人口增加据新出版的新加坡统计年鉴统计 ,1999年新加坡失业人数达 90 10 0人 ,比 1998年增加2 80 0 0人 ,为近 10年来失业人数最多的一年。● 泰国外债减少据泰国中央银行官员公布的数字 ,到今年 3月 ,泰国的外债已从 1998年的 86 1亿美元减少到 72 1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  相似文献   

16.
泰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必祥 《东南亚》2002,(1):21-25
近年来 ,泰国在信息产业方面虽发展迅速 ,但在国际竞争中不仅远远落后于软件大国印度 ,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邻国相比也存在不小差距。为扭转这种局面 ,泰国政府最近提出了系列计划和措施 ,积极扶植信息产业发展。一、泰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一 )信息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近几年来 ,泰国的信息产业市场增长很快。根据泰国国际数据公司的报告分析显示 ,1999年泰国信息产业市场较上一年增长 8% ,市场总值达到 8 0亿美元 ,2 0 0 0年较 1999年又增长 12 %。信息产业市场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泰国经济正在逐步恢复 ,以及企业对电脑资讯需求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大米是古巴人民喜爱的主食之一,但是本国的稻米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过去大部分仰赖进口。革命后,古巴政府采取许多措施发展稻米生产,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增加稻米的自给能力。1961年水稻的种植面积比1958年扩大了近50%,产量增加了40%。但是,古巴政府总理卡斯特罗在1964年根据所谓“耕种合理化”的政策,大砍粮食和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其中水稻面积削减到只及革命前的四分之一。1968年,古巴  相似文献   

18.
2017年,泰国新宪法经国王拉玛十世签署正式颁布实施,“大米典押案”宣判,前总理英拉潜逃出境,大选未能如期举行,政治社会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经济增幅为4.0%,外贸、引资、汽车销量和入境游持续增长,中泰高铁合作项目正式动工,电商市场迅速发展;外交上,泰中关系升温,泰美关系正常化,泰日关系稳固,与东盟国家保持传统关系,与欧洲国家恢复正常关系.2018年,泰国军政府是否能够顺利举行大选仍是个变数,经济有望实现4.2%以上的增长,对外关系将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19.
一、繁荣发展的一年可望成为亚洲“第五条小龙”的泰国,其经济1987年增长了7.2%,为1983年以来的好成绩。在此基础上,1988年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泰国国家银行预计达到9.1%,而联合国的专家预测达到10.5~11%,均大大超过泰政府原计划的5.8~6.3%的增长速度。 1 工农业高速增长。据估计,1988年比1987年农业产值增加7%,主要农产品稻米增加20.2%,玉米增加75.8%,棉花增加27%,甘蔗增加19%,橡胶增加12.5%;工业产值增加10.7%,不但出口工业发展快,就是国内消费工业也可望增加11%以上。  相似文献   

20.
泰国是战后经济发展迅速的发展中国家之一。1982年,泰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按时价计算大约相当于1951年时的30倍。如果按1972年不变价格计算,泰国1974—1982年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最高达到8.7%,最低也在4.1%。 泰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其农业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农业在泰国经济中历来占有重要地位。泰国人口的绝大部分生活在农村。据1982年的统计材料,泰国全国劳动力的75%从事农业生产。在生产总值中,农业产值历来占最大比重。尽管六十年代以后,由于制造业、运输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这种比重在逐年下降,但八十年代中平均仍然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