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公众参与做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从而使公众参与更加有法可依。但我国目前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现状并不理想,需进一步提高、完善。  相似文献   

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环境法律制度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关键。公众参与能保证决策的民主和科学 ,保障决策的行之有效。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公众参与的主体、对象、范围、方式所做的规定还不能令人满意。借鉴西方国家和港台地区立法的先进经验 ,我们应当通过使法律具有可操作性、协调好国家干预和公众参与、赋予公众提起环境诉讼的权利、加强公众宣传、保证信息透明等方式对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公众参与在环评制度中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很多情形下仍未被给予应有的重视。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环评公众参与的立法规范、程序规则和司法审查制度,建立一个科学完备、可操作性强的环评公众参与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4.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圆明园铺膜事件为契机,在全国范围掀起的环评风暴,加深了公民对于环境影响评价的认识.对比欧美国家,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存在明显的缺陷,研究者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制革行业是重污染行业,公众参与是影响制革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要做到充分保证相关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并使他们切实做到真正参与、深入参与、全程参与,从而实现公众对项目环境问题的有效监督。目前我省制革项目的环评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6.
程序的正义才是真正的正义,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实体权利 通过程序的规范来保障,现阶段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多流于形式,主 就是程序规范的不完善,因此,程序制度的设计会影响实体法律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公众参与是政府与市民进行有效沟通的良好且重要的渠道之一,也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日渐得到环保主管部门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深圳地区近年来多条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环评公众参与工作的研究,从参与时机、对象、内容、问卷调查等几个方面给出公众参与的工作建议,为道路环评的公众参与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嘉兴市高度重视公众参与平安建设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平安建设公众参与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分析当前平安建设中公众参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应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平安建设的舆论氛围;把握关键要素,进一步突破公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瓶颈限制;创新组织发动,进一步发挥公众参与平安建设的关键作用;创新组织机构,进一步发展公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社会组织;加大政策引导,进一步落实公众参与平安建设的权利保障等举措,不断加强公众参与平安建设力度,建设一个基础更牢、水平更高、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平安嘉兴"。  相似文献   

9.
国外的实践表明,限制、废除死刑是国家的宏观政治决策,所以公众舆论成为左右死刑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国决策机构在限制、废除死刑问题上踌躇不前,主要原因也是社会公众对死刑及其适用的强烈支持。从死刑司法与公众舆论之间的互动与交替关系出发,我们应该积极利用公众舆论与死刑司法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形成支持废除死刑的公众舆论,为今后的死刑改革奠定有利的公众舆论基础。从日本裁判员制度实施4年以来的死刑适用现状与舆论调查结果来看,通过扩大死刑司法的公众参与,让社会成员切身感受给出死刑判决所经受的压力,是改变死刑公众舆论的有效途径,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建立死刑信息公开制度、规范死刑案件公众参与同样是引导公众舆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潘岳 《理论前沿》2004,(13):12-13
一、什么是公众参与所谓公众参与,指的是群众参与政府公共政策的权利。我们提倡公众参与,是因为中国发展观与执政观的伟大进步,是因为中国民主法制与政治文明的逐步成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的是资本高收益率,其主体是实实在在的企业股东。而政府追求的是公共事务的综合发展成果,其主体是抽象的全社会公众。谁来代表公众?当然是政府。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的职能定位也由过去热衷于抓经济管企业,逐渐向以主要抓公共事务管理过渡。公共事务,包括人口与就业、教育与文化、资源与土地、环保与生态、治安与稳定、医疗与交通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1.
公众参与机制是现代行政法的重要内容。就理论层面而言,该制度所包含的内在价值与共和、自由、审慎与法治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就实践层面而言,该制度也存在着参与不足与参与过度的问题。国外公共参与制度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重构公共参与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城镇居民公众参与态度实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问题的实质是政府和公众之间关系定位问题,而公众参与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公众的参与。采取问卷调查的实证调研方法,能够明确成都市城镇居民公众参与态度的现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的政策建议对政府进行公众参与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建构阳光政府带来了希望.为避免这种希望不被现实中"封闭"的具体行政和"短腿"的司法实践笼罩于阴霾之中,为从根本上使公民知情权的实现得以有效保障,应对域内外知情权和信息公开制度的演进变迁历程进行比较分析,就消除法院顾虑以有效制衡行政权力的有效路径进行实证探寻,对公共治理模式中的公众参与加以积极推进.只有如此,才能最终使公民的知情权不至于沦为可望不可及的"海市蜃楼".  相似文献   

14.
行政立法后评估是中央和地方优化行政立法质量的重要举措,但对于评估工作的启动环节,法律规定与评估实践将启动权交由行政机关一方独享,严重忽视了公众参与的作用。确立公众对于行政立法后评估的启动权有着现实的实践需要和深刻的理论基础。要在借鉴与参考国外对于公众启动权制度的基础上对行政立法后评估中公众启动权制度予以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青岛市通过开展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以下简称三民活动)、电话民意调查、网络在线问政和行风在线等形式,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反映民情,不断丰富和完善公众评价机制,初步探索出一条以公众满意度为导向和激励作用的民考官的新路子,推动了政府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创新,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平稳发展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6.
行政决策是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主要过程之一,其对公民权利与社会公共利益具有潜在的侵害性,通过在行政决策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机制,能较好的保证行政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实现国家权力的正确健康行使。  相似文献   

17.
国外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相关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英、日等国家的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制度,具有参与程序法定化、多样化、便民化、可操作性强、公众参与主动性高和配套制度完善等特点,值得我国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制度借鉴。我国应从改进公众参与方式、完善配套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健全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制度。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公众参与的内容、机制和效果及公安机关推动公众参与的方式等因素,公安微博警民互动可以分为单向主导型、双向协商型及参与型警民互动三种模式类型。通过对新浪公安微博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前公安微博警民互动还处于公众参与程度较低的发展阶段,由单向主导型和双向协商型警民互动构成,并以互动效果不佳的单向主导型警民互动为主。然而良好、持久的互动却是公安微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必然。为此,除了从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角度推动公众参与发展之外,公安机关应从完善微博问政制度建设,优化微博警民互动运营策略及拓展微博警民互动维度及空间等方面推动公安微博警民互动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以怒江大坝建设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导致的利益分化,使得地方政府越来越多地在利益冲突的背景下进行决策,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在不同层面上介入决策。有鉴于此,需要以怒江大坝决策为例,描述地方政府决策过程中公众参与的一般特征,并对这一过程涉及的利益冲突与表达、抑制决策者的自利偏好、决策程序以及潜规则等问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反腐决心和力度不断加强,公众对反腐斗争的态度由观望转为积极参与。公众参与反腐坚定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信念,确保了"反腐无死角",击碎了"朝里有人好做官"的谬论。为有效保障公民反腐,法律、制度、行政部门、执法部门多管齐下才能保证公众参与反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