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研究是领导机关的基本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是每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和行动的首要准则。坚持做好调查研究这篇文章,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笔者以为,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应该注意把握好“十二要素”。关于调查研究应有的情感与品格——“情”、“诚”、“神”、“火”  相似文献   

2.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传统,是一项基本的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毛泽东同志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谁不调查研究,就剥夺谁的发言权”。邓小平同志指出,离开了调查研究,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领导。江泽民同志强调:“坚持做好调查研究这篇文章,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并躬行不懈。  相似文献   

3.
陈峰涛 《共产党人》2004,(18):52-52
上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江泽民同志在一篇讲话中也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这篇文章和两个著名论断,使我深刻体会到,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和求真务实的必然途径.也是做好领导工作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选拔人才、使用人才已经成为领导工作中日益重要的课题。古人讲“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善于用人的人要心甘情愿地处在被用者下面,这就是“不争之德”。领导干部作为用人主体,必须具备这种传统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5.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这一制度贯彻执行得如何,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关系到这次“三讲”教育的质量,进而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在“三讲”教育中,就贯彻和实践民主集中制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我感到在领导班子中,党委“一把手”既是班子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要讲政治、如何讲政治.几位州委领导结合恩施州实际.从讲政治讲什么、为什么要持之以恒地讲政治、讲政治要把握好四种关系、讲政治应贯彻五点要求等方面讲了自己的学习体会.讲得很好,让我深受启发、深受教育。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把“讲政治”这根弦绷得更紧,意识要更自觉.并落实到行动中去。就此。我讲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天津支部生活》2013,(8):53-53
唐双宁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文风转没转,转得好不好,关键看是否“言之有物”。这个广义的“物”,具体而言就是要体现“十有”。一是言之有己,即有“自己”。领导干部应自己动手写文章,写己所思。二是言之有信,即让人相信。领导讲话写文章,不是随便说说写写,是指导工作的,是影响大众的,这就要求讲话要让人相信。三是言之有情,即带着感情去“言”。只有带着感情去写、去讲,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读者和听众。四是言之有理,即有哲理。“理”就是高度,就是画龙之点“睛”,就是吹糠之见“米”。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09,(5):55-55
杨于泽在3月24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撰文指出:开会本是推动工作的方法,现在却弄得领导不高兴、出席者很痛苦。真可以说怨声栽道了。现在的会议五花八门。但领导讲话总是会议高潮。开会,实际上就是办一个“速成班”,由领导担任主讲教师,统一大家的认识,教你一套工作方法。这其中包含的是一种体制性不信任,“上”担心“下”目标不明、方法不当、不能自负其责。  相似文献   

9.
刘建明 《党课》2013,(18):68-69
据《论语·颜渊》篇中记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里的“政者”是指执掌权力之人,即为政者,官也。这里的“正”,既有公正之意,也有正派之意;既有为官之正,也有为人之正。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要想提高领导水平、彰显领导魅力、提升工作成效、做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就必须做到心正、言正、行正和身正。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3,(18):54-54
党的群众路线讲的是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的根本问题,它是我党安身立命的根本路线。群众路线不仅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和领导观,而且注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尤其需要我们牢记的是,群众路线的根本目的是“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决策的制定是从群众中“来”,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与当代》2006,(7):56-56
石仲泉在6月12日的《解放日报》上撰文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念,并不等于对中国的真实实际能有正确的认识。建国后党犯的错误,无论在经济生活方面还是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都是因为党的决策严重不符合那时中国的真实实际。“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的错误是如此,反右派斗争以后的历次政治运动,直至“文化大革命”所犯的错误,莫不如此。正如毛泽东对调查研究的认识一样,开始是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随后补充道:  相似文献   

12.
秦德君 《廉政瞭望》2010,(13):70-70
领导场上是两种人,一种是“大领导”,一种是“小领导”。这里说的“大”和“小”,并不以职位高低论——有的人职位高,却是小领导,有的人职位低,则是大领导。这主要指人不同的格局气象。  相似文献   

13.
当领导的都脱不了要即席讲话,比如汇报会、座谈会、记者招待会啦,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有人请你发表“重要讲话”,而你又不可能时时都有准备在前、成竹在胸。咋办?只好“随便讲两句”。可是,这“两句”可不能真“随便讲”,讲好了,听众动容,领导树威,下属生钦佩;讲砸了,那可就“丢大了”。所以,即席讲话也好,即兴发言也罢,都要讲的有板、有眼、有根、有据,说的有内容:有重点、有层次、有亮点。咋讲才好呢?不妨按以下“路数”试一试——  相似文献   

14.
刘春明 《发展论坛》2003,(11):62-63
调查研究是做好党的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变工作作风,求真务实,全力推进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调查研究工作做好了,各项工作才有一个扎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开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搞好调查研究,我认为应着重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一、选好题目俗话讲“题好文一半”。题目选得好,问题找得准,即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题目选得不好,抓不住要点或特点,游离于中心工作之外,就不可能引起领导的关注;题目选得太大,不仅会受到调研力量等因素的限制,而且搞不好会成为咬不动、嚼不烂的“夹生饭”。选题,是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三讲”教育期间,云南省永善县乡镇企业局局长因公款吃喝饮酒过量醉死在一家歌舞厅,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事件发生后,一位上级主管单位领导在总结教训时说到,看来“三讲”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笔者认为,只强调教育的长期性是不够的,还必须强调教育的阶段性,抓好对问题的限期整改,只有这样,“三讲”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实效。云南省永善县一边搞“三讲”教育、一边出问题的现象,决不是偶然的,充分暴露了一些单位和领导对待“三讲”教育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态度。有的单位“三讲”教育的指导思想不端正,没有从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郭震海 《党课》2011,(12):66-67
到农村去,和百姓聊天,他们提到自己乡里的领导时说,架子大,有官腔,往往是讲半天话,听不明白一句;和乡里领导谈心,他们似乎也很委屈,说自己很想干出点成绩,但往往事不如愿。百姓不给“面子”。  相似文献   

17.
领导干部有着特殊的身份和地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在无意中营造一种风气、提倡一种追求、引领一种方向,而且职位越高,影响越大,所以,领导千部的爱好不是简单的个人小事,如果“好”之无度,“嗜”之不当。就可能为之所害。  相似文献   

18.
理论宣讲要防止泛泛而谈.讲在“点子”上,就要在“讲什么,不讲什么”上有所取舍。听众都知道的,没必要讲,如讲那叫“重复罗嗦”:听众都懂得的,没必要讲.如讲那叫“谋财害命”:听众都不关注的.没必要讲.如讲那叫“对牛弹琴”。到底“讲什么.不讲什么”、“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呢?主要的、重要的要讲.这叫“讲重点”;听众不懂、似懂非懂的要讲,这叫“讲难点”:  相似文献   

19.
沈舆 《学习月刊》2012,(23):28-29
有人讲.十八大是“微博时代”召开的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网络”、“信息”和“信息化”等关键词在十八大报告中一共出现了24次.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对网络社会管理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这句话道出了“爱好”与“缺口”的关系。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慎待“爱好”,方能让爱好不留“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