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几年,中央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与初考申论时(2000-2001年)的“三段式”(概括主题或主要问题、提出对策、进行论证)考试要求相比,有了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杨桂萍 《时事报告》2011,(12):92-96
每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申论都是最让考生头疼的。满分100分的申论,2011年全国平均分只有30多分。造成普遍低分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客观题目不扣点,即概括题、分析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仍然是重点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突出的是对应试者统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相关问题的能力测查。笔者认为,未来一段时间,申论测查的方向应该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其中“农民工问题”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个主题,是申论考试中难以绕开的热点。本文就此着重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4.
张永锋 《时事报告》2013,(11):62-64
2014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将于11月24日隆重开赛。本文希望通过科学解读申论最新考试大纲,全面总结申论热点和冲刺技巧,帮助考生?肖除考试盲点,做最有效的冲刺。  相似文献   

5.
公安院校要整体提高和增强学生在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应试能力,必须在高度重视、科学规划、综合培养的基础上,依托语文写作教学和训练,紧密结合申论考试的形式特点,针对学生存在的缺欠问题,加强矫正训练,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申论应试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靖 《公安教育》2004,(3):35-37
2000年2月18日,中央、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首次采用了“申论”的形式。2002年起,人事部将国家公务员考试分为AB两类,A类公共科目考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几年来,公务员考试已成为广大应届大学毕业生及各界青年择业的首选,2004年,全国就有14.4万名考生在全国5024个考点参加了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公安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从1997年(93届学生)开始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当时考试还叫“作文”,自2000年作文改为“申论”。这种公务员考试的重大改革,也直接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招警工作,在各地招警考试中,也采用了申论形式。…  相似文献   

7.
申论作为报考A类公务员考试的重要科目.在检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方面行之有效。通过对5年来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试卷的跟踪分析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笔者认为在申论命题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方面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7,(3):48-50
分析近几年省区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考题,可以看出,有些试题偏难。如山东、浙江,不仅材料数量大.新题型也频频出现:而有些省区市,如河北、北京、广西,在题型上一般比较传统。材料的编排与叙述风格也比较规范.相对而言,难度不是特别大。总体来看,省区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在命题上有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9.
2012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已落下帷幕。只有总结过去,才能不断进取。同时,国考申论考试的命题特点,历来是紧接其后的各省联考、省考命题内容的风向标。因此,本期将对今年的国考申论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公务员知识     
《创造》2004,(7):49-49
什么是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申论>? <申论>取自于孔子的"申而论之",即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它是为完善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而新设的一种笔试科目.2000年,国家人事部开始在中央、国家行政机关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笔试中首次尝试.通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申论>既区别于古代科举考试中要求就给定的题目论证某项政策或对策,撰写论文的策论形式,也有别于以往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的命题作文形式.<申论>考试的内容、方法及其要达到的测评功能,实际涵盖了策论和作文这两种考试形式的基本方面,把阅读理解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形式新颖、灵活,能够更好地测评考生的综合素质,有效地防止"高分低能"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1月25日16:30分,2013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正式落下帷幕。国家公务员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参加国考人数近112万,比2011年增加了15万,录用比例为53:1,与2011年基本持平,公务员考试报考情况整体呈平稳态势。尽管参考人数呈平稳态势,但是申论考试却出现了一定的创新,考试更加紧扣国家当前政策,将公务员实际面临的工作设计成了题目,考察了考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贯彻执行、提出和解决问题以及文字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时事报告》2010,(12):92-96
基层人员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碰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我想就是申论文章所要求的“思想深刻,视野开阔”。基层考生多是经验型、实干型,但接触面过窄,因此视野开阔和思想深刻就成了最大的拦路虎。为帮助广大考生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以“关键词”的形式将201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思想串联起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5,(5):61-66
为帮助广大考生熟悉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各类题型。掌握解题方法。我们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公务员研究所原所长李如海教授精心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例题.并加以详解。关于2006年公务员考试的申论部分。考生可参阅本刊去年第5期《申论命题的特点与趋势》。准备考试。  相似文献   

14.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于2012年10月12日正式公布,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其中((申论》大纲分别对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和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两类考试作出了扼要说明。与去年相比,此次《申论》大纲再次一字不差,换言之,从2010年连续四年((申论》大纲保持了只字未变,一脉相承。这也说明申论考试规律与原则已基本确定,测查考生任职能力的公务员职业考试测评体系已逐步完善和成熟。本文将通过对((申论》大纲的深入分析,结合考生常见问题,系统总结申论的答题原则、答题方法、备考计划,以期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申论》是公务员"凡进必考"笔试科目之一,《申论》测评技术体系由《申论》的本质、架构、命题制卷及评判主体构成。深刻理解《申论》的本质内涵规定性,才能把握好《申论》测评考核的构架,从而提炼出《申论》的基本原则,以指导《申论》的命题制卷和评判,进而选拔出人岗匹配的治国理政优秀人才。我国公务员"凡进必考"制度,特别是《申论》测评技术应顺应新时代和新技术的潮流,推进改革创新和发展。因此,要积极推进区域公务员考录工作一体化,积极探索分阶段《申论》测评的研究,改革和发展《申论》测评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一、分类设卷,凸显岗位针对性 本次考试的特点之一是分类设卷。这是按2009年10月公布的新大纲进行的首次考试。试卷分A、B卷,针对不同的岗位需求设立了相应的申论测试项目,小仅提高了申论考试的针对性,也增强了申论考试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7.
2000年开始,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时将《申论》作为必考科目。从此,申论考试便引起广大考生的极大关注。由于申论考试“主要测查应试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水平”,因而出题角度灵活,涉及的知识面逐步拓展,很多考生在面对《申论》考试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不知从何处落笔。很多地方申论考试成绩都是相对最低的。为此,本人结合多年写作教学经验,对申论的命题思想、题材内容、答题要求、答题规范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对广大愿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考生有所指导。“申论”…  相似文献   

18.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整个公务员制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确保公务员队伍在不断更新的过程中时刻保持高质量、高素质的重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公务员制度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文中分别介绍了我国和韩国现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基本概况和研究现状,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方法对两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从学历要求、笔试环节、面试环节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比较,并在比较中看到两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差异,在差异中看到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不足。最后,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我国应当及时认识到现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短板,积极吸取韩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中值得借鉴的部分,在今后的制度改进和不断发展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申论》的备考首先要消除畏怯心理。《申论》虽然不同于古时的“策论”、现时的作文,但它与“策论”与作文都有其相通之处,经过认真的研读和多次练习,你就会发现考《申论》并不难:第一,固定的模式:总体题型是固定的,试题分为三个部分:说明、资料和要求;第二,不变的要求:都是要求做好三个题,一概括,二对策,三论证;第三,作文的基础,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对作文的训练一直很重视,不管是一、二题的概括  相似文献   

20.
面试是公务员录用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与简单地以纸笔作答为形式、以行政职业能力和申论为考核重点的笔试相比,面试无论在测评要素、考试形式上.还是考前准备上,都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