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哲学研究方法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8年第 1版 )感受最深的首先是欧阳康教授在书中阐发的哲学学术见解 :“个性即创造性”。欧阳康教授一直重视和着力探索一条个性化的哲学研究道路 ,这也是他一直强调“以真正哲学的方式研究和发展哲学” (见该书第 1页 )的重要内容之一。作者认为 ,把握哲学未来走向 ,从研究方式的角度看 ,有两个测度 ,一是世界化 ,一是个性化。实现哲学个性化研究的途径是创制符合哲学本性的哲学方法。在欧阳康教授看来 ,(1)哲学研究方式首先是看待哲学的方式 ,实质是如何看哲学的问题 ,即哲学是什么的问题。欧阳…  相似文献   

2.
南京大学哲学系李承贵教授的《通向学术真际之路——中国现代化学术研究方法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是一部阐述自然科学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人文主义研究方法的专著,也是一部梳理20世纪中国学术研究、探讨21世纪学术研究规范的专著。其主要特点有二: 第一,视角独特,持论公允。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与世  相似文献   

3.
法官语言     
劳伦斯·M.索兰著,张清、王芳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10月版该书《译者导读》中介绍说:"索兰教授的这本力作正文共有七章。在第一章中,索兰教授参照了本杰明·卡多佐这位伟大法官的一些著作,也查阅了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的部分著作,藉此希望  相似文献   

4.
约翰·吉本斯著,程朝阳、毛凤凡、秦明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10月版该书《导论:法律与语言》中介绍说:"由于法律中的语言问题以各种纷繁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因此本书各章的划分在某种程度上是随意而为的。第一章到第四章是一种总体上的描述。第一章描述  相似文献   

5.
《法治中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的重要论述》一书较为全面地开放出"法治中国"命题的问题域,且更新了法理学教材体系中对"法治论"部分的理论认识,是中国发展中法治的共时态学科回应之显现。从教材编撰的角度审视,该书具有典范意义,即沟通了法理学教学所必须直面的理论场域和实践场域这两个"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     
<正>【编者按】:2015年前后,在於兴中教授的引介下,国内开始有了一定的关于法律地理学(法律与空间)的研究。《北大法律评论》编辑部2018年底组织的"法律与法学中的‘时间’与‘空间’"小型学术研讨会大概是近40年来国内第一次有针对性地讨论这一议题;而主题为"法律、城市与地理"的法律和社会科学2019年会及第七届青年比较法论坛(2019)上的"法律与空间"圆桌讨论则是对此的进一步研讨。在著作方面,国内学者朱垭梁的《法律的空间意象性》(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喻中的《法律地理学》(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这两本最为系统。而由国内法学期刊以专题形式刊发这一主题的文章,《西部法学评论》大概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社会实践影响与学术理论创新两个角度对何成学研究员所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一书进行了评介。认为该书有三大社会现实意义与三大闪光之处。  相似文献   

8.
马小红教授为该书所撰《序》中介绍:“这本著作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历史学研究的基础上,从法学的角度对中国古代的驿站作了解读,这是一个新的视角。对驿站有关法律制度资料的分类、分析本身在学术上就有着一定的创新意义。二是,文中专立章节对驿站古制的现代意义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9.
姜世波教授与王彬博士合著的《习惯规则的形成机制及查明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一书,对习惯规则的两个重要问题——习惯规则的形成机制和习惯规则的司法查明——做出了较为系统的探索。该书不同于其他法学著作的思辨式研究,而是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诠释习惯法运用的查明场域及其方式,让读者领略基层司法真实的裁判方法及其调解艺术。该书的实证研究让读者的目光从"纸面上的法"转向"行动中的法",唤起了转型社会法治秩序的"民间记忆",促使法  相似文献   

10.
《绑架犯罪案件侦查与处置要略》一书是群众出版社推出的《当代刑事案件类案侦查要略丛书》中的一部。该书作者是这部丛书的主编郝宏奎教授。这部著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又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它的学术价值体现在,这是我国侦查学术领域中第一部系统论述绑架犯罪侦查与处置的专著,填补了我国侦查学术研究中的一个空白。该书从方便对侦查、处置方法的论述出发,将绑架犯罪分为绑架勒索犯罪和公开劫持人质犯罪两大类,分别论述了绑架勒索犯罪的侦查要略和公开劫持人质案件的处置要略。作者对绑架勒索犯罪行为流程、侦查绑架勒…  相似文献   

