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沸沸扬扬的台湾“大选”尘埃落定,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于3月18日当选台湾地区新领导人。这给人们带来深切的担忧──但愿不要成为灾难。人们的担忧来自陈水扁一贯的“台独”主张。陈水扁在竞选中仍然宣称。“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台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互不隶属、互不统治、互不管辖的国家”,仍然高喊“台独万岁万万岁”。陈水扁的这种“台独”主张,将给未来的两岸关系和今后台湾的发展投下阴影,给人们带来危害。只要陈水扁一天不改变“台独”主张,台湾就一天得不到安宁。陈水扁为了安抚台湾民众,争取支持,在选战后期作了…  相似文献   

2.
李立 《台声》2006,(3):10-11
利用节庆放话是陈水扁惯用的一种伎俩。在新春佳节海峡两岸人民共同期盼台海和平安定的时刻,他又利用返乡拜年,在台南县宴请地方人士时再次放话,陈水扁在餐叙中抛出了“三个诉求”:即“坚持民主改革的理想,绝对不变;坚持走台湾主体意识的路线,也绝对不会改变;坚持要将台湾建设成一个正常完整、进步美丽伟大的国家,这一信念及路线也不会改变。”公开宣称,现在已是认真思考废除“国统会”及“国统纲领”的适当时机,并声称以台湾的名义加入联合国。可见陈水扁正准备放弃“四不一没有”的承诺,一步步迈向“台独”。一个月之内,陈水扁竟两次大放…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每当选举或危机来临,陈水扁当局的“台独”梦呓就会发作。2007年和2008年是台湾选举的重要年份,各界对陈水扁当局的“台独”蠢动早有心理准备。果然,3月4日,陈水扁在出席海外“台独”组织“台湾人公共事务会”成立25周年晚宴的过程中,抛出了“四要一没有”的主张,即所谓“台湾要独立、台湾要正名、台湾要新宪、台湾要发展、台湾没有所谓左右的问题,只有统独的问题”。陈水扁的言论再次表明,他是一个毫无诚信的“台独”政客,  相似文献   

4.
张逊 《黄埔》2006,(6):4-10
10月10日,台湾“双十节”。在重重军警戒护下,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在“双十”庆典上慷慨陈词;同一天下午,“反贪腐倒扁总部”发动的“天下围攻”也在台北登场,红衫军从四面八方涌来,高呼“阿扁下台”。夏去秋来,陈水扁所面临的困境仍未好转,一波又一波的揭弊矛头直指他的家人……弊案,层出不穷“阿卿嫂风波”:小节不检陈水扁找发票冲账“机要费”的困扰尚未摆脱,8月初,他的个人操守又受到质疑。一个被唤作“阿卿嫂”的女佣几天之间成了台湾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阿卿嫂受雇于陈水扁女儿陈幸妤,却作为“总统府”的公务员,由政府支薪。这件事…  相似文献   

5.
6月10日,台北上万名民众走上“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参加名为“全民上街,阿扁下台”的集会。这是继6月3日“全民呛扁,阿扁下台”集会后,第二次要求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下台的群众活动。几天之后,6月13日,要求罢免陈水扁案在台湾“立法院”正式启动程序。两个月来,陈水扁从亲信、女婿到夫人,都被揭发涉嫌一系列弊案,前两人更被警方收押。受其影响,陈水扁声誉大跌,民进党的支持率也大幅下滑,在一片“罢免”、“倒阁”声中,陈水扁与民进党都陷入了执政以来的最大危机。后院起火亲信女婿东窗事发多次涉案,又多次过关,被称为台湾政坛“不倒…  相似文献   

6.
台湾“大选”以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获不足40%的选票胜出而尘埃落定。在一个曾竭力鼓吹“台独”的人即将上台执政之际,人们对今后台湾局势会如何发展及两岸关系走向都十分关注。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知名学者李家录。问:为什么陈水扁在“三强鼎立”的情况下会最后胜出?答:陈水扁的当选,有远国也有近因。远因是李登辉长期培养和扶植“台独”的结果,近因是李登辉玩弄权谋策略造成的。老实说,李登辉是不想下台的,在“连任”和“延期”的安排都遭挫败后,就做了“和平转移权力”的部署。而他心里的接班人,并不是连战而是陈水扁。他的亲…  相似文献   

