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兰英 《党史天地》2006,(11):28-31
1978年8月2日深夜,一辆黑色轿车静静地驶出了联邦德国海德堡骨科大学医院,车窗被遮盖得严严实实。坐在车里的是时任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的夫人郝治平。郝治平此次是陪丈夫来治疗在“文革”中不幸致残的左腿的。现在,郝治平的心情格外好,上午的手术非常成功,想到丈夫今后将不再依靠轮椅就能去视察高山哨所,不用拄拐杖就能去边疆海防检查工作时,她仿佛又看到了丈夫那矫健、伟岸的身躯活跃在工作岗位上。郝治平不由得笑出声来。  相似文献   

2.
说起罗瑞卿与郝治平,很多读者都已知道。文化大革命刚开始的时候,罗瑞卿被林彪一伙突然袭击,撤职查办,继而又与彭真、陆定一、杨尚昆一起被诬为“彭、罗、陆、杨反革命集团”。在罗瑞卿蒙冤跳楼自杀未遂之后,郝治平即与丈夫一起患难与共,相依为命,奏响了一曲可歌可泣的生死恋歌。 拱平:无尽思念只能永埋心底 在与郝治平结婚之前,罗瑞卿还曾有过一次婚姻,则不大为人所知。  相似文献   

3.
郝治平忽然接到 一封信封上无字的信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人类解放,祖国的命运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 …… 30年代末40年初的时候,这歌声不时地回荡在延水河畔。在被誉为中国革命圣地延安的抗大平来到肖彬的住处,见到肖彬的爱人后,3个人便天南海北地聊了起来。一会儿门开了,一个军人走了进来,身材高大魁梧,很有军人的气质。郝治平一眼就认出,这位高个子军人是原抗大副校长、时任八路军政治部主任的罗瑞卿同志。起立,敬礼,郝治平见到了首长好不紧张。罗瑞卿打量着郝治平并未说什么,他与肖彬说了几句话就告辞了。当时郝治平并没多想,她当然不知道,这次“邂逅”  相似文献   

4.
罗瑞卿大将,虽然离开我们已经15个春秋了,但他当年教我练射击的往事,仍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那是1977年夏天的事,罗瑞卿是在“文革”中受到“四人帮”严重迫害后刚刚获得自由,他在夫人郝治平陪同下,来到南京,下榻于风景秀丽的东郊中山陵11号(时为南京军区华东饭店第四招待所).一天傍晚,警卫班里的同志到礼堂执勤去了,我和另外一名同志在“家”留守.我见离天黑还早,就捡来一块砖头,用根带子捆好,吊在手枪上练起瞄准来了.刚巧遇到郝治平同志推着罗瑞卿同志坐着的轮椅山北向南漫步.他们在我身边停了下来,顿时,我的心“怦怦”直跳.罗瑞卿同志笑着对我说:“小鬼啰!你  相似文献   

5.
默数九十九     
星期天丈夫陪妻子逛商店,一路上,妻子有说有笑,兴致勃勃。正当妻子一遍又一遍地在商店里试穿衣服时,丈夫身上的呼机响了:他低头一看,呼机上清楚地显示着:“饭做好了,快来我家。柳小姐。”柳小姐是何许人?丈夫怎么也记不起来。正当丈夫纳闷的时候,妻子过来了:“谁在呼你啊?”见丈夫神色迟疑,妻子夺过呼机,顿时脸色大变,她气愤地冷笑着说:“好啊,柳小姐请你去吃饭,你快去吧!”“天晓得是哪个柳小姐,”丈夫赶忙解释。“只怕是你心中有鬼吧!”妻子眼睛瞪得大大的。“我能有什么鬼!”丈夫有点生气了。  相似文献   

6.
1974年秋天,郝治平陪同罗瑞卿到福建医治腿疾。次年4月初,郝治平因故回了一趟北京。就在这样短暂的分开之际,罗瑞卿写了总题为《忆往事书赠治平》的组诗,表现了夫妻二人历久弥坚的不渝真情。 延安相识未知心,太行始得互恋情。 艰苦备尝开颜笑,生死与共爱更深。 罗瑞卿,四川南充人,1929年加入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李维娜 《党建文汇》2006,(11):24-24
“那天同去的我家吉薰有没有什么消息?”不久前,在江西省瑞金市叶坪光荣院,一位112岁、双目失明的老人,听说我们是“从上面来的”,就禁不住向我们打听她丈夫的下落。这位老人叫陈发姑,70多年前,她的丈夫参加红军北上抗日去了;70多年后,她还在等待着他的消息。  相似文献   

8.
妻廉夫祸少     
《党建》2000,(5)
随着一个个贪官被揭露出来,人们屡屡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在多数贪官背后都有一个“贪内助”。她们或在丈夫枕边吹贪风;或开“夫卖权妻收钱”的夫妻店;或打着丈夫的招牌公开索要…… 妻谦夫祸少。从一个家庭的角度来者,对丈夫最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莫过于妻子。妻子是丈夫廉政的一道重要防线。当然,丈夫走犯罪道路,主要原因在其自身。但“贪内助”在背后的推动力,是不容忽视的。有些肮脏的交易往往是在家里进行的,一些行贿者在丈夫那里走不通,就常常去走“夫人路线”。据报载:原某市委书记的夫人直接或参与受贿35次:原某市委统战部…  相似文献   