11.
教授是学术权力的主体,它具有天然性、权威性与松散性的特点.教授主要通过讲座制、教授会与学术委员会等运行机制行使学术权力.目前高校对教授学术权力的理解存在误区、定位不合理、行使渠道不畅,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因此,健全教授委员会、完善学术组织机构、改革高校党委人员结构等是解决教授学术权力困境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自1998年德国大选,格哈德·施罗德登上政治舞台伊始所推行的"新中间派政策",实质上就是德国版的"第三条道路",它是资本主义国家在左右两派之间所寻找出的有一条新路。"新中间派政策"是对"第三条道路"在德国的一种尝试和探索。虽然当时有很多的不尽人意,但是从"新中间派政策"在德国运行的这14年的成果来看,德国关于"第三条道路"的尝试是成功的。"新中间派政策"开启了德国社会经济制度的改革新篇章,带领德国走上了以经济复苏为目的的又一轮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13.
十余天前,教研室解永强主任找我商谈有关教学事宜时,拿来一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书<中国政党监督理论与实践研究>.告知,此书系省委党校王诚安教授与他等六位同志承担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嘱我一阅,并提宝贵意见.近一时期来,由于"非典"疫情蔓延,减少了些许迎来送往与应酬,正是闭门读书的极好时机,于是,我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了此书,读后确有令我耳目为之一新之感.总体看来,该书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是一部有深度、有创新、有较高理论价值的关于中国政党监督理论研究的力作.我以为,该书有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
副教授杨勤为、刘学梦主编的《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一书,由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出版。该书问世后,引起理论界的注目,并颇受广大读者的欢迎。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赵曜同志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学术成果颇丰。长期以来,赵曜教授在学术研究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一是坚持个人的学术风格和独立见解,不跟风,不人云亦云,观点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二是坚持唯物主义原则,尽力做到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一致。红旗出版社将赵曜教授近几年的科研和教学成果汇编成集,于2002年出版了《赵曜讲学录》一书。该书主要收录了近几年来赵曜教授的学术研究成果,是赵曜教授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共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篇、社会主义篇…  相似文献   

16.
该书《作者前言》中介绍说:“欲知中国的潜力、前途和局限何在,首先必须了解中国的历史。本书在费正清、赖肖尔(E.O.Reischauer).及克瑞格(AlbertM.Craig)著《东亚:传统与变迁》(1978年版)的基础上,对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章进行了修改与增补。本书第一章的部分、第二至第六章由赖肖尔撰写,其余九章由费正清撰写。两人在撰写的过程中者曾互相提出过建议、批评和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7.
布赖恩·比克斯著,邱昭继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10月版著者比克斯在该书《导论》中介绍说:"我在第一章中解读了哈特在《法律的概念》一书中有关‘开放结构’的讨论,同时也比较了维特根斯坦和魏斯曼著述中与哈特‘开放结构’概念类似的观念。第  相似文献   

18.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名资深教授,吴式颖先生是校训的忠实践行者。先生长期从事外国教育史研究,成就卓然。吴先生的主要学术贡献集中体现在外国教育史教材建设、外国教育思想史研究、外国教育现代化历程研究、俄国教育史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远猷选集     
著者在该书《自序》中介绍:“2002年我70岁生日时,选编出版了第一本学术论文集《中国近代法律史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收文30篇,32万字)。本书是第2本文集,共67篇。内容含中国法律史、中国近代史两学科,主要围绕一个中心:近代中国的历史与法制。结构分四部分:问学篇,学术研究论文32篇;叩书篇,书序、书评、剧评14篇;逸趣篇,历史知识普及文章19篇;  相似文献   

20.
毕志国教授的专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阐释———〈费尔巴哈论〉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已于2000年3月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对《费尔巴哈论》进行了系统、准确的阐述 ,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独到见解 ,是作者多年来潜心研究《费尔巴哈论》的理论结晶 ,堪称是研究《费尔巴哈论》的一部力作。该书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 ,既准确地反映原著的观点 ,又对原著的观点和涉及的问题作出有创见的评论阐发。该书章节目的设计、概念和原理的阐述 ,以及各哲学观点之间的逻辑联系 ,都准确地反映了原著的观点 ,表现出作者对原著严肃认真的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