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质疑的力量     
放眼当下,可谓质疑时代。君不见:成都大学生村官车娅婷被殴致死,在人们的质疑声中,真相逐渐明朗:宜宾县国税局白花分局原局长卢玉敏在网络舆论不断质疑之下,终究受到法律的严惩:“周老虎”在质疑声中,最终还原成了“纸老虎”;余秋雨的“捐赠门”也在质疑中水落石出……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08,(1):53-53
林蔚在2007年第50期《瞭望》上撰文指出:这几天。围绕“嫦娥首幅月面图像”。网上吵得沸沸扬扬。近来好像进入了一个“质疑季”,从官员的“微观”言行到政府的“宏观”政策,从“华南虎”到“三峡大坝”……网民提出的各种质疑越来越多了。尽管太多的怀疑对社会心理确有负面影响,但必须看到,对于曾经盲从权威的中国人来说,现在开始有了质疑精神,这是一种了不起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对于教科书沿用列宁的物质定义不少人提出质疑。这些质疑不少是在误解或曲解列宁物质定义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从“能为意识所反映”与“离开意识而独立”相矛盾、科学假说等的客观存在性问题意识与意识的内容关系问题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4.
“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各类人员也必须考试合格,才能持证上岗”的消息发布后,一些人质疑说:一张上岗证,会不会成为文化艺术人才成长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抗日根据地究竟有多少个?或者说党领导的解放区究竟有多少个?多年来,史学界流行的说法是19个。笔者经过查阅有关史料,认为19个的说法不准确,为此提出质疑。在提出质疑之前,要首先弄清一个问题,即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是一个概念还是两个概念。查中共有关文件,大体上自抗战全面爆发到1945年初,均采用“抗日根据地”的提法,此后,采用“解放区”的提法。例如,1940年3月6日,毛泽东为中央起草的对党内指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1942年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  相似文献   

6.
视野     
《党的建设》2021,(3):64-64
据半月谈网日前刊登的文章说,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决议再次强调“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新型举国体制”是昔日举国体制的简单复制吗?  相似文献   

7.
石嘉 《求贤》2012,(2):52-52
近年来.媒体上不时可见群众对政府部门决策质疑、对单位做法责问、对某些领导行为失范的质询。这无疑是好事,至少表明政治民主的扩大与网络信息的畅通。然而,如何认识与对待群众的质疑.也给政府部门提出一个如何取信于民、赢得公信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在思想政治课中有些观点会引起学生质疑。对此,不同的教师,其应对的态度也不同:有些教师采用的方法是避而不谈,或是强行压制,更有甚,课堂上是一种说法,课堂之外又是另一种说法;还有一种,就是积极地面对学生质疑,在肯定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探索的精神的同时,以自己的博学和精当的解释化解学生的疑惑。  相似文献   

9.
1998年2月,一位经济学家提出,应当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写进宪法。对此,笔者曾撰文提出质疑(见《内部文稿》1998年第13期)。兹再对他又一种修改宪法意见提出质疑,即非公有制经济是否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这位经济学家认为,宪法中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已经  相似文献   

10.
“贪官大多出身苦”被作为一个特点提出来,最先于去年7月25日《检察日报》署名周建达的文章《贪官的八大特点》,随后又被作者兰帆几乎全文引用并刊登在《青年参考报》上,再后兰帆的这篇文章被《政工研究文摘》2000年第五期摘录。此语先后被三家报刊(笔者所看到的)刊登,可见其影响力和影响面。笔者认为,“贪官大多出身苦”作为贪官的一大特点,不仅提法很不妥当,而且可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对“贪官大多出身苦”提出质疑,目的在于澄清是非,正本清源。为郑重起见,现将周建达《贪》文中对这一特点的文字原文抄录:“六是贪官大…  相似文献   