7.
在台湾,三月十二日是植树节,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的日子。中国国民党早在十天前便已宣布,这一天要号召十万民众上街头,向陈水扁“呛声”(闽南语,意即宣泄不满之声)。距离上次泛蓝群众走上街头差不多已有一年半,在这段期间,“扁政府”的施政非但毫无建树,甚至还被媒体揭发出不少弊案。陈水扁为了转移人民注意,突然抛出了一个废除“国统纲领”和“国统会”的议题,又把台湾人民推向统“独”对立的火线边缘。国民党为了降低这场游行的政治色彩,而主打民生诉求“拼生活,救台湾”的口号。  相似文献   

8.
晓沙  安东 《台声》2009,(1):45-51
2008年12月12日,台湾上演了一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大逆转”戏目,先是检方宣布对陈水扁及其家庭成员等14人提起诉讼,对陈水扁甚至要求“依最严厉之刑量刑”。不过,就在舆论拍手称快,认为公理正义已经得到初步彰显之际,台北地方法院却在13日凌晨裁定陈水扁当庭释放。对此裁决,全岛哗然,不但有蓝营认为这是“纵虎归山”,就连绿营也是“一阵错愕”。  相似文献   

9.
最近,就在陈水扁就任民进党主席之后,公开发表了一系列“台独”言论,鼓吹两岸是“一边一国”、“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一个中国是改变现状”等论调,声称要把民进党的“台湾前途决议文”作为未来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最高指导纲领。而这些“台独”言论的要害和基础就是所谓“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然而,所有有关台湾的历史、法理和现实都充分显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可能是一个什么“主权独立的国家”。陈水扁的“台湾主权独立论”是一个误导民意,混淆视听的弥天大谎,更是…  相似文献   

10.
晓沙  安东 《台声》2007,(10):37-44
陈水扁把“台独”与“民主”、“民意”绑在一起,偷换概念,浑水摸鱼,拉“民意”挑战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一个中国原则。一到“选举”,就要“公投”,这是陈水扁7年多的贯用伎俩:一是找出一个最耸人听闻的议题来转移执政无能的焦点;二是刺激“悲情”凝聚选票;三是塑造“爱台湾”的金身掩护贪腐过关。这一次,明明知道“入联”是不可能的假议题,但一定要“公投”,因为陈水扁在下台前要彻底地“绑架”一次民意。国台办负责人指出,陈水扁为了一己、一党之私,全然置2300万台湾同胞的利益于不顾,不断进行“台独”冒险,再次证明,陈水扁是一个不惜断送台海地区乃至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破坏者。  相似文献   

11.
陈水扁说,台湾政府绝对不会错估两岸情势,也不会放弃改善两岸关系的机会。实际情况是,陈水扁错过了中国大陆方面所释放出来的许多信号。最明显的是去年的7月,大陆负责台湾事务的最高级官员、中共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接见台湾媒体负责人时明确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一个中国”内涵的解释。钱其琛说“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不容分  相似文献   

12.
赵宇 《台声》2002,(12):22-23
今来以来,美国加强了对台湾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美台“实质关系”;台湾当局也全面推行依附美国政策,谋求实现“对美外交的重大突破”。美台关系趋向密切,令人关注。那么,如何认识这种变化?美国对两岸关系的政策会不会突破一个中国的框架呢?美台官方交流层级有不断提升的趋势布什政府上台后,放宽了台湾高层赴美访问、“过境”的限制,台湾当局也借机大搞“元首外交”,提升赴美“政府”官员的级别,加紧与美国国会和行政官员的接触。2001年陈水扁“过境”美国期间,美国在原有的“安全、舒适、方便”三原则外加上了“…  相似文献   

13.
《黄埔》2004,(3)
5月17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受权就当前两岸关系问题发表声明。声明全文如下: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严峻。坚决制止旨在分裂中国的“台湾独立”活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是两岸同胞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四年前,陈水扁曾信誓旦旦地作出所谓“四不一没有”的承诺。四年来,陈水扁的所作所为表明,他自食其言、毫无诚信。他说不会宣布“台独”,却纠集各种分裂势力进行“台独”活动。他说不会改变所谓“国号”,却不断鼓噪“台湾正名”、“去中国化”。他说不会将“两国论入宪”,却抛出两岸“一边一国”的分裂主张。他说不会推动…  相似文献   

