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中文成了亚洲时尚。《环球时报》2004年3月31日报道,中国提出的“共同富裕”对亚洲地区很有吸引力,整个亚洲都在学中文。日本最大的连锁私立语言学校,2003年报名学中文的人数比2002年翻了一番。中文取代法语,成为继英语之后最流行的语言课程。中国正在成为韩国人迷恋的对象,自2000年以来,赴中国学习的韩国学生人数翻了一番多,去年底达到3.5万人。与此同时,一位美国外交官表示,今年韩国申请赴美学习签证的人数则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0%。泰国也兴起了“中国热”。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实是:现在到泰国旅游的大多是中国人。▲按钟点开价的新行业…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见到 Megan,是在我实习教中文的霍伯特中学的中文班上,我以为她是个中国人,因为她有一头澳洲白人少有的黑头发,但看她的五官又不像中国人,听她讲话就更不像了,一口土生土长的澳洲英语。后来我知道 megan 来学中文纯粹是临阵磨枪。作为澳洲卓有成就的青年画家,塔斯马尼亚大学艺术系的博士,她得到一份奖金,奖励她作为青年艺术家到中国与北  相似文献   

3.
我家有四口人,爸爸、妈妈、弟弟和我。爸爸在商店工作,妈妈是针灸医生。我今年十二岁,上中学一年级。我的弟弟今年十岁,在小学快毕业了。我和弟弟在学校里学的全是英文,回家来我俩常常说英语,但是,妈妈很少跟我们说英语。爸爸平时很忙,很少与我们说话。妈妈一定要我和弟弟学会中文和中国话。三年前,她每周六都带我们到很远的一个地方学中文,学了几课之後,妈妈听说不太远的地方也有周末的中文班,我们就开始转到那里学  相似文献   

4.
<正>(北加莱法中友协获奖征文)我今年18岁,在北加莱法中友协学习中文已经3年了。我将在我5年高校生活中继续学习中文,将来从事一份与中国有关的工作。我13岁那年就开始对中国感兴趣,并且一年更甚一年。  相似文献   

5.
我叫杨俊贤,今年46岁,自1998年10月开始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作为一名听力语言残疾人,学习的难度可想而知,一开始家里人都反对我学这门技术,但我认准了这件事就一定要学会、干好。为了学好并掌握这门技术,我到镇农技站与莱阳农学院合建的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去打工,学习怎样拌料、怎样装袋、怎样管理,经过半年的刻苦学习,我掌握了平菇、豆秸、玉米塞、花生壳等  相似文献   

6.
黄安利和庄米歇是在中国相识并成为朋友的,两人都是长着标准中国面孔的法国人,先后毕业于法国ESSEC商学院。“我是华裔”,这是庄米歇现在介绍自己身份时的必要补充。“学中文让我有了到爷爷的国家来工作和学习的机会。”黄安利这样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7.
1955年,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第一次参加竞选。在群众大会上,他要向大约5万人讲话。他发现如果用英语和群众谈话,绝对不能引起共鸣。于是,他便开始狂热地学起中文来。他不但学习汉语,同时也学习中文的成语、修辞、神话、传说等等。甚至利用每天上班时,一路上在车中学习中文,就这样掌握了中文。一个受英文教育的人念了中文,对他有什么影响呢?据李光耀自己说,中文教育给予人一种自信心。他说:“如果你知道自己的文化传统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而你李氏家族中有一个人(李渊)是光辉的唐朝的第一个皇帝时,你很难会感到自卑的。”李光耀为…  相似文献   

8.
50年的时间实在不能算短了。中山时子教授今年都80多岁了。2001年3月29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学术交流中,她带着日本“老舍读书会”的成员,和舒乙先生切磋着老舍研究。她自己都不能相信,当年战后,自己为生计奔波时筹办起的这个中文读书会,会出落成现在这个模样,并能如此的长寿。当年,只是因为曾经毕业干北京大学国文系,出于对当年老北京的那份留恋,出于对“京味”的浓厚兴趣,她想,我就教日本人学中文吧。那是1951年。读书会设在御茶水女子大学。中山时子选定用老舍先生的小说做教材,教学生用读小说原著的方法学中文。她听说有一位刚刚来到日本的中国妇女水世嫦,能讲一口的北京话,就前去拜访,当场敲定由水世嫦做读书会的先生。她对水世嫦说:“希望你不要学日语。”水世嫦果然就没有学日语,她就那样地保留着一口地道的北京话,孤独地生活在日本。但是,  相似文献   

