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土楼,被誉为客家文化的象征、世界民居建筑的奇葩和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46座福建土楼由“六群四楼”组成。永定客家土楼占了“半壁江山”。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有力推动下,永定客家土楼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2.
当外界人进入东南沿海省份福建的西部山区,从高高的山岭上向山谷俯视时,首次见到那巨型的圆圆物体,无不为之惊奇,以至西方某大国于6O年代初称他们的卫星发现中国东南崇山峻岭中有几群“导弹基地”“隐匿核力量”其实这些圆形物体只是造型独特的客家普通的民宅——土楼。它在深山里已寂寞地度过了数百个春秋,直至本世纪SO年代才拉开神秘的面纱,让外界人见到它的真实容貌。最近笔者有机会到南靖等地走访了一些客家土楼,亲睹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及丰富的生活习俗。千姿百态据学者调查,客家土楼民宅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广东交界的山区…  相似文献   

3.
闽西永定土楼建筑,历史悠久。据档案史料记载:西晋以后,中原南迁的客家人,就在永定聚族而居、世代相传,逐渐形成有“客家”独特形式的山村土楼住宅,直到今日仍在继续居住,客家土楼因此也成为中华民族古代建筑文化的活化石。土楼主要有圆形、方形两种,仅闽西永定县就有方楼4000余座,圆楼360多座,其中圆形土楼最富有客家传统色彩,远远望去如同从地下冒出的巨大蘑菇。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斯·安德烈专程到闽西考察后,认为“客家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乡村建筑模式”。当我们走进这古老的圆形土楼,发现楼中有楼,环环相套…  相似文献   

4.
神奇的土楼     
孙燕娜 《中国减灾》2005,(12):F0003-F0003
土楼是用土夯建成的民居,主要集中在中国福建、广东和江西三省的交界地带。这些土楼用未经焙烧的砂质黏土和贴质砂土拌合,加之竹、木、树皮、茅草、泥土、石块夯筑而成,具有防御、居住等多重功能。土楼除具有防卫御敌的奇特作用外,还具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风采光好等特点。由于土墙厚度大,隔热保温,冬暖夏凉。现存的客家土楼,大多是明清时代的建筑。这些建筑现在还保存完好,是由它独特的施工技术决定的。客家土楼把中国传统的夯土施工技术推向了高峰。  相似文献   

5.
正从2月14日开始,"两岸客家土楼过大年"活动在福建龙岩市永定区高头乡的"侨福楼"举行。做年糕、做包子粄、写春联、贴春联、学习"勉学歌"、吃年夜饭、看"春晚"、发放压岁钱、听客家民间故事、客家风俗拜神和开门……来自台湾、深圳、梅州、厦门等地的30余个客属家庭110多人,和当地土楼客家乡亲欢聚一堂过大年,体验传统客家过年习俗,传承客家文化。来自台湾的杨刘雄,这次也是带着一家五口来永定土楼做客欢度春节。谈到在永定土楼吃年夜饭的感受时,他说:"圆土楼名不虚传,在这里吃年  相似文献   

6.
《统一论坛》2010,(5):F0003-F0003
土楼是福建的一种大型夯土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的永定、武平、上杭及福建西南的南靖、平和、华安、漳浦等地。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  相似文献   

7.
林祖武 《统一论坛》2002,(1):40-40,43
座座土楼,穿过时间的隧道,阅历人间沧桑,凝聚两岸亲情……一座座造型各异,气势恢宏,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融为一体的客家土楼,真不愧神秘的东方古城堡! 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客家人的精神长城。它不仅蕴含着客家人的无限睿智哲思,而且凝聚着悠悠的海峡情。  相似文献   

8.
在福建省永定县境内,分布着闻名遐迩的客家土楼群。土楼之乡的湖雷镇蓝屋村,生活着几十户姓蓝的人家,故事的主人公蓝招衍就生长生活在这里。  相似文献   

9.
写到土楼,绕不过创造土楼的客家人。“客家”是一个饱含迁徙与苦难的字眼。这客是“借问客从何处来”的客;是“山遥水阔身为客”的客;是“十年听雨客舟中”的客;当然,也是“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客。  相似文献   

10.
《就业与保障》2010,(11):49-49
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民宅散布在闽西的永定、武平、上杭及闽西南的南靖、平和、华安、漳浦等地,其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世所罕见。土楼,俗称"生土楼"。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  相似文献   

