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以人为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将"以人为本"写入中央全会文件,是中共执政理念的飞跃,意义重大而深远。如何认识它的意义,以使我们的各项工作得以卓有成效地贯彻这一执政兴国的理念,是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而认识"以人为本"的关键在于认识"人"。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哲学误解的目标,其中之一就是认为马克思的思想核  相似文献   

2.
论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研读中澄清对"人"认识上的理论误区来把握"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同时要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面实践中认识"以人为本;"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中看待"以人为本"。明确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的渊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雷 《前沿》2006,(5):176-178
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重要的战略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体现了人类优秀传统思想,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发展,又是对"人本主义"思想合理因素的吸收."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2005年9月22-25日,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南方农村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和乡镇论坛杂志联合主办的"后农业税时代如何建设新农村"主题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主题是"农业财政"终结后,农村面临哪些新问题?如何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5.
2010年5月14-17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承办的"先秦儒学基本特征与思想精华"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着主题贡献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和智慧,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儒学源头--先秦儒学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6.
1990年12月9日,广东省青年研究学会在肇庆市召开了"90年代青年特点与青年教育"研讨会.来自广东省内的30余位青年研究学者和青年教育工作者参加了研讨会.与会者围绕探讨和预测90年代青年特点及青年研究发展趋势的主题,就青年研究和青年教育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去开拓新路,从而能够切实有效地发挥其指导青年工作,帮助青年树立正确和远大  相似文献   

7.
真善美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三大尺度.在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语境中,"求真"就是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求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求美"就是倡导和谐思维,追求和谐境界,实现美好社会理想.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遵循真善美的规律,实现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发展是硬道理"主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发展即发展的重要性问题,只有把这两个问题都认识清楚了并且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既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指导理论,也是我国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实质和核心.抗震灾难彰显了中国人的"以人为本"的精神,时代赋予了"以人为本"更多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理念,具有深刻、丰富的时代内涵,当前高等院校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着力抓住三个基础环节.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不是对民本论和人本主义的简单重复.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所讲的"人"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人,是全体人民群众.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以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终极目标,而不仅仅是把人视为工具和手段.这种发展观包含着发展、联系,人的本质属性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丰富的哲学底蕴.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是时人的个体价值的观照,"以人为本"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构建以人为本与实现人的个体价值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旨在强调重视人类个体问题,关注人的个体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刘传祥 《青年论坛》2006,1(4):129-131
"以人为本"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思想政治课教学贯彻和实践"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对改变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实现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10年7月12~14日,由哈佛大学东亚系、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大学中文系和上海文艺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新世纪文学十年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来自海内外的作家和学者就"断裂的美学如何整合"、"新世纪文学中的历史叙事"、"新世纪文学的展望"以及"新媒体与当代文学"等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就我国宪法文本而言,"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一种规范性表述,而非描述性表述,其中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表明"以人为本"已经以实证法形式上升为国家理念,为我国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宪政和人权理论与制度奠定了坚固的基础.我国宪法中基本权利的保障有其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从比较法来看,如果说西方实证宪法和宪政理论肯定"人的尊严"构成了人权的核心,那么在我国,"以人为本"则构成了人权体系的宪政基础.  相似文献   

16.
余熙 《长江论坛》2004,(5):13-16
科学发展观对于指导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具有重大的意义.运用科学发展观,使得我们能清醒地认识对外文化交流的国际背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使我们能走出"以人为本"的文化困境,自觉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自由观是在前人思想成果基础之上,第一次把自由建立在现实的基石之上.提出的与以往思想家截然不同的自由理念,深刻揭示了自由的真正内涵.以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全新视角分析"以人为本"思想,阐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逻辑要求,对于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安定有序、生活富裕、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协调各种利益群体关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术研讨会,主要就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探讨:1、对利益群体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界定和对二者的关系的认识;2、我国(这里是指中国的大陆部分,下同)多种利益群体存在的客观性及原因分析;3、多种利益群体的存在对统一战线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提出的新问题等.  相似文献   

19.
论邓小平发展理论中的“以人为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思想是邓小平发展理论的鲜明特征.邓小平在思考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以最大限度的实现人的利益、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体现出浓厚的人民性的价值取向.在现阶段,研究邓小平发展理论中的"以人为本"思想,对于我们认识和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的内涵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人为本"的内涵特征或显示其特征的内涵很丰富,可以从不同角度作出多种概括.这里,笔者提出三个主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