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和谐社会这一社会形态,落实在国家制度层面上、落实在宪政层面上,就是人民共和;人民共和是和谐社会的国家制度基础,和谐社会是人民共和的社会形态;邓小平"一国两制"、"各方面都能接受"的观点,充分体现了建设人民共和及其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一国两制"是民族包容性的光辉典范,体现了人民共和及和谐社会的内涵;"一国两制"使一国内四个法域的不同社会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这是人民共和及高度和谐社会的体现;"一国两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其内涵,也是人民共和及和谐社会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一国两制"是人类高度和谐社会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杨永红 《法学评论》2012,(2):120-126
保护责任这一新兴概念的核心是保护人民免遭种族灭绝、种族清洗、战争罪、危害人类罪的涂炭,迄今还只是一个概念,尚不构成一项国际法规则。尽管如此,2011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依据保护责任决定对利比亚实行包括军事行动在内的干预措施。由于保护责任的执行有赖于国家的参与,目前尚未建立保护责任执行机制,因而对于国家的行动特别是军事行动缺乏约束,因而导致多国部队及北约对利比亚采取的军事行动具有很大的任意性,脱离了原本保护人民的色彩,转而推动利比亚的政府更迭,实质上是对利比亚内政的干预。无疑,对利比亚进行的保护责任的实践对现有的国际法规则提出了挑战,因而规制并完善保护责任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吴宁铂 《行政与法》2015,(4):123-129
在利比亚战争中,西方国家开创了以"保护的责任"为理由,通过安理会授权干预以推翻一国合法政权的先例,对国家主权、不干涉内政等国际法基本原则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叙利亚内战从根本上说仍属于一国内部事务,西方国家则试图将"利比亚模式"复制到叙利亚问题上,以强行推动其政权更迭,使得"保护的责任"面临着既要保证在联合国授权下履行对平民的保护义务,同时又不得违背不干涉内政这一联合国体制所确立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分权制衡"这一宪法原则是人类在国家政治领域建设方面的重要成果.分权制衡的理论及其在制度设计上的实践,对于限制政府权力、规范政府行为、保障人民权利、推进民主法治和政治现代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分权制衡的制度表现因各个国家的国情而各有不同,然而这一政治思想本身却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普遍意义,一个国家若想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就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分权制衡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利比亚是非洲一个重要国家,利比亚的仲裁制度有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特点。本文首先介绍了利比亚的历史背景,重点论述了利比亚的仲裁制度,最后简要地介绍了利比亚外国仲裁裁决的执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利比亚局势趋于缓和,有必要对其中的国际法问题进行一次梳理。本文将围绕"国际刑事法院于2011年6月27日向前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等三人签发逮捕令"这一事件,对国际刑事法院启动机制在重大国际问题中的现实影响和作用做一个分析。  相似文献   

7.
张心阳 《政府法制》2012,(15):16-16
一位从利比亚采访归来的女记者谈感受,她说,一个国家,个人的挂像越多,这个国家越危险。在利比亚,无处不悬挂着卡扎菲像,人们一集会就举着他的画像。现如今,这个到处悬挂个人画像的政权,已经消亡了.  相似文献   

8.
(一)在叙述近年来各种学术性国际会议对"和平共处"这一问题的讨论之前,我想先简单地谈一谈"和平共处"的理论根据和其具体发展.社会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原是列宁根据他所发现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底规律提出的.在这个问题上,列宁制订了著名的"一国内建设社会主义"的学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虽然只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但是由于三种情况的存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矛盾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和全世界人民对社会主义的拥护和支持,它可以在资  相似文献   

9.
制宪权理论用"政治决断"解释了"人民"参与构建国家时作出的授权。但在现实中,采用制宪形式构建的政权并不总能获得人民的真实认同。当代立宪主义语境下,无论是构建国家,还是确立政权权威,执政者掌控和行使权力形式上都必须满足人民认同这个正当性标准,人民是根据文化统一行动的;所以,人民的统一认同实质上表达了文化的认同。只有在符合人民文化认同的权力话语基础上,才能构建起真正符合宪政精神的权威。  相似文献   

10.
(66)"人民"只是一个抽象的集合名词?"不过,这也还没有从法理上说清楚作为国家权力的两个主体(人民与人大)的法权关系。事实上,人民作为国家权力的所有者,或'主权在民',只是一个抽象理论原则,人民这个主体也是抽象的整体。'人民'只是一个抽象的集合名词"。(第337页)人民怎么只是一个抽象的整体和抽象的集合名词呢?人民作为一个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不一样的。在我国.它一直表现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推动作用的阶级、阶层、社会和集团,它同人民的敌人是有严明的政治界限的,一直是表示革命队伍的组…  相似文献   

