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7月14日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了1997年度世界前200名富豪排行榜,其中前三位全是美国人,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以364亿美元的净资产连续三年高居世界首富之位。作为世界华人的首富,香港商人李兆基排在排行榜的第4位。  相似文献   

2.
大炼钢铁如果不是复星在2003年收购南钢中胜出,也许郭广昌大炼钢铁的野心到现在都乏人知晓。作为一家民营的高科技企业,郭广昌却把手伸向了传统的钢铁业,而且出手阔绰,以16.5亿元的收购价重组南钢,并获得控股权。其实,在收购南钢的同时,复星与唐山建龙以及来自香港和美国的资金共同投资的宁波建龙已经在靠近宁波北仑港林大山的地址上开工建设。据宁波建龙的有关人员介绍,宁波建龙一期工程施工已基本结束,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如果没有意外,将于今年6月开始陆续投产。该项目建成规模600万吨,总投资将在130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3.
今年6月初,一场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企业收购战,令世界计算机界瞠目结舌。在短短一个星期内,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用35亿美元巨资,兵不血刃地收购了著名电脑软件开发商莲花公司(Lotus)。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的企业收购专家哈维说:“这一收购行动精确严密,无懈可击。”律师们称,这是“将被写入教科书的典型收购交易”。  相似文献   

4.
王玉珍 《南风窗》2008,(15):67-69
从黑石几乎腰斩的巨亏,到平安参股富通集团后的股价大跌,中国金融机构对国际金融市场、购并市场运行规则的不熟悉是战略整合的最大障碍。招商银行的收购也不例外。不久前招商银行发表声明称,要支付172亿元人民币现金收购香港永隆银行有限公司53.12%的股权,一时间引起众多的反响。事实上,中国商业银行的海外并购已经  相似文献   

5.
“千亿融资计划”与组建晋商银行背后,因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资源大省山西正迎来“投资大跃进”时代。2006年7月25日,山西省省长于幼军率领庞大的山西招商团前往香港,并在香港展览会议中心举行了2006山西(香港)投资洽谈会。其间,于幼军还相继拜访了李嘉诚、李兆基、曾宪梓、郑裕彤等工商巨子。  相似文献   

6.
一版价值10多港元的T46金猴邮票,目前香港邮商的收购价是3.2万元港币,而“龙”“兔”等邮票的价格也狂升20倍以上——1997,香港人除了迎回归之外,还掀起了一股炒邮狂飚。  相似文献   

7.
声音     
《南风窗》2006,(18)
有中国在,谁需要美国?英国知名评论小组雷克思近日说出了非洲和拉美部分国家的心声:“有中国在,谁用得着美国?”雷克思说,委内瑞拉是最近一个受到中国慷慨对待的国家:在该国总统乌戈·查韦斯8月访问中国期间,他得到了28项投资协议,价值据称达110亿美元。雷称,查韦斯走的是一条人们熟悉的道路。今年,中国政府承诺向尼日利亚投资近70亿美元(其中包括收购石油资产),向安哥拉投资20亿美元。这两个非洲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名声都是毁誉参半。此外,2004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拉美期间,曾慷慨承诺1000亿美元的投资。要想计算这些承诺的总额,就如…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南风窗》1998,(11)
给黄宏生先生的一封信 何仰捷(香港丽新集团)(?)的黄宏生先生: 您好。拜读阁下发表在《南风窗》的“勇(?)业家”一文,深有同感。尤其阁下在谈及第四点“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时,在海内外众多著名企业家中,将香港丽新集团主席林百欣先生列为阁下“最钦佩的企业家”,令我感动。  相似文献   

9.
去年10月,在香港已有80年经营历史的中银香港集团将旗下12家姊妹行及信用卡公司重新组成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成为规模仅次于汇丰银行的香港第二大银行集团,今年7月25日,它在香港挂牌上市。 这创下了中国的商业银行以境外资产在境外上市的新模式,对内地商业银行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被普遍视为中国金融业在入世后的发展新姿。  相似文献   

10.
石破 《南风窗》2014,(4):10-10
<正>如果你在生活中已然失去了停下哪怕10分钟,来静享生活之美的习惯,那么你在旅游途中也照样难以停下脚步。中国人已成为世界上最爱旅游的群体。2013年全球有将近11亿旅客出境旅游,而中国大陆是排名第一的客源地,这是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统计数据;去年内地赴香港旅游的人数达到4070万人,是2001年内地赴港人数的近10倍,这是香港方面发布的数据;今年有2.25亿中国大陆民众选择在旅游途中迎接马年钟声的敲响,这是春节前中国旅游研  相似文献   

11.
“马照跑,舞照跳”,挂在香港人口头的这句话,表示着香港人对“1997”的信心,同时也表达了跑马在香港人心目中的地位。跑马季节里,香港沙田马场,人山入海,热闹非常。谁能代替你地位笔者在香港曾问过三个香港人:你最喜欢的娱乐是什么?其中有两个人回答:跑马。资料显示,香港的每个赛马日,平均有3.3万人入场观看赛马,150万人次参加投注,在1991-1992年度马季里,平均每天要接受8.3亿港元的投注,最高的一天投注额竟达11.94亿港元。根据香港政府公布的数字,全港约有劳  相似文献   

12.
媒体     
《南风窗》2016,(9)