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庆晨 《奋斗》2002,(11):55-55
形容一个人枪法准确,最常用的词汇要算是“指哪打哪”了。能指哪打哪,说明枪法已经到了随心所欲、弹无虚发的程度。还有与指哪打哪相反的说法,叫“打哪指哪”,说的是打到哪儿算哪儿,是对枪法非常糟糕的假“神枪手”的一种嘲讽。  相似文献   

2.
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之间、诸侯内部君臣之间,整天处于打打杀杀、争权夺利之中,分不清哪是正义的,哪是非正义的。于是“孔子做《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为什么“乱臣贼子惧”,因为你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有了判断标准,孔子的笔说了算。其实何止孔子,那时侯凡是主管写史的太史官,  相似文献   

3.
粟裕将军常自谓“沧海一粟”。某日,粟裕将军访叶剑英元帅。临别,叶帅扶杖送。粟裕急阻之曰:“老帅相送,不敢当。”叶帅曰:“百战之老将,不简单哪,岂能不送广!”叶帅送出,粟裕对曰:“沧海一粟,不足挂齿。”叶帅望将军背影叹曰:“战功高不居功,贡献大不自大,更不简单哪!” 粟裕将军身经百战,曾组织指挥了“七战七捷”、“鲁南”、“孟良崮”、“沙土集”、“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重大战役,1955年评军衔,粟裕将军战功赫而未能评上元帅,实为憾事。据云,毛泽东有“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  相似文献   

4.
在组织理论学习时,常有一些干部会以工作繁忙为借口不参加,好意劝说却被其数落:“哪有时间参加学习,谁像你们一天到晚也没啥正事。”由于理论学习不容易被量化细化,往往被当成软指标而被边缘化。在一些干部自我总结、党性分析的缺点一栏中,“对理论学习不够重视”“理论学习不够积极”出现频率颇高,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3,(12):41-41
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积极探索创新党员管理“信息化、坐标化、分类化”三化融合模式,对党员实施科学管理。信息化交互共享。依托数字化党建信息平台,建立全域覆盖、多向互动的党员动态信息管理系统,以党员身份证号为统一识别码,详细记录党员基本信息、志愿服务、组织生活等情况,积极构建基层党建网络服务体系;坐标化精准定位。围绕党建惠民工作体系建设要求,按照定位、定岗、定标、定责相关标准,绘制基层“坐标管理图”,精准定位镇(区)、村、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群众示范户)位置,注明“党员在哪”“党员属哪”“党员干哪”等信息,实现管理的精准无误;分类化服务联系。根据党员专业专长,分类管理党员。实施在职党员“双向联系、双向反馈、双向考核”管理,激发服务热情;  相似文献   

6.
人问乌贼:“这清澈的海水里,你体内的墨汁是哪来的?”乌贼问人:“人本善良,可恶又从哪来的?”  相似文献   

7.
古田会议召开前后,是红四军部队建设的重要时期,党代表在这段时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指出:“事实证明,哪一个连的党代表较好.哪一个连就较健全,而连长在政治上却不易有这样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如果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哪一幅?对这样的智力竞赛题,你准备怎么回答?去冬以来有点“冷”,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寒流”,中央宏观经济部署亮出了应对危机的“组合拳”,而扩大内需的“重拳”,无疑对老百姓最具温暖意义。  相似文献   

9.
宛诗平 《党课》2014,(8):75-76
今年的春晚上,一首《时间都去哪了》感动了千家万户。“时间都去哪了”一时也成为最强热词迅速红遍大江南北。习近平主席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期间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的一番话,又让“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为备受关注的舆论焦点。我们的“时间都去哪了”?这不仅仅是每一个社会公众需要扪心自问的问题,更是每一位领导干部需要静心思考、认真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话说回族     
小荷 《共产党人》2004,(1):49-49,51
“塞上江南、西夏古都、回族风貌”,这是塞上古城银川市的三大特色。无论你来自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哪一个国家,都会被这里浓郁的回族风情所吸引。  相似文献   