9.
<正>7月3日下午8点,魏萍和往常一样忙完厂里的活刚下班,就去帮助同事王美芳的丈夫干地里的农活。这样无偿地帮助王美芳家干农活,魏萍已经坚持十多年了。魏萍和王美芳都是农五师八十七团种子加工厂的工人,俩人平时像亲姊妹一样相互帮助。魏萍的丈夫是该团三连的一名农工,承包50亩土地。农忙时节地里的农活多,王美芳就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帮助丈夫干活,魏萍也跟着一同去帮忙。  相似文献   

10.
陈黎 《党员文摘》2007,(4):40-40
她是一位警察的妻子.快要临产了。她拉住正准备出门执行任务的丈夫,说:“你今天陪我去医院做最后一次检查吧。别人检查都有丈夫陪着去.而我每次都是一个人。弄得旁人都怪怪地看着我。再说,我大着肚子一人去医院实在行动不便。你不知道。我每次挤公交车时多想有你在身边扶我一把.拿药时有你去排队,检查时有你扶进扶出……”她这么说着的时候。泪水已经在丈夫眼眶里打转了。  相似文献   

11.
赌博,导演了一幕幕人间悲剧 夏日的一个早晨,天刚蒙蒙亮。A市某工厂宿舍楼下传来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女人哭声,人们纷纷围拢上去,待弄清事情经过后,大伙又纷纷指责起那个哭喊的女人来…… 原来,那个女人姓严,是个好赌之徒。昨天晚上,严某的丈夫吃完饭就去跳舞了,严某便带着6岁的女儿娜娜上8楼“麻友”  相似文献   

12.
承包户爱她们,是因为她们泼辣能干。星星还在眨吧着眼睛,农二师二十九团八连的广播喇叭就响了。李巧妹一看表,已经6点了。她听见隔壁房间和她一道来的10个老乡起床、洗漱的声音。忙推醒身边的丈夫。“啷个搞的吗?才睡了5小时动天就亮了。”丈夫揉揉眼嘟嚷着,“胯跨痛,腰杆也痛,  相似文献   

13.
茶旅馆新开张 那是在抗战时期,位于陪都重庆下半城二牌坊处的“成泰旅店”,因遭遇种种困难,濒于歇业,正在老板娘陈大嫂一筹莫展之时,她那嫁到涪陵去的女儿陈永志回来了,陈永志是不堪丈夫施博渊的虐待逃回娘家来的。 这时,因日机轰炸,“成泰旅  相似文献   

14.
画中有话     
正为爱坚守,相依相伴。3月24日,扬州一对金婚夫妇的故事登上了央视国际频道。因为50年前的一场意外,丈夫戴学仁双目失明。戴学仁不会读盲文,这让爱阅读的他很是苦闷。为了满足丈夫的心愿,文化程度不高的魏树华去新华书店买了字典,开始为丈夫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就这样,两人携手走过了50年,魏树华也为丈夫当了50年的朗读者。两位老  相似文献   

15.
罗瑞卿,一位身经百战、赫赫有名的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他与夫人郝治平的爱情和家庭生活经历了许多欢乐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子女求学谁解其中味“妈妈,我要上学”。“妈妈,我自己去挣钱上学行不行?”每每听到13岁的女儿用近乎哭泣的口气跟自己商量上学的事时,40岁的农民工王合妹都会泪流满面。“我实在是无任何能力支持孩子继续上学了,我没有能力交纳那近千元的跨地区借读费呀?”抹着眼泪,王合妹一脸的无奈。2001年,王合妹听说许多在外打工的老乡都发了家,她便动员丈夫和她一起来到了博乐。在外打工,虽然苦点、累点,但能吃苦的王合妹很快就和丈夫有了一点积蓄。2002年新年过后,王合妹便将自己的女儿郑玲玲从四川老家接了过来,准备在市内上学。可上天却跟她…  相似文献   

17.
宛诗平 《党课》2014,(10):75-76
人在铜镜还没发明之前就已经认识自己了。《吕氏春秋》记载,战国时有个叫列精子高的士人,有一次衣冠楚楚地去见国王,侍者奉承他“公娇且丽”,他不自信:“窥于井,粲然恶丈夫之状也!”  相似文献   

18.
认识自己     
王尧 《前线》1993,(16)
人认识自己应该不难。两三岁孩子也能迅速从一群人的照片中找出自己那个小面孔。这无疑是镜子的功劳。人在甚至连铜镜还没发明之前就已经认识自己了。战国时有个叫列精于高的士人,有一次衣冠楚楚去见国王,侍者奉承他“公姣且丽”,他不自信,“窥于井,粲然恶丈夫之状也!”从“窥于井”到铜镜再到玻璃水银镜,人们认识自己的手段日益进步,但是却日益不能认识自己的真  相似文献   

19.
“我们回去吧!”王传定拽住巫山县人民医院的大门,不肯进去。 “快进去啊!”丈夫伸手来拉。 王传定蹲下身,开始哽咽:“这点钱花了,吃饭啷个办?”尿毒症就像魔鬼,吞噬了她家所有的财物——借遍所有亲朋,连房子也卖了。“再想办法呗。”丈夫挤出笑脸。  相似文献   

20.
李可 《党建文汇》2002,(14):6-6
1943年9月,我出生在黄花塘新四军军部医院。父亲匆匆赶到医院看望母亲,安慰了母亲几句,就匆匆而去,这可引起了奥地利医生罗生特的不满,他生气地说:“一个丈夫,一个父亲,怎么可以这样没有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