11.
闲话客家土楼冯雁军在福建西南山区,散落着一座座庞大坚固的土楼,青黑色的屋顶围成巨大的圆环,架在黄生生的土墙上,形似蘑菇,状若飞碟。土楼里居住着因古代战乱从黄河中下游南迁落户的汉族人。这些被当地居民称为"客家人"的家庭为抵御土匪、当地土著及猛兽的侵扰,...  相似文献   

12.
客家人是中国汉民族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目前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和东南亚,澳大利来,美国,加拿大等地,据估计,海内外客家人约有1.2亿人,其中,1/3的香港人是客家人,台湾有1/5以上的居民是客家人。 由于历史,地理和气候等原因,客家人比较偏好土楼这种民居形式。土楼对客家人的重要性,相当于北京人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岭南人的骑楼。据称,福建省的土楼主要分布在永定,南靖、华安三县,合计有几万座。这些古董一样的建筑保护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斯·安德烈考察后评价说:“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 作为中国2007年世界文化遗产惟一申报项目,今年8月,联合国专家将对土楼“申遗”进行现场评估验收。目前,土楼“申遗”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北山南楼”(武夷山、土楼)有望成为福建旅游的世界级品牌。  相似文献   

13.
在福建省永定县的青山绿水、滴翠田园中,错落分布着300多座圆形土楼和600多座方形土楼。这些土楼是一千多年前客家先民为避战乱由北方南迁到福建山区后,陆续建造的居住和防御功能兼具的建筑群体。 土楼的造型多样,形制独特。除常见的圆形和方形的以外,还有多边形、方圆混合型,殿堂式、府第式。走马式、吊角式等多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2010年2月13日,正是农历大年三十,一场春雨下得细而柔,缠缠绵绵。下午三点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胡锦涛冒着绵绵春雨来到永定客家土楼,与土楼里的乡亲们一起辞旧迎新,过一个欢乐喜庆的新春佳节。  相似文献   

15.
千百年前,五次大规模的南迁,使中原汉民背井离乡成了南中国的客家人,他们用自己的足迹,写下了浸透血泪心酸的迁徙史诗,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建了世界独一无二的客家土楼,土楼成了他们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16.
遥望土楼     
踏着2008年的第一场冰雪,我走进了土楼。已记不清这是第几回看土楼,也不知道这一次又一次看到了什么?也许是走得太近,每每对土楼产生的某种冲动似乎很快消失了。也许是看得太多,每每对土楼欲发一番感慨好像总是随风飘逝。  相似文献   

17.
<正>坐落于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的振成楼,是客家土楼中的"土楼王子",它的讲解员是福建省第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林日耕。在30多年旅游接待生涯中,林日耕先后接待了10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被中央电视台和全国数十家报刊杂志采访报道过,为宣传和弘扬客家文化、土楼文化起到重要作用。每次为游客讲解,他都会重点介绍楼内随处可见的楹联。这些家训家规蕴含孝悌仁爱、礼义廉耻、积德行善、忠实诚信的优秀品质,寄托着客家先祖对后代的谆谆教诲与美好期望。在多年的讲解工作中,林日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  相似文献   

18.
蔡戎  赖德成 《政协天地》2012,(Z1):44-46
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作为永定县"文化舞动土楼"战略的成果之一的歌剧《土楼》于去年8月在福建大剧院上演,引起很大反响。春节放假之际,记者在热心的赖德成同志带领下,尽情领略了永定县培丰镇民间文化活动的丰采。  相似文献   

19.
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作为永定县"文化舞动土楼"战略的成果之一的歌剧《土楼》于去年8月在福建大剧院上演,引起很大反响。春节放假之际,记者在热心的赖德成同志带领下,尽情领略了永定县培丰镇民间文化活动的丰采。  相似文献   

20.
张肖斌 《今日浙江》2014,(14):48-49
正"多亏县发改局帮扶团,我们村庄大变样了。"这些天,面对一拨又一拨前来参观的人群,仙居县"五水共治"样板村、白塔镇上横街村党支部书记许子兵感激地说。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帮扶团还为上横街村明确了"整合农家乐产业、发展集体农庄、建设文化礼堂"的项目帮扶思路。眼下,看到三大项目又进展顺利,村民们个个喜上心头。2011年底以来,仙居县开始组织实施"强基惠民村村帮"工程,按照"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