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学校惩戒学生的行为具有社会行政属性,其地位不宜界定为"法律法规授权组织",而应理解为社会行政主体.高校对学生的惩戒权自然也应接受行政法治原则的观照.在监督方式上,应充分尊重高校的内部监督和行政监督,认真把握司法监督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是行政管理的相对人。高等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管理关系,其对学生作出的惩戒行为,是一种内部管理行为,不同于行政机关对外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学生认为学校的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将高等学校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不符合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因为高等学校不具有行政法律意义上的可诉性,故高等院校作为行政诉讼法之被告不适格。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及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的时期。但高校行政管理的科学与否是影响新时期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当前高等学校行政管理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改革和培养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创新意识的想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 高等学校办公室,是学校的综合管理机构,是学校行政管理系统的中心枢纽.它的基本任务是参与政务、管理事务.从本质而言,管理过程实质就是决策过程,是不断决策和不断实施决策的过程.参与政务主要是参与决策.一、高校办公室在决策中的作用由于办公室在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它起着参与学校的决策作用.(一)决策前,为学校拟制各种可选的决策方案,起参谋作用.高等学校,拟制备选方案的任务,一般是由办公室去完成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高等教育近些年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从精英式的教育过渡到大众式的教育。与此同时,高等学校在行使法律法规授予的权力时出现了许多法律问题,使得其多次成为诉讼中的被告。无论从实体还是程序角度,高校具备了行政主体的资格,高校对学生的管理行为涉及学生的受教育权的重大权益,因而应把高校的管理行为纳入行政法治的轨道,尤其是确定高校的行政法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6.
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以田永案和刘燕文案为标志的一系列发生在教育领域的行政诉讼案,引发了法学界和教育学界对高等学校与行政诉讼的深入思考。高等学校究竟是否可以成为适格的行政主体?如何在保障高等学校自主办学,保障学术自由裁量权的前提下,完善行政诉讼制度,发挥司法能动添补法律真空,为弱势群体提供行政救济?理清这些问题,对于帮助我们树立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思想,认识我院现行的学生管理制度中存在的缺陷,提高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高等学校是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主体,服务于一定社会领域中的特殊的公共利益,享有对其学校内部的行政事务进行管理的权利。对高校法律关系的梳理、对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分析有利于明确高校的法律地位,明晰高等教育中各种重要的法律关系,从而为高校依法治校奠定基础,为保证学生的合法权利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8.
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中不仅确定了教学运行管理在整个教学管理工作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还提出了教学运行管理中两个至关重要的命题,即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教学运行管理的实质内容,以校、系教学管理部门为主体进行的教学行政管理是做好教学运行管理的重要保障。应对这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提出规格要求,以保证工作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9.
按照我国的行政主体理论,高等学校不在行政主体之列,就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那么,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校方的侵犯应当怎样救济?  相似文献   

10.
论行政主体义务在行政法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化行政主体义务是当代行政法治的基本格局,然而,行政主体义务的法律地位在行政法学界却鲜有阐释。为了弥补这一理论空缺,本文从行政主体义务在行政法中地位的模式选择、行政主体义务在行政法地位中的应然表现、行政主体义务在行政法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行政主体义务与重构行政法体系等方面对行政主体义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行政法属于公务员普法地位的特别规定。公务员在行政法中的地位 ,通过行政法关系体现。公务员在内部和外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完全不同。在外部行政行为中 ,公务员既不是行政主体 ,也不是行政相对人 ,而是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代理人。但是公务员在内部行政法律关系中具有主体地位。根据《行政监察法》有关规定 ,公务员的职务行为需接受行政监察。公务员是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之一 ,但与诉讼主体的主体地位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我国行政主体制度对行政主体的范围规定仍然过于狭窄.确立私人的行政主体法律地位,是完善我国行政主体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路径.私人完成行政任务,行使公共权力,应赋予其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行政机关授予或委托私人行政任务分为私人受托以行使公权力方式完成行政任务和私人受托以私经济方式完成行政任务两类.公权力的行使对公益与相对人权益影响较大,因而赋予私人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应受功能保留、国家担保责任、强制力国家垄断等原则的制约.  相似文献   

13.
传统行政主体理论认为非行政机关只有在法律、法规授权的情况下,才具有行政主体地位的观点有失偏颇。随着现代行政法疆域从国家行政扩展到包含公共行政和社会行政,只要村民委员会履行公共管理职能即应确立其当然的行政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等学校的行政化主要表现为政府对高等学校的行政控制和高等学校内部的行政化管理体制二者之间的相互结合,它是政府干预、市场竞争以及学术共同体缺失等多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要改革高等学校的行政化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放权,也不能片面诉诸以学术权力取代行政权力,而是应当在尊重教育自身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则的前提下,创新体制环境,从调整政府与学校关系、改革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和培育专业自主精神等方面,创建一个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以学术自由为核心,以大学自治为形式,以自我负责和社会控制为保障的体现公共性的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当前实践中行政配置资源的能力仍然过强、政府对学校管理过细。要推进高等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必须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政府对教育事业的宏观管理工作,以大学章程和"契约"手段促进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实现。在现阶段还要加强高等学校的内部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章程制定主体不仅关涉章程制定的形式合法性,也事关章程内容的实质合法性和合理性。当前关于高等学校章程制定主体的研究存在实质性分歧,不利于理论研究的深入,也影响章程建设的实践。章程制定主体的确立,既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也要关照当下我国高等学校章程建设的具体情境,强调可实现性。举办者是法定的高等学校章程的制定主体,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举办者可依法委托有关机构具体实施章程制定权。结合教育部核准公布的国内47所高校章程文本,可见我国高等学校章程建设工作已进入新的阶段,但困境依旧存在。破解之道是:一方面完善作为高等学校章程制定基本法律依据的国家教育法律、部门规章等有关章程制定主体的具体规定。另一方面,政府要转变教育行政职能及实现方式,改革参与高等学校治理的工具手段,综合运用诸如教育立法、行政指导、财政手段等。此外,高等学校也需要提升自律意识,优化内部治理环境,以提升基于章程治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行政主体执法中的习惯性做法形成行政惯例,行政惯例应当具有法源地位。其获得法源地位符合信赖利益保护原则,行政自我拘束原则及缓解成文法局限的要求。构建成立要件是行政惯例制度的基础,成立行政惯例需符合主体适格,有一定地域适用性,主观确信,有反复适用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和精神,符合政策导向等条件。我国适用制度的构建包括明确行政惯例的法源地位及效力位阶,建立案例指导制度和强化行政惯例监督制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在最近的20年特别是近几年,为迎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质量和质量管理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十分关注的问题,大学管理的重点日益集中于保证教学、科研及行政的质量。本文着重介绍德国高等学校质量管理的背景、质量管理的目标,以及大学科研、教学及行政质量管理的理念和做法,这对提高我国高等学校质量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社会,教育行政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教育行政成为国家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证明,教育行政在国家行政中的地位及其功能的发挥,主要受国家经济体制、政府职能的变化和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所影响。因此,对教育行政功能进行正确的定位至关重要。笔者认为,教育行政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20.
从大学生欠费现象看高等学校的民事法律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欠费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发展。只有确立公立高等学校的民事法律地位,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欠费问题,切实保护公立高等学校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