14.
历史开了一个辛辣的玩笑:一年多前抱着“把台湾向上提升”的愿望而投票支持陈水扁的选民,在陈上台一年后却非但没有找着“向上提升”的感觉,反而痛苦地发现台湾在越来越快地“向下沉沦”。这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两岸关系非但没有走出紧张格局,反而有对抗不断升级的趋势;第二是陈水扁非但未能兑现其上台时许诺的“为台湾的经济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08,(2):19-19
台湾“立委”选举被认为是3月22日“大选”的前哨战。结果是国民党大胜,民进党大崩败。有国民党人认为,这是台湾民众对陈水扁投下不信任票。这个结果,对两个多月后的“大选”,虽然有一定指标作用,给国民党打强心针,但是选“总统”和选“立委”有很大不同,两党胜负的悬殊比例,未必会在“大选”中重现,因此现在就说马英九可以当选,言之尚早。  相似文献   

16.
李立 《台声》2006,(4):10-11
2月27日,陈水扁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两岸同胞的强烈反对和国际社会的一片谴责声中,强行决定终止“国统会”运作和“国统纲领”适用。只不过,陈水扁玩了一把文字游戏,将“废统”换成“终统”二字。但台湾民众和国际社会是不会被政治诚信和道德人格彻底破产的陈水扁所骗。因为,陈水扁“谋独”之心,路人皆知。他想通过“废统”来进行新的分裂活动,特别是要为通过所谓“宪政改造”谋求“台湾法理独立”铺平道路。那么,陈水扁为何不顾一切要终止“国统”呢?一是想摆脱他目前在岛内面临的困境。去年年底以来,岛内的政治局势使陈水扁不得不向“台…  相似文献   

17.
近一段时间以来,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上演了一连串“台独”分裂的闹剧。这场闹剧在8月3日达到了高潮。陈水扁通过电视向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台湾同乡联合会第29届年会”发表讲话,公然抛出了“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的谬论,鼓吹要用“公民投票”方式决定“台湾的前途、命运和现状”。这是陈水扁上台两年来首次正式、公开、明确地将两岸关系歪曲为“一边一国”。陈水扁终于撕下了“四不一没有”的面纱,露出了“台独”分裂的政治面目。  相似文献   

18.
如同眼下这个季节的气候特点一样,2006年的两岸关系,在春意中也有寒流。陈水扁鼓噪的“台独”寒流新年元旦,陈水扁发表了他在事先就已广为宣扬的“重要讲话”。讲话中,他大肆宣扬已被“染绿”和扭曲的“台湾意识”,重弹台湾“主权独立”的老调,再次提出“台湾国家”的论调,特别  相似文献   

19.
陈水扁政权现在陷入政治、经济的全面困境,该政权所面临的问题,实际上是自1949年国民党退踞台湾后到现在所累积的各种问题的总爆发。似乎是已经到了“疖子”快出头、化脓、出血的时候了。笔者认为,陈水扁政权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一、陈水扁政权是一个变形的“历史怪胎”。台湾本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虽曾被日本军国主义抢占达半个世纪之久,但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已回归中国版图。后来之所以出现台湾问题,一是国共内战造成两岸“隔海分治”的局面;二是美国干预中国内政,使两岸长期无法实现统一。这样就形成了台湾这个“…  相似文献   

20.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两个月的台湾正应了这句话,春暖花开时,台湾岛内因各种风波不断,平静生活竟也成奢侈。“终统”风波:陈水扁赢了,台湾却输了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在今年春节讲话时,即预告将废除“国统会”、“国统纲领”,虽然立即引起一片哗然,经过一个多月的遣词造句,陈水扁仍然在2月27日岛内“国安会”高层会议上透露将终止“国统会”的运作、终止“国统纲领”的适用(简称“终统”)。次日,在纪念“二二八事件”59周年的活动中,陈水扁公开宣布“终统”。虽然之前舆论对此已经有了诸多猜测,这个消息甫一公布,还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