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对军事战略进行了调整,使国际形势发生了新变化,因此,认真分析和研究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及其新特点,对把握世界军事的特点,尤其是对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重大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9·11”事件后,美国军事国际战略的调整出现一些新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建立国际反恐联盟,世界和地区力量出现局部重组。“9·11”事件发生后,迫于反恐的实际需要,美国进行了政策调整,即主动修复与其它国家的关系,争取欧盟、日本等盟国的支持,改善同中俄的关系,承认打击恐怖分子也是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跌宕起伏、风云变幻,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难以预测的和不稳定的因素明显增多。在美国发生的“9·11”事件震惊全球,国际局势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新特点,美国安全战略进行调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地区安全形势出现变数,世界经济形势趋于严峻。但从总体上看,世界的大格局和大趋势并未改变。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的主  相似文献   

3.
1998年上半年,国际上大事不断,东南亚金融危机余震频频,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印巴核试验,阿尔法磁谱仪升空等等接踵而来。各种力量的分化与整合,矛盾与冲突,牵动着变幻莫测的世界风云。一、大国外交异常活跃在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各大国进一步调整外交战略,致中于理顺相互关系,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借重,合纵连横,异常活跃。大国首脑出访频繁。新年伊始,美国总统克林顿出访拉美诸国,以巩固其“后院”。3月22日至4月2日,克林顿又率800人之众,访问非洲5国,长达12天,这在美非历史上还是第一…  相似文献   

4.
俞邃 《新视野》2003,(1):75-78
“9.11”事件影响深远,许多矛盾发生转化,观察国际形势不能总是“以不变应万变”,一系列认识问题需要澄清。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恐怖主义与反恐斗争矛盾上升,美国单边主义不断强化,地区热点此起彼伏,大国关系继续调整,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增多。各国人民为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和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既要反恐又要反霸,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王秋波 《理论学刊》2007,1(5):55-5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系统工程。本文试图将经济利益关系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放在构建“和谐山东”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既分析经济利益关系的新变化,又研究由其引发的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既将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作为分析的重点,又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延伸;既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又注重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9·11”事件以来,世界政治发生了重大的范式转变,标志着“冷战后”时代的结束。在新的国际环境下,中、美、俄、日之间的关系给东亚地区注入了新的世界政治因素,东亚局势进而显得更为复杂。中国需要积极应对世界与地区政治新变局的挑战,妥善处理与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美两国结成特殊紧密的关系.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日美两国力量的消长,日美关系多次调整,特别是"9·11"事件以后,日本追随美国向海外派兵,一方面利用美国的全球战略达到日本实现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目的,另一方面强化美日关系.日本强化美日关系的原因包括美国对于日本异乎寻常的重要性、美国是最受日本人喜欢的国家、美国在经济上处于明显的优势、以及日美关系不同于英美关系等.  相似文献   

8.
保险社会经济效益与保险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关系,既不是单一的矛盾关系,也不是单一的统一关系,而是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即它们之间既相互依赖,不可分割,又相互对立,相互排斥,正是这种矛盾统一的关系使保险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大国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即大国关系始终处于变动和调整之中,总体上朝着和平与合作的方向发展,但相互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今后,大国关系发展将受到世界潮流、力量对比的变化、国家战略的调整、重大事件的爆发以及意识形态的分歧等因素的影响,但相互依存、互利共赢仍是大国关系发展的主导方向,多边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是大国关系发展的重要途径,矛盾与冲突是大国关系发展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向洋 《新湘评论》2002,(1):20-21
新世纪初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国际形势跌宕起伏,错综复杂。美国“9·11”事件对国际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国际关系大分化、大国安全战略大调整、世界局势大动荡。但从总体上看,国际格局和形势发展的基本趋势并未因“9·11”事件而改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相似文献   

