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是一类社会危害性极强的暴力犯罪,具有主体弱势性、对象不特定性、行为突发性、动机泄愤性、影响示范性等特点。发生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和自身心理因素。有效地防控此类犯罪必须做到严厉刑法打击,规范媒体报道,提高快速反应、现场处置能力,完善情报机制,健全心理疏导以及完善社会保障等。  相似文献   

2.
浅析个人极端暴力犯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是当前我国突出的犯罪类型,危害后果极其严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其特征是犯罪主体弱势性、犯罪动机报复性、犯罪行为攻击性、犯罪性质恐怖性和犯罪影响关注性;其生成机理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和复杂的个体因素。科学防范、有效治理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必须在案件预防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措施上下功夫,从而有效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3.
公交车纵火案成为继持枪抢劫杀人之后又一个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典型。全力维护公交安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严打严防公交个人极端暴力犯罪。该类犯罪的特征是在主体上"去组织化";行为方式"极端暴力",且易被复制。它不仅危害公共安全,更给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恐慌。究其原因,既有犯罪行为人主体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社会环境的原因。只有坚持主客观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统筹协调才能维护公交安全,确保市民平安出行。  相似文献   

4.
郑民生故意杀人案之后,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引起了社会的广为关注。当前我国处于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多发期,严重危及社会稳定和群众安全感。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在犯罪人、被害人、行为方式、危害程度上都不同于一般暴力犯罪和有组织的犯罪行为,具有突发性极强、犯罪手段残忍、犯罪人心理异常、被害人群特殊、犯罪后果严重、示范效应强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防控这类犯罪的艰难性,因此必须采取特殊的防控措施,以减少这类犯罪的多发。  相似文献   

5.
<正>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圈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日益加大,经济利益的驱使势必造成地区间人民内部矛盾的激化,反恐防暴斗争日益尖锐,群体性事件和各种持械极端暴力犯罪不断增多。这些案件都极大地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及生命财产安全,也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安全感与幸福度。笔者从引发个人持械极端暴力犯罪的诱因出发,深刻探析其犯罪特点,以及针对目前现场处置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民警在职培训存在的不  相似文献   

6.
<正>所谓极端暴力犯罪,简单而言就是指用达到极端的、无所顾忌的强悍力量来危害社会的犯罪。这种犯罪的手段通常极为恶劣,血腥残忍,破坏力强大,危害性超乎寻常。一旦发生后,不仅会直接伤害群众,损坏财产,有的甚至还危及民族团结,影响社会稳定,后果不堪设想。从近些年来发生的案例中可以看出,极端暴力犯罪给社会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教训非常惨重。党中央、国务院对此也多次做出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我国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多发,由于事发突然,作案人不计后果,手段残忍,造成了严重人员伤亡和重大社会影响,致使群众产生了恐慌心理,严重危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内很多专家学者、资深警务人员不断对这一犯罪类型开展研究,各地公安机关迅速强化防范举措,积极应对。为进一步分析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发展变化形势,加强处置  相似文献   

8.
9.
驾车冲撞类个人极端行为防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国内外驾车冲撞类个人极端行为频发,对民众的伤害程度极大,而且易引发恐慌,部分事件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和宗教性,具有恐怖主义事件性质。通过对全球恐怖主义研究数据库中近十年的驾车冲撞个人极端行为事件分析发现,驾车冲撞类恐怖袭击呈现高隐蔽性、高杀伤性及极易附带剧场效应等特点。独狼思想的影响,驾车冲撞袭击杀伤力大,袭击工具隐蔽性高,容易产生次生灾害等是此类袭击频发的重要原因。针对驾车冲撞的特点和高发原因,应当建设驾车冲撞情报交流平台,加强重点区域风险评估,建立重点目标预案,加强危险物品防控,加强保安反恐演练和民众安全教育,加强处置装备的研制,完善事后处置对策等,以有效处理此类极端行为,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10.
极端暴力犯罪人的心理具有认识偏激、情绪焦虑暴躁、自我控制力弱、易冲动、多疑敏感、报复性强、冷漠等特点,这些特点是社会化过程障碍导致的。对这些负面心理的预防要从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两个方面进行,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精神障碍者暴力犯罪防控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精神障碍者暴力犯罪的原因,在社会治理层面,存在着社会矛盾复杂、邻里纠纷激化、精神障碍者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在家庭层面,存在着婚姻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紧张等问题;在教育层面,存在着法治教育与心理教育不完善等问题。构建精神障碍者暴力犯罪防控机制,可以探索将精神障碍者犯罪防控问题纳入社会治理体系,加强婚姻及亲子专项法律宣传与心理辅导,从学校与社会视角展开法治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搭建司法数据对接机制。  相似文献   

