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悦读书讯     
<正>我在融洽而优裕的环境里生长,全不知世事。可是我很严肃认真地考虑自己“该”学什么。所谓“该”,指最有益于人,而我自己就不是白活了一辈子。我知道这个“该”是很夸大的,所以羞于解释。父亲说,没有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我却不放心。只问自己的喜爱,对吗?我喜欢文学,就学文学?爱读小说,就学小说?父亲说,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杨绛《将饮茶》  相似文献   

2.
上帝想改变一个乞丐的命运就化作一个老翁前来点化他,他问乞丐:“假如我给你1000元钱,你如何用它?”乞丐回答说:“这太好了,我就可以买一部手机呀!”上帝不解,问他为什么。“我可以用手机同城市的各个地区联系,哪里人多我就可以到哪里去乞讨。”乞丐回答说。上帝很失望,又问:“假如我给你10万元钱呢?”乞丐说:“那我可以买一部车。这样我以后再去乞讨就方便了,再远的地方也可以很快赶到。”上帝很悲哀,这次他狠心说:“假如我给1000万元呢?”乞丐听罢,眼里闪着光亮说:“太好了,我可以把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区买下来。”上帝挺高兴。这时乞丐突然补充了一句:“到那时,我可以把领地里的其他乞丐全部撵走,不让他们抢我的饭碗。”  相似文献   

3.
党代表资格在哪种情况下会被终止? 问:我是一名懋层党代表,我想问一下党代表的资格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被终止?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问我,我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毛主席接见中央商业干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照片。  相似文献   

5.
《党史文苑》2014,(5):38-38
我觉得“理想”是人生最有价值、最富于吸引力的东西,“理想”是我们生活的原动力,什么东西能使我们作苦斗的挣扎?什么东西能使我们极富于韧性的拼命?什么东西能使我们快乐地、毫不灰心地生活在不能算是人的生活的深渊中?我说就是“理想”!亲爱的,您以为是不是?您说过去许多年都被您浪费了,到今天您才认真地学习,认真地奋斗,这是很真实的自白,我很高兴呀,由此足证您已踏上光明的途程,祝贺吧,我们遥远地互相祝贺吧!  相似文献   

6.
焚书指南     
马伯庸 《廉政瞭望》2012,(14):68-68
在《后天》那部电影里,有一个特别值得玩味的桥段:一群人为了躲避严寒,钻进了纽约的市立图书馆。他们为了取暖,不得不把书拿出来烧掉,但对于先烧什么书而争执不下,最后所有人一致同意,先烧税法!在寒冷的早春北京,我想,假如——仅仅只是假如——北京也遭遇了一场千年不遇的严寒。一些市民拥入首都图书馆,也同样需耍烧书取暖时,他们会如何抉择?  相似文献   

7.
《党建》2012,(5):48-48
《民情观察员》栏目编辑同志:我去年大学毕业在北京参加工作后,就一直被住房问题所困扰。最近听说北京市建成大批公共租赁住房,并已出台有关政策。这对我们来说是件大好事。请问申请人需要符合什么条件?应如何申请?  相似文献   

8.
周国平 《党课》2014,(2):126-127
如果我是一个从前的哲人,来到今天的世界,我会最怀念什么?一定是这六个字:善良,丰富,高贵。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0,(4):116-118
1.你最惊讶的事情是什么? 到了西方,刚结识的外国同事、朋友或老师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到了我们国家,最令你震惊和奇怪的事情是什么?”如果我们要以诚实的态良去回答这个问题的话,那答案应该是:这里的一切和我的想象差不多。  相似文献   

10.
轩遄 《新湘评论》2008,(3):58-60
一个人来到一个新地方,最先也最容易抓住他感性触角的是什么呢?我说。是那些顶天立地的建筑。  相似文献   

11.
轩遄 《学习导报》2008,(3):58-60
一个人来到一个新地方,最先也最容易抓住他感性触角的是什么呢?我说。是那些顶天立地的建筑。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2,(7):63-64
我是一名最基层的党代表,在参加县委召开的党代表大会时,看到大会秘书长台上台下很忙。请问,大会秘书长是怎样产生的。其职责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08,(8):61-61
我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最近被支部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支部书记找我谈话,要我严格要求自己,定期向支部提交思想汇报,而且要我配合支部做好我的政审工作。我想问,现在发展党员还需要政审吗,政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在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在争执或辨护时大言不惭地说:“我是平民百姓,我什么也不怕。”一个人真的就什么都不怕吗?未必。如果这个人还未完全丧失良心和人性,如果他还未达到丧心病狂的地步,他对自己的名声和性命还在乎,那么,他就一定有所“怕”。事实上,每个人不管他是什么身份,官也罢,民也罢,他都只是社会中的一员,都不能离开社会而孤立地存在,必须受到法律、制度的约束,以及道德监督。假如什么都不怕、不在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其结局自然是不仅要遭到舆论的强烈遣责,严重者还会因违法违纪,受到处罚和法律制裁。其实,一…  相似文献   

15.
老屋     
长久以来总被一种久远的情结所困扰。灵魂深处固执地拷问着一个问题.老屋是什么?老屋里我们留下了什么?老屋又带给了我们什么?每每梦到久违的老屋.那不起眼的老屋像一位慈祥憨厚的老人,永远不嫌弃我.总打开那扇斑斑驳驳的门接纳我。老土炕的烟味、门外草垛的香味、山药蛋的焦味撒满梦中的笑靥……于是我被一屋温暖的柔情和怀旧的思绪紧紧包围……梦中的老屋还是那个样子,历经岁月的风吹雨打之后.依然容颜来改,旧貌未变,一如当初的风姿,固守着那片梦开始的黑土地。  相似文献   

16.
前几天,我去医院输液时,听到邻床两位老人的对话。 大爷问大妈:“你是建国前参加工作还是建国后参加工作的?” 大妈回答:“什么建国前建国后的,有什么区别?” “这不是要涨工资吗?要是建国后,差别就大了。”大爷说。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07,(7):66-66
我是一名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党员,被分配到一地方党委做秘书工作,想请教党委秘书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5月13日,星期日,周末的省博物馆热闹非凡,一个个身着漂亮衣服的中小学生牵着父母的手,欢快地来到博物馆观看展览。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四川小记者”手拿纸笔认真地记录着眼前的景象……是什么吸引了如此多观众的到来?原来,在这里,正在举行一场由文化部、省政府主办的《再生——国际摄影师看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摄影展。  相似文献   

19.
许家祥 《奋斗》2009,(9):26-26
1962年我从济南军区转业到大庆油田。我在部队就是司机,所以来时就被分到了运输队。1962年4月成立运输13车队时,又到了13车队。13车队成立以后我们就开展了百人百车大会战,整个萨尔图地区,灯火辉煌,钻机轰轰。那时最愁的是什么呢?就是有东西拉不到生产现场。会战那么紧张,需要大批的物资,但是运力不够,拉不出去。  相似文献   

20.
严婷  谭岷江 《当代党员》2010,(12):68-70
“父母令你最感动的事是什么?”“没有。我只看过一次他们的照片,后来照片丢了,记不清他们的样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