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相关技术的发展,电子数据以完全不同于传统证据的独特表现方式进入司法实务之中,成为了一种新型证据。因此,电子数据证据的相关问题逐渐成为困扰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难题。构建系统的电子数据证据规则,既是解决当前法院应对电子数据证据难题的迫切要求,也是现代科技和法治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就以此为背景,从基本理论和司法运用两方面对电子数据证据展开探讨,以期对推动我国电子数据证据立法及完善证据制度产生有益促进。  相似文献   

2.
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第48条新增"电子数据"证据这一证据类型,标志着"电子数据"被赋予了法定证据的身份,拥有独立的证据地位。但我国关于"电子数据"制度规则的立法和司法解释的滞后性,使得电子证据的适用成为司法实务中无法回避的证据难题。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犯罪率的不断攀升,势必带来诉讼实践中"电子数据"证据的频繁使用,故其相关问题亟待立法和司法解释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3.
王欣 《法制博览》2015,(8):205-206
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是为克服证据随时提出主义的弊端,实现"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到"证据限时提出主义"的转变而设立的。它对于司法实践的指导和证据立法的推动都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截至目前,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失权制度主要经历了两次变革,而且仍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司法实践的发展,儿童学习、认知、表达能力和智力水平较之前已有显著提高,在很多刑事案件中,儿童言词证据也成为认定案件事实的重要依据。由此,对儿童言词证据问题的研究重点,也从其是否具有证据资格和证据能力转移到在收集和固定儿童言词证据过程中,如何对儿童的权利进行制度和程序保障以及儿童言词证据采信规则和补强规则等方面。儿童言词证据具有受其认知、表达及记忆能力所局限、易受干扰等特性,在儿童证言收集过程中又极易给儿童造成二次伤害。当前立法和司法层面对儿童言词证据的采集和儿童权益的保护虽有诸多努力,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完善兼顾儿童保护和儿童言词证据可信性的证据制度,健全儿童言词证据收集的相关工作机制是应对上述问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品格证据在未成年人缓诉制度中的运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品格证据在决定对其是否适用缓诉以及缓诉的结果上有重要影响。借鉴国外有关的立法及司法经验,阐述了品格证据在构建我国未成年人缓诉制度中的具体运用,尤其界定了前科劣迹的范围,论证了考察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品格证据的主体、内容、原则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樊亚茹 《法制博览》2023,(21):36-38
进入信息时代后,证据在诉讼中更多以电子存证证据的形式表现,相关纠纷也日益新型化。理论上来说,电子存证证据真实性可从数据、载体和内容三方面解读,司法实践中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技术之可靠、平台之合法和证明之充分上,法院也主要从这三方面进行真实性审查,但证明的充分性难以实现。在司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类型化的分析方法,从覆盖电子数据全生命周期和部分生命周期两大种类适用类型化的真实性审查标准和规则,最后将法与技相融合,通过二元化的审查标准对电子存证证据的真实性进行司法认定,最终构建符合司法实践和理论要求的审查规则,以规范电子存证证据的司法运用,完善在线诉讼规则和互联网司法裁判体系。  相似文献   

7.
苏云  王建涛 《法制博览》2013,(10):13-15
新刑诉法关于证据制度的修改,必然会带来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大量使用,也促使电子取证行为的频繁出现。与普通取证行为相比,电子取证在主体、对象、手段等方面存在自身的特点,这也导致电子取证在实践中面临诸多法律风险。为实现对电子取证的有效规制,必须对电子取证过程的以上各要素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8.
李幸幸 《法制博览》2022,(10):113-115
作为2012年《民事诉讼法》新增的送达方式,电子送达具有传统的送达方式不可比拟的显著优势,能更好地顺应我国立案登记制度改革.但是由于立法本身的不完善、司法实践的不统一以及技术手段的不成熟,电子送达在实践中的司法效益大打折扣.因此,在当前"推行繁简分流改革、健全电子诉讼规则"的改革背景下,有必要对民事诉讼电子送达进行重新...  相似文献   

9.
司法鉴定作为证据获取和事实认定的重要方法,它往往影响着整个司法制度的公平、公正。但由于国家立法部门对于司法鉴定体制建设方面的规定仍存有很大的缺陷,使其在具体司法实践中产生诸多困难。本文拟从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完善方面入手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涉及电子证据的民事矛盾纠纷发生频繁,进入诉讼程序的涉电子证据案件也逐日增加,我们不得不对此类证据高度重视,通过立法以及相关法律程序使电子证据更加规范,以确保电子证据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充分发挥自身价值。文章结合笔者所在基层法院的民事法官对电子证据的应用困境,对当下民事法官在审判实务中判断个案中电子证据的方法进行阐述、归纳和总结,以此呼吁相关部门制定有关电子证据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