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一个贫穷的外来移民家庭.从小,他是个腼腆内向的孩子,和他一样大的孩子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因为他什么也不会. 每次考试,他都是倒数几名.老师不想让他回答问题,因为他总是羞涩地说"不知道".大家认为他是笨蛋,是个白痴.伙伴们嘲笑他,说他永远和失败在一起.是失败的难兄难弟.邻居们说:"这个孩子将来注定一事无成."  相似文献   

2.
梁勇 《人事天地》2010,(21):53-53
他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一个贫穷的外来移民家庭。从小,他是个腼腆内向的孩子,和他一样大的孩子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因为他什么也不会。每次考试,他都是倒数几名。老师不想让他回答问题,因为他总是羞涩地说"不知道"。大家认为他是笨  相似文献   

3.
王军匆匆拜会律师.说他与前妻离婚后.小孩随前妻生活,自己按月给付抚养费。最近得知,前妻将孩子的姓改成了继父的姓.他心里非常窝火。他询问律师:如果孩子随了继父的姓,自己今后是否可以不再负担孩子的抚养费?  相似文献   

4.
梁勇 《人事天地》2010,(25):53-53
他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一个贫穷的外来移民家庭。从小,他是个腼腆内向的孩子,和他一样大的孩子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因为他什么也不会。  相似文献   

5.
在微博上看到有朋友说很烦“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这样的说法,我由此联想到了美国和中国社会的一个重大差别。我们中国人太把“出人头地”当回事,所以忙来忙去,只是为了追求不平等的享受,为了进入一个更小、更狭窄的圈子里,把“阿猫阿狗”们留在圈子之外。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越大”。然而,我们在日常生动中,习惯用明示教育,也就是直接给孩子以明确的指点,让他应该怎样,不该怎样,从而规范他们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新明 《人事天地》2008,(4):51-51
“马蝇效应”的说法,来源于美国前总统林肯的一段有趣的经历。1860年大选结束后几个星期,有位叫作巴恩的大银行家看见参议员萨蒙·蔡思从林肯的办公室走出来,就对林肯说:“你不要将此人选人你的内阁。”林肯问:“你为什么这样说?”巴恩答:“因为他认为他比你伟大得多。”“哦,”林肯说,“你还知道有谁认为自己比我要伟大的?”“不知道了。”巴恩说,“不过,你为什么这样问?”林肯回答:“因为我要把他们全都收入我的内阁。”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习总书记说的“几代中国人”既包括老一辈革命家,也包括老一辈科学家。钱学森就是老一辈爱国科学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他怀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然后回到祖国,建设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使他的祖国繁荣昌盛,再也不受世界列强的欺辱。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到美国去,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学到手,而且要证明我们中国人是可以赛过美国人,达到科学技术的高峰。”  相似文献   

9.
1989年日本出版了一本小册子,书名叫《敢说“不”的日本》,这本书很快畅销美国,引起了美国朝野的震惊,同时也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美国国会还把它列入国会的正式记录。舆论界指出,这本小册子无疑是向美国人敲响警钟:日本凭借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高科技优势,再也不必对美国人唯命是从了;日本完全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安全;对美国该说“不”的时候,日本人就要大声说“不!”美国的有识之士惊呼,这是日本人公开表明自己“企图在尖端技术领域称霸世界的战略构想”。一“经济巨人”再也不愿当“资本再循环国”了  相似文献   

10.
晓鹏: 你好!好久没提笔写信了,有一种“考古”的感觉呵。的确,现代社会发展太快,电话、传真、E—mail……似乎已代替了传统的书鸿传递。不过,我觉得此刻写信更能准确传输我的表达。你说你刚从美国回来,说美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国家,说美国人的“消费观”。说美国人一般是不存钱的,不但不存,还要借款、  相似文献   

11.
职场幽默     
《人事天地》2009,(34):6-6
有研究生吗? 人事经理对应聘者说:“有研究生吗?”应聘者中的研究生高兴地举起手,人事经理又说:“研究生请回,我们不招,老总说了这公司不能有比他学历高的。”  相似文献   

12.
在<相约星期二>这本书中,我聆听到了一个社会学教授在面临死亡时的独白,在他最后一门课上,对他唯一的学生说到“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爱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没有给予你这种东西.要有同情心,要有责任感.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两点,这个世界就会美好得多.把自己奉献给爱,把自己奉献给社区,把自己奉献给能给予你目标和意义的创造.“……  相似文献   

13.
罗伯特·达尔是美国现代著名政治学家,他通过对“麦迪逊式民主”和“平民主义民主”两种民主理论范式的批评建构了自己的多元民主理论。对其多元民主理论的思考不仅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其民主理论的内容,同时也使我们对民主有更加深刻的认知。  相似文献   

14.
对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熟悉的人都会说他是一个怪人。他的奇怪体现为三个“不”。 一是“不合群”。美国同学对他的评价是:学习顶呱呱,就是不合群。从学习到工作,他的生活轨迹始终是图书馆-实验室-食堂-宿舍。在美国,大学的课外生活是绚丽多彩的,可他几乎是什么也不参加。所以,他在学校没有朋友。  相似文献   

15.
最近,有个基层年轻干部有点苦恼,他说自己马上30岁了,还是副股级,自己的同学和朋友不少人已经是正科级了,少数已经是处级干部了自己的学历、能力、为人一点不差,甚至一些方面还很优秀,但作为公务员,自己的成长“慢得可以”,即使别人不说,自己有时也觉得憋屈。  相似文献   

16.
律师接待站来了一位年青妇女,她向律师讲述了下列情况。“我和丈夫分居已一年多,事实上,他又另外重新组织了一个家庭。起初,我还期待着他能回心转意,便后来我还是向法院提出了离婚和分割财产的请求。我丈夫对审判员说,他对离婚无异议,但他坚决不同意分割我们财产的要求。他声称我们结婚四年,其中三年我不参加工作,而是在家带孩子,  相似文献   

17.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说不尽的烦恼,总感觉有劲使不上,孩子听不进去,结果与自己的努力和意愿相差甚远。其实改变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模式,你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一名利用假期从上海到山区短期支教的大学生,发现山里娃的英语发音不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帮孩子们矫正发音。假期满后,他返回了自己的大学。而该校校长却抱怨:“教英语的老师现在麻烦大了。孩子们都不服他,都说他读音不准……可我们这里就这么一个英语教师呀!”  相似文献   

19.
现代儿童教育观点宣传的是对孩子的心智教育,提倡对孩子的鼓励。孩子需要激励,犹如种子需要阳光,激励是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地位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爱因斯坦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孩子去实际行动。”这句话对当代的父母极为重要。教育孩子既是社会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孩子的教育是一件长期、细致、艰苦的工作。家长要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健康人格,使他能够迎接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有一天,一位禅师为了启发他的门徒,给他一块很大、很美的石头,叫他去蔬菜市场,并且试着卖掉它,但是禅师说:“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只要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能卖多少钱。”在菜市场,许多人看着石头想:它可作很好的小摆件,我们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称菜用的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不过几个小硬币。那个门徒回来对禅师说:“它最多只能卖几个硬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