11.
邹广文  夏莹 《理论学刊》2004,2(4):49-52
本文通过对伦理与道德的词源学考察提出了“消费”与“伦理”的结合所可能存在的词语矛盾。尽管现代消费社会通过对消费的重新阐释消解了消费伦理的矛盾性,并从道德的正当性与经济的合理性两个方面设定了消费伦理存在的可能性,但在实践中消费伦理却并没有获得充分的现实性。本文通过对消费伦理存在的现实性的三种质疑,试图以否定的方式来完善消费伦理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全国书刊、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有关东北抗日将领李红光生平的署名文章已达几十种,近百篇。但这些文章中有两个问题应予质疑。一、关于参加农民暴动和组织“打狗队”的时间问题历来文章中都认为:盘石县蛤蟆河子一带“四三”、“五  相似文献   

13.
姬建民 《党课》2012,(3):109-109
一段时间以来,不时可见百姓对政府决策质疑、对部门单位做法责问、对一些领导行径失范的质询。这无疑是好事,至少表明政治民主的扩大与网络信息的畅通,确实给百姓提供了对政府部门品头论足的机会与平台。因而,如何认识与对待百姓的质疑。就成了政府部门必须直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尽管金牌成绩“悬湖压顶”,但刘鹏仍最终对竞走名将孙英杰做出“终身禁赛”的决定,足见铁腕一面,然而,当面对施行了50多年的体育举国体制,刘鹏却变成了一个温和的改良派,既铁腕又温和,谨慎腾挪之中,中国体育的特殊之处展现无遗。  相似文献   

15.
因果关系的“直接性观点”质疑牛存慧我国刑法学界有同志提出:在分析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解决刑事责任问题时"要掌握因果关系的直接性"。持此观点的同志认为,只有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才是刑法研究的原因,而产生结果的间接原因,则是刑法上所研究的条件。本人对此种提法...  相似文献   

16.
近来,围绕中日关系问题出现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观点。这些观点以所谓“对日关系新思维”自居,并试图以此“为中日关系求解”。其主要观点是: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就随他去,叫喊多了,没有什么效果;日本的富强是亚洲的骄傲;日本要成为政治和军事大国是正常的诉求,我们不必大惊小怪;向赵薇泼粪等事伴表明,中国存在着“极端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等等。对于上述观点,大有可质疑之处。  相似文献   

17.
谈镇  陈冬梅 《唯实》2003,(10):17-20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 980年至 2 0 0 2年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实施卓有成效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中国经济年均增长 9.3%。然而 ,跨入新世纪后 ,越来越多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就像患了流行性病症一样 ,接连对中国经济增长数据进行质疑。本文在全面指出“质疑”方法和证据错误的基础上 ,讲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故事 ,并给出了下一步促进持续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若山 《唯实》2004,(8):191-191
职颖法第一个预测出太阳系第十颗行星的存在,并且准确地计算出它的轨道半径,现在成了大报小报非常热闹的新闻。为了颂扬他的杰出成就,有的报纸称其为“农民天文学家”,有的报纸干脆就说“农民推断出太阳系第十大行星”。手头有一张今年4月26日的《金陵晚报》,做的就是这样的标题。我猜编辑的本意,一方面固然因为是转载稿件,人家怎么写的,就得怎么转;另一方面,恐怕也不排斥为职颖法鸣不平的成分。一个人有着这样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生前怎么就连个“小职员”也没有混上?这有关单位的“门”,到底为什么关得这么紧?当今的“天文学家”多矣。如果统计一下,在这种部门吃饭的人恐怕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他们之中,有几个人预测出太阳系存在第十颗行星?他们却都不是“农民”。只有职颖法是个“农民”,恰恰做出了这样的贡献。这岂不既是替“农民”争光,更是替“农民”鸣不平?  相似文献   

19.
时隔20年,从北京到广州,亚运回到中国,众媒体少不了对它“轮番轰炸”。然在诸多议题中,贵刊另辟蹊径,在“举国体制”的大背景下探讨广州的官民互动,关照民生,倾听民情,表达民意,这实在是让人意外的惊喜。不过,从近几期的卷首语来看,为弱者鼓与呼,为“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姜洁 《党建文汇》2006,(8):11-11
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对取消“农民工”身份表示质疑,呼吁正确评价“农民工”作用,结合中国国情,“农民工”身份应该长期保留:李君如认为,现在我们的城市不可能、也没有条件给予“农民工”市民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