11.
"9·11"恐怖袭击事件后,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均根据各自国家的实际情况和根本利益的需要调整了对外政策,其中,俄罗斯对美政策的调整及俄美关系的变化尤为明显、重大,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2.
大国间形成了“大战要避免、和平需维持”的共识记者:一年前,美国发生了9·11事件。恐怖主义已成为对人类安全的重大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大国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什么新特点?钱其琛: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一直在讨论冷战后的主要敌人在哪里的问题。9·11事件之后,这个问题明朗了。敌人不是远在天边,而是在家门口,甚至就在萧墙之内。这就引起人们安全观念的变化。拥有强大的武力,可以应付高科技战争的国家,并不能防止恐怖分子运用  相似文献   

13.
试论当代中国文化的供求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供求关系指文化供给与需求这两方面既相互矛盾,又相互协调的矛盾运动。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中存在着地域性文化供求不平衡和层次性文化供求不平衡的矛盾。因此必须运用文化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手段,调整文化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14.
人们都说,“9·11”事件改变了美国,美国反过来又改变了世界,至少在中东是这样的。5年来,美国明显将中东锁定为反恐主战场。按照美国的想法,要想根除中东恐怖主义,就必须将反恐战争和“民主改造”融为一炉,毕其功于一役。然而,5年过去了,美国的中东政策却因四处碰壁而处在“变还是不变”的战略迷茫之中。“9·11”事件后,美国的中东政策发生了颠覆性转变,即由过去强调现实利益和地区均衡的现实主义政策,转为推行一种具有强烈理想主义色彩的霸权战略。这项战略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在大中东地区发动“反恐战争”,意在“先发制人”地消灭可能…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关系的调整,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变化,其中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比较突出”。这一论断中强调的利益矛盾,抓住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核心内容,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利益矛盾指明了方向。我国是农业大国,正确分析和处理农村的利益矛盾,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也谈“高饶事件”的社会历史背景与揭露处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务院与国家计划委员会平级”的判断既于法无据又不符合事实,故不能认定其为“高饶事件”出现的“体制上的空间”。同时,不应忽略“高饶事件”背后“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背景”。高、饶问题暴露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确实采取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看,“高饶事件”的某些后续影响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7.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驾机袭击了美国经济、军事标志性的建筑———世贸中心大厦,造成3000多人死亡。这是美国建国以来发生在本土的最为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件。突如其来的“9·11”事件给新世纪初的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造成了猛烈冲击和深远影响。从此,反恐防恐便成为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1,(20):21-21
9月1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美国总统奥巴马在“9‘11”纪念音乐会上讲话。奥巴马表示,自“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前总统小布什发动的两场反恐战争代价巨大,并称“战争并不光荣”,美国的强大并不是用驻军来衡量的。奥巴马说,“9·11”事件后,200万美国人参与了战争,但他们中很多人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即便是平安回来的人,也长久留下了心灵创伤和对逝去战友的黑色记忆。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层矛盾的状态。其中一个矛盾就是“公”和“私”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现实里几乎达到了一个异常尖锐和时有爆发冲突的地步。其核心还是一个如何理解“公”和“私”以及“利”与“益”的概念、范畴和内涵的问题。经过研究得出四个结论:一是“公”和“私”是一对既相互矛盾又互相依存还相互运动的范畴,二是“力”和“利”是一对内涵、方向和程度不同甚至对立与互换的范畴,三是人类社会发展是“公共领域”与“私个权利”两极连续摆动的结果,四是政府要为治理“公共领域”及其资源做出新制度的设想、设计和设施。其结论是,“公共”和“私个”的问题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但更是未来的。问题是,只有把它们彻底认识了,才能最终科学地把握它们。  相似文献   

20.
1993年,克林顿政府大幅度调整了对外政策和大国关系。美国对欧、日、俄、中的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西西矛盾也开始出现了若干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对此我们应给以足够的重视。一、美与欧、日关系的调整冷战结束后,原两极格局掩盖的各种矛盾一一凸现,西西矛盾亦趋于上升。如何调整与欧洲、日本的关系以建立美国继续领导的“世界新秩序”,是美冷战后战略调整的首要任务。1993年,由于克林顿上半年和下半年采取的对外政策和策略迥然不同,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