9.
自1989年队教育战线转行干民政,算来已有9个年头。9年时间,于人生长河,也许只算得弹指一挥间,但9年民政工作的甘甜苦乐,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记得初来乍到,一切都很新鲜。优抚、安置、救灾。救济等等,一系列从未接触过的新名词一起涌进我的大脑,迫使我不得不日以继夜地通读那一年本《民政干部手册》和《民政工作文件汇编》等书籍。领导见我是学中文的,字也写得不算差,便安排我到办公室起草文件材料,干起了文秘工作.后来,又把我推上办公室主任的位置。一个县民政局办公室主任,论级别,大不了一个科员。但工作担子却也不轻,整…  相似文献   

10.
洪月华 《台声》2013,(1):66-67
1949年10月,我随北京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师生赴天津,并入新组建的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195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58年随学校回迁北京,在学校学习工作生活了60多年。特别值得提及的是,我担任教学的视唱练耳和乐理课是全校各专业的基础课程,  相似文献   

11.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是一所成人高等院校,建立于1984年。学院从1985年起开设中文专业,在内部招收干警。1987年把中文专业改为文秘专业,经有关部门批准,招收了30名应届高中毕业生;从1989年起,文秘专业内招生、社招生兼收。1990年初,新组建的院党委为了总结建院以来的办学经验,探索成人高校培养公安专业人材的路子,首先在文秘专业试点,对1985级的毕业生开展了追踪调查。1991年又推广文秘专业的经验,对建院6年来的全部毕业生进行了追踪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发动了教职工讨论制定了深化教改的方案。从19…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我由党组织提名,参加了中共中央党校在全国的统一招生考试。1979年3月初,我被录取到中央党校第二期理论宣传干部训练班党建专业学习,担任党建专业党支部学习委员。这是在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时期、自己一生中的关键时刻,进行的一次非...  相似文献   

13.
进入统战系统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偶然。2002年张家港市招考公务员,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报考点。原准备报考民政局的职位,可他们要的是文秘专业的,只能作罢。转过身,一眼看到农工党市委报考条件中赫然写着“中文专业”,也没多想,就过去报名了。当时,对农工党是做什么的都不太清楚,心里想“:管它呢,反正都是公务员。”最后的结果我被录取了,老朋友、老同事都很羡慕我。可当他们知道我报考的是农工党市委办公室这个职位时,一些人就流露出了不解和惋惜。他们说“:这种小单位很没劲。”我,未置可否。上班了,新单位果然很小,地方小,人也少。加…  相似文献   

14.
我是基层民政局的一名干部,曾就读于民政学校。我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尽管自己受过两年的民政专业教育,但由于民政业务不断向纵深发展,原有知识已不适应新时期民政工作。据我所知,基层民政干部职工中,受过民政专业院校培训的微乎其微。不可否认,近年国家已采取一系列强有力举措培养在职干部,但培养专职民政干部的学校似乎不多。低素质的民政干部队伍,严重制约了民政工作向高深层次发展。这就要求基层民政工作者要自加压力,善于学习,不断进步。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给基层民政工作者创造更多的专业学习机会:第一,选一些德才…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编读往来要发展私人汽车吗?我为学校图书馆订阅了《今日中国》杂志。我们有一些学生正在学习中文,而且还经常去中国旅游,他们对你们的杂志很有兴趣。然而,当我读完1994年第4期的《中国人的轿车梦》一文时,我感到有些疑惑。这篇文章的观点是,私人汽车的存在,标...  相似文献   

16.
范立强 《当代广西》2013,(17):30-30
"来中国之前,我说汉语非常结巴。在中国‘修炼’5个月后,中文才慢慢流利起来。"泰国留学生谢雨(中文名)兴奋地说,常和中国朋友聊天、吃饭、玩耍,是自己学好中文的"秘籍"。今年3月,泰国碧武里大学中文专业大二学生谢雨,和她的10名泰国同班同学一道暂别母校,以交换生的身份走进了广西民族大学,"安家"南宁10个月,潜心学习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解决了在新世纪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本文想就我学习江泽民总书记这篇重要讲话的体会,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刘强 《台声》2010,(9):21-21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是交流信息的载体。一个中国人不论走到哪儿,都应该说得一口流利的中文。虽然我人不在中国。但是通过学习和使用汉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存在。我的根在中国,牵着我的线是汉语……”来自奥地利维也纳中文教育中心的学生蒋满溢在第11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颁奖大会上,声情并茂地朗读着自己的获奖作文。  相似文献   

19.
年近半百的林肯大学中文教授马金妹女士,和她的美国同事相比,个子不高,但富泰雍容,又加上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中华文化造诣很深,身上自然有一种东方女性的特殊魅力。跟她学中文的弟子们都很敬重她,爱戴她。  相似文献   

20.
《大学语文》教学述要《大学语文》是全国各类高校非中文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也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除中文专业以外各个专业的必考课程。它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补救学习者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拓宽学习者的视野与思维空间,加大与提高其文化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