12.
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现场处置中的警察第一响应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第一响应者是突发事件应对中先期到达现场,采取紧急措施制止危害、开展救援的警务人员,属于广义的第一响应者范畴。极端暴力犯罪案件多在短时间内造成极为严重的伤亡后果,"公开—动态"型极端暴力犯罪案件对公安机关的现场处置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一响应警力的先期处置在现场应急处置中占有先导地位,具有复合性、局限性和紧迫性特点。警察第一响应者应基于紧急部署策略快速反应,评估确定核心任务,以有效战术干预减缓和制止危害。公安机关应立足社会预防,健全情报机制,改进勤务模式、装备保障和专业训练,提升应对处置极端暴力犯罪案件的第一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14.
15.
社会学视域的个人极端暴力事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极端暴力事件是指完全由一个人策划、筹备、实施的极端暴力事件,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往往起源于泄愤,但针对的并不仅限于直接相关人,而是将报复目标泛化进行的无差别伤害。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多起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充分表明,该事件的现实危害程度超过恐怖主义,防范难度甚于反恐,是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对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  相似文献   

16.
报复社会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是由单个行为人策划、筹备、实施,以报复社会制造公众恐慌为目的,企图伤害不特定多数人,在同一时空区域内突发,手段特别残忍,后果特别严重的暴力犯罪。通过对近期国内此类案件的整理与分析发现,犯罪人核心表现为仇恨情绪,情绪的背后是未被满足的缺失需要,由于扭曲的认知使得犯罪人提出了不正常的诉求,最终导致需要不能被满足,结果不断强化仇恨情绪,最终导致犯案。本研究根据犯罪人的作案特点提出对重点人员、时空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7.
暴力犯罪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矛盾日趋突出,犯罪率急剧上升。其中,暴力犯罪是我国目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社会危害性极大。研究暴力犯罪的原因、心理机制、犯罪者的人格特征,从而提供预防和控制犯罪的途径,就成了当时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本文从暴力犯罪心理这一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预防暴力犯罪、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校园中的暴力犯罪魏久明我于1997年10月4日至6日,应邀赴汉城参加韩国青少年开发院召开的国际青少年犯罪问题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国、日本及美、英、德等国的青少年工作机构负责人及专家,韩国司法、文教、青少年工作部门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100多人...  相似文献   

19.
自杀性暴力犯罪是指以自杀方式 ,运用暴力手段 ,以社会及无辜他人为危害对象 ,危害后果及社会负面影响特别严重的犯罪。挫折耐受力差是行为人自杀的内在原因 ;社会暴力文化影响是其暴力心理形成的外部原因 ;社会缺乏心理救助 ,使自杀性暴力犯罪心理最终巩固。我国自杀性暴力犯罪的新趋势为 :由个人行为到被人利用 ,犯罪方式会有新的发展 ,带有邪教色彩的自杀性暴力犯罪将凸现 ,犯罪地点将涉及更为要害的场所及部位。应重视对其的研究 ,抓住预防之根本 ,加强情报信息工作 ,重视社会的心理救助。  相似文献   

20.
暴力文化与暴力犯罪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暴力文化是反映暴力行为发生过程、后果及暴力行为规范的文化,属亚文化范畴,具有多样性、凶残性、欺骗性等特征,是诱发暴力犯罪的“加速器”。因为它能为暴力犯罪提供诱发氛围、价值取向、社会暗示和模仿范本等,所以,要控制暴力犯罪,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遏制暴力文化泛滥,同时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消解暴力文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