11.
话说羊皮筏     
杨森林 《共产党人》2005,(13):55-55
羊皮筏子宁夏人也叫排子。它是西北地区黄河水面上特有的、最古老的交通运输工具。它到底始于哪朝哪代,目前还无可稽考。不过,史书上记有西夏兵卒同宋兵多次交手中,曾一手拿起兵器、一手扶着羊皮筒过黄河的故事:书上把那皮简称为“浑脱”,就是组成皮筏子的一个个皮筒,说西夏兵挟着“浑脱”在黄河里来去自由,神出鬼没,令宋兵望而生畏。  相似文献   

12.
《党建》1994,(5)
哪壶不开烧哪壶──临朐县选派机关干部任后进村支部书记的调查张本水,陈占法,李连成如何解决后进村班子“倒了扶,扶了倒”这个难题?山东省临朐县委采取选派机关干部任后进村支部书记的办法,烧开了一把把多年不开的“壶”      “壶”不开换把“火”这些年,临...  相似文献   

13.
莲宗 《廉政瞭望》2013,(11):59-60
审判“四人帮”、建立中国政法大学、组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哪一个不是足以改变中国法治进程的事件?而重要参与人,最近逝世的前司法部副部长陈卓却极少留下只言片语。他总是在不声不响中践行着自己的法治梦。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3,(18):10-13
在非洲大陆,穆加贝这个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从加纳到莫桑比克,从肯尼亚到南非,只要提起津巴布韦,三句话内必然要谈到他。而作为非洲国家现任执政时间最长的领导人之一,穆加贝既被称作人人爱戴的“国父”,又被一些人视为“暴君”,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穆加贝?  相似文献   

15.
王芳 《共产党人》2004,(12):43-44
“党让我干啥就干啥,党让我到哪就到哪。”万光银说这句话时,他的声音里充满了自信,充满了力量。  相似文献   

16.
周巧艺 《新湘评论》2013,(22):17-18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重点聚焦作风建设。尤其要重视强化“三观”,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强化以民为本的执政观。当年,共产党闹革命、打天下,能够一呼百应,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老百姓认为,共产党是他们的大救星,是为他们当家作主的,因而,党指向哪就会跟向哪,他们对共产党的热爱是发自心底的,跟着共产党不怕流血牺牲。  相似文献   

17.
张庆久  王晓明 《世纪桥》2013,(13):55-56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课题,而大学课堂上很多大学生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不知道,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从“马克思”的大众化开始。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探讨了把马克思生平事迹引进课堂的灵活多样的手段、方式、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深入了解马克思生平事迹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真正产生兴趣和学习愿望并最终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永远的差距     
袁竞 《当代贵州》2011,(3):62-62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驻足回首,须臾不敢放松的读书学习,已是一种责任情怀、一种理想追求、一种生活情操。  相似文献   

19.
《新湘评论》2013,(21):64-64
我经常接触基层干部,恕我直言,对他们有多少人有经常读书的习惯,却无多少把握。我也曾随意做了些调查:“你平常读书吗?读什么书?”回答有如下几种:一、“倒是想读书,可哪有时间呀!”二、“哪能不读书,一般都在晚上,但看不了两页就发困。”三、“只看一看上边发的书,那是为了工作需要,好多年没有自己买书读了。”四、“不知道该读什么书?要不给咱推荐几本。”  相似文献   

20.
舒炜 《廉政瞭望》2013,(13):16-21
没有哪一个朝代不重视四川,没有哪一个朝代不把治理好四川作为国家的大事。因为四川的历史和地形特点,给人形成了“天下耒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的错觉。在封建社会,朝廷对四川总是猜忌和打压,形成了“蜀人不得守乡郡”,“蜀人官蜀不得通判州事”等固有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