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靓 《党史文苑》2008,(4):64-66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农村文化建设面临机构运转困难、建设主体缺失、文化内容贫乏、投入明显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等困难,必须通过改革机构、培育主体、加大投入、创新内容等方式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文化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加强我区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增加投入,完善文化设施;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加强农村文化教育,重塑农村文化建设主体。  相似文献   

3.
建设新农村,人才要先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如何培养造就一大批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村实用人才,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人才支持,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大投入,抓好农村人才培训工作。各级政府应增加对农村人才培训经费的投入,发挥好农村职业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广校等培训机构的作用,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对一般农民,着重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困境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不相适应、服务机构不够健全、设施陈旧落后、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投入资金薄弱等弊端已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瓶颈。建立多元的资金投入机制、不断完善服务供给制度与反馈机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增强农村自我"造血"的功能、建设高素质的乡村文化人才队伍、打造乡村文化品牌,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与水平,重构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关系社会公平正义和民生改善,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特征是滞后、失衡,其直接后果是限制农村民生改善,钳制农民科技、文化、教育、健康素质的提高,牵制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抑制了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是环境因素与历史条件、人文和人才因素、城乡分割的制度与体制因素、投入与责任主体因素等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促进老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必须建立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管理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铁柱 《实践》2006,(9):39-40
农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农民为主体,建立在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基层文化形式,是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价值观、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的集中反映。农村文化建设事关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事关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和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必不可少的内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李书群 《实事求是》2007,195(2):76-78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意义重大.目前,新疆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着投入不足,文化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加强新疆农村文化建设,首先要发挥各级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 其次要发挥广大农民、牧民在新疆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再次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发展新文化,促进农村文化繁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繁荣农村新文化,要注重提高对农村文化建设紧迫性的认识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还存在着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活动、文化内容相对贫乏,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文化体制、文化机制不顺不活,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等问题。且不容忽视的是,这些年来,以封建迷信等为代表的旧文化在广大农村地区重新抬头,不仅存在于落…  相似文献   

9.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华 《学习论坛》2006,22(7):54-56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一方面是农民整体素质相对低下,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不足,缺乏对农村文化市场的严格管理.为此,应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强化对农村文化市场管理的力度,动员各方力量,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用先进文化教育农民,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0.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从增加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以先进文化引导农村文化,深化文明村镇建设等方面进行实践与思考,并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安徽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在不断改善的同时,也存在着农民文化生活相对贫乏,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步履艰难,农村不良文化不断蔓延等问题,因此必然从落实政府公共责任、加大农村文化投入、完善农村文化网络、发挥基层组织功能、培育内生文化机制、引导农民合理消费,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张方译 《世纪桥》2009,(7):43-44
农村新文化建设的优劣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与否。目前不少地区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资金匮乏、设施薄弱、优秀的传统文化难以传承、健康的文化活动贫乏等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应当转变思想观念,改变农村基层干部的考核机制,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结合农村的实际,开展农村新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周小霞 《学习月刊》2012,(22):22-23
近年来,伴随党和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逐步进入公众视野,城市居民切身体验到了文化繁荣带来的多层面精神享受,比较而言,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依旧单调贫乏。政府作为文化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并没有使文化投入的天平过于偏向城市,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制度层面都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然而政府这种自上而下的单向供给方式并没有引发农民的共鸣,供给与需求的偏离客观上没有改变农村文化衰落的境况。政府、市场和居民的共同合力造就了城市文化的蓬勃生机,借鉴城市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农村社会亟待重构公共文化建设的主体,改变政府一元主体的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农村文化建设依然是我国文化发展的薄弱环节,还存在着农村的干部群众对文化建设认识不足,经费投入缺乏、文化设施落后,人才队伍薄弱、管理体制不顺,文化资源匮乏、传播形式单一等诸多问题,应从转变观念、增加财政支出、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提升文化层次等几个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的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领导认识偏差、资金不足、设施落后、人才缺乏、不良文化侵袭等问题。通过端正认识、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引导和管理、积极推进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等措施,可以有效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武俊平  伊丽 《实践》2008,(6):49-50
在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和城市化浪潮冲击下,我国农村面临着衰退的危机。党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是防止这种局面发生的明智之举。新农村建设包括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等诸多内容,而文化建设又贯穿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各个面。以内蒙古为例,为谁建设?谁来建设?建设什么样的文化?一句话,新农村新牧区文化建设以谁为主体,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较为薄弱,特别是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进展缓慢,农民文化生活单一枯燥,给发展繁荣农村文化带来了一定困难的现实问题,宾县县委宣传部利用一个月时间,专门组织开展了调研工作。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利用阵地开展活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等进行了全方位了解,结合现实的成功经验,探索一些能够加强和改善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现化文化的建设主体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把两者融合、升华的集大成者。现化文化建设主体随着对现化文化主体建设的贡献不同,而被分为不同的层次。建设主体的清晰定位是文化主体内容完善的前提和基础。建设主体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建设能力决定了文化主体的内容、性质和质量,决定着主体建设的速度和优化程度,两者的矛盾运动勾勒出了现化文化建设的整体框架。  相似文献   

19.
虽然泉州市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存在许多有利条件,但在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包括:农村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养老压力逐年增大;农村医疗设施落后,老人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依然存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老人照料护理问题尤为突出;等等。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可采取以下措施:巩固和发展以家庭养老模式为基础的农村养老;因地制宜加大投入,逐步提高农村老人的经济保障水平;建立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料制度;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老年协会,使之成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0.
自2006年起王殿明便先后在河北省临西县、石家庄市等地投巨资建设了"万和宫"、"和"文化教育基地等文化旅游项目,并注册成立了"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等研究机构,致力于"和"文化的专题研究与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其鲜明的政治导向和巨大的资金投入同样曾引发热议。圆梦园到底是一个怎样的项目,而王殿明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投入巨资大力倡导"和"文化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目的与动机?本刊记者特别奔赴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