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哲 《法制博览》2013,(11):90-91
妇女的财产继承权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从财产继承制度中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一个人经济地位是由她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同时社会地位的高低及变化在经济地位上也会得到明显的反映。本文以宋代妇女在父家、夫家的财产继承权为切入点,希望可窥见她们当时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2.
夫妻继承一般以夫或妻一方享有继承权为主,夫妻共同享有继承权的情况也属正常。共同享有继承权的夫妻在行使继承权时可以共同继承、共同放弃继承,也可以一方放弃一方继承,现实生活中有些夫妻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一方放弃一方继承的方式来处理遗产。由于法律规定并不明确,一方放弃一方继承所得的财产权属认定存在分歧,形成了夫妻共同财产与继承一方个人财产两个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王京会 《法制博览》2015,(8):223+222
在现实生活中,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一大部分农村妇女的继承权得不到保障,这是现行法律和传统习俗的冲突在女性继承权上的体现。为了合理的解决这一现实问题,需要了解中国历史上有关女性继承的相关法律制度的演变过程。中国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只有男子有继承权,唐代以后出现了关于绝户女儿的继承权的规定。在绝户女儿继承的问题上,唐代完全保护绝户女儿的继承权,宋代进行了限制,明清法律几乎完全剥夺了绝户女儿的继承权。唐代和  相似文献   

4.
黎松鑫 《法制博览》2023,(15):109-111
法定继承权公证中遗产分割协议的办理能减少遗产公证中的纠纷,降低继承人诉讼的概率[1]。从法定继承权公证事项来看,存在部分继承人继承意见模糊或在遗产分割时存在疑虑等问题,为更好地在法定继承权中体现遗产分割协议的公证办理,需加强对遗产分割协议的分析,从《民法典》中阐述遗产分割协议的内容、遗产分割协议与放弃继承权之间的差异以及具体到办理遗产分割协议的注意事项,确保法定继承权公证中遗产分割协议办理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5.
陈振言 《工会博览》2008,(12):68-68
公证员在办理继承权公证中,遗产范围的界定是办理继承权公证的前提条件,因此分层次的讨论遗产范围界定的意义,遗产范围界定的内容及遗产范围界定应注意的问题有现实的意义,有利于公证员在办证中准确把握被继承人的遗产。  相似文献   

6.
苏袁 《法制博览》2013,(1):235-236
鉴于对未成年人子女、配偶继承地位的保护,并对其他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考察,并结合我国的继承制度,加以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借鉴他国立法经验,从子女、父母继承地位的确定、配偶的法定继承顺位及份额、配偶的先取权出发,完善我国子女继承权与配偶继承权,以实现保护力度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离婚率的上升,再婚重组家庭的数量亦随之增多,继子女与继父母在量上较以往也有上升的趋势,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的继承关系已是我们所不能回避的问题。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与继父母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子女与继父母间相互享有法定继承权,然而,学理上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即肯定说与否定说。横向比较此两种学说,笔者认为,依据继承法之本质应当保留继子女继承权,但应予以严格限制。  相似文献   

8.
教会法作为中世纪西欧法律体系的支柱之一,对西欧社会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本文从婚姻权、继承权、财产权以及其他等几个方面,论述教会法体系对中世纪西欧妇女法律权利的保障。虽然其对保障西欧中世纪妇女法律权利方面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是中世纪西欧妇女所享有的法律权利是有限的,法律地位是极其低下的,这点是毫无疑问的。  相似文献   

9.
路海燕 《法制博览》2015,(8):111-113
我国现行《继承法》对法定继承的范围和顺序的规定已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我国的新型"四二一"家庭结构模式。文章通过对比国外立法及我国立法的规定,对完善我国的法定继承提出建议。包括:法定继承范围的扩大,增列法定继承的顺序,对配偶继承权的进一步研究,否定了梁慧星教授不列丧偶儿媳、女婿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刘保升  马静 《法制博览》2023,(30):121-123
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改变了老年群体的思想意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非婚同居的生活方式,进行相互的照料和相互陪伴。但是,老年人非婚同居有特殊关系,不受到婚姻法的保护,针对非婚同居财产问题,我国在法律层面出现了真空状态。为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对容易引发的财产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法律保障措施,赋予非婚同居老年人相应的财产分配和继承权,有效地避免财产纠纷的发生,利于实现老年群体老有所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