11.
经济、社会变迁与国家重建:改革以来的中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运用波兰尼的"双向运动"理论以及一种国家与社会互相构建的逻辑,分析经济改革以来中国的国家重建及其现在与未来所面临的挑战。论文的主要观点是:从经济改革直到最近的治理转型,中国的国家重建主要是在市场化运动这个单向运动的推动下进行的。然而,进入21世纪后,国家重建不得不在市场化运动和社会自我保护运动这两个方向相反的"双向运动"的张力中展开。这就是挑战之所在。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必须重构国家、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2011年3月19日,法国依据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第1970号决议和第1973号决议,为了保护利比亚的平民和在利比亚强制执行"禁飞区"计划,率先对利比亚进行军事打击。事实上,干预与反干预的斗争从来都是国际关系的一个永恒主题。如果说大国单边干涉行为如今已经为国际社会所诟病,那么,通过国际组织尤其是联合国所开展的国际干预行动已然获得了一定的正当性和合法性。然而,冷战结束以来,西方国家借助联合国名义对外进行的种种所谓"国际干预"已经或将继续证明,这种军事干预在国际关系中并非谋求和平与安全抑或确立地区或国际秩序的良方,相反,在国际关系中通过这种军事干预来实现或达到某种既定的目标已经变得日益困难和复杂,而且其消极影响也愈加明显,所有这些使得我们有必要再次深刻反思国际干预的法律标准问题,因为这既关系到联合国将来的命运和前途,同时也关系到21世纪公正、合理之国际秩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什么样的国家才是理想的国家,这是卢梭全部政治理论的逻辑归宿。其实,早在写给日内瓦国民议会的一篇献词中,卢梭就明确表达了他所向往的理想国家;“在那里主权和人民只能有唯一的共同利益,因之政治结构的一切活动,永远都只是为了共同的幸福。这只有当人民和主权者是同一的时候才能做到。因此,我愿意生活在一个法度适宜的民主政府下。”①在这里,卢梭表达了他的理  相似文献   

14.
人民陪审制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哲玮 《中外法学》2008,(3):433-447
<正>在我国,人民陪审制既是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也是一项一度被写入宪法的宪法原则。2005年5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实施,更是以立法的形式奠定了人民陪审制在国家司法制度中的地位。然而,现实中陪审制的适用状况却令人堪忧,陪审员"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的现象广泛存在,在实质上颠覆了立法者对人民陪审制的设计初衷。即便是《决定》实施之后,这一局面也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这是为什么?人民陪审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其出路又在何方?现有  相似文献   

15.
关于新中国的制宪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各国宪法学者多依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论家西耶斯(Abbe Sieyes)的理论,将国家权力分为制定宪法的权力(Pouvoir Constituant)和由宪法所创立的权力(Pouvoir Constitué)。前者是指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权,这一权力属于人民,它不受任何限制,宪法的制定或修改须经人民一致同意。这一制宪权除由人民行使外,还可委托于人民的临时  相似文献   

16.
郭道晖教授原创性地提出了"社会权力"的新概念,并进行了严密的分析与论证。郭教授的社会权力理论是建立在"权力的逻辑"和"权力的现实"这双重基础之上的。权力多元化和社会化是郭教授社会权力理论的逻辑起点。郭教授的权力多元化与社会化指的是"国家权力不再是统治社会的唯一权力了。与之并存的还有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的社会权力,有凌驾于国家权力之上的、由各国政府组成的国际组织的超国家权力,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国际社会权力。"这是他将权力放到权力的历史发生过程中来观察得出的结论。郭教授认为,原始社会中社会共同体的权力就是一种社会权力,那里的权力是一元的;国家产生以后,国家逐渐成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在郭教授的社会权力理论体系中,社会权力是"同国家权力相对应的概念与社会存在。所谓‘社会权力’,简言之,即社会主体以其所拥有社会资源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力、支配力"。  相似文献   

17.
社会契约视域下的国家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迅 《河北法学》2008,26(3):37-46
社会契约是一种关于国家与社会的存在原理。其基本划分是社会契约与政府契约,其理论旨趣是探究国家何以合法与社会何以可能,其理论形态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变奏。但其基本精神始终不散:国家源于人民的同意,政府基于人民的委托;反过来,政府恪守承诺、保障人权,实现社会正义,这是无可推卸的国家责任,也是国家与政府合法性之实质基础。社会契约虽非历史的,但不减其合法性判准的实践现实性。  相似文献   

18.
源自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陪审制度,在英美等国家充当着"自由的明灯"、"宪法的车轮",而当这一制度被植入我国的现实土壤时,却呈现出一种别样的境遇。本文以人民陪审制度作用的民事领域为视角,剖析了人民陪审制度的实施现状,并以人民陪审制度的价值为刃回击了有关"废除论"的学说,最后从微观与宏观两个方面找寻人民陪审制度改革与完善的出路。  相似文献   

19.
肖雯 《中外法学》1983,(3):82,46
<正> 胡娜事件,完全是在美国政府纵容下,由一小撮反华顽固势力与台特分子勾结,对胡娜进行诱骗和胁迫的结果。这是他们经过长期策划,蓄意制造的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对美国政府这种打着"人道主义","政治庇护"的幌子,干着破坏国际惯例、违反国际比赛东道国道义的"文明"绑架的勾当,理所当然的要激起中国人民和中国法学界的愤慨和谴责。美国政府与台蒋分子导演的这幕政治丑剧,本来是要美化自己,把美国打扮成所谓"自由世界"的"人道主义"国家,丑化社会主义中国是什么对胡娜进行"政治迫害"的"不人道"的国家。其根本目的则是为了掩盖其侵犯中国主权,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但是,结果适得其反,充分暴露了美国现政府及其法律的实质,因而不仅遭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义正辞严的谴责,而且也遭到美国以至世界主持正义的人士的抨击,甚至连美国参议院议长奥尼尔也表示不同意美国政府  相似文献   

20.
国际投资仲裁的商事化与“去商事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蔡从燕 《现代法学》2011,33(1):152-162
近年以来,投资仲裁被认为面临着"正当性危机",这一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投资仲裁被商事化所导致的,这种商事化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国家的公法人法律人格,曲解了投资争端的法律性质。随着一系列争议仲裁裁决的出现,人们开始反思商事化的投资仲裁模式,逐步推动投资仲裁"去商事化"。然而,迄今为止的投资仲裁"去商事化"努力主要是程序性的,只有实体性的"去商事化"才能从根本上纠正投资仲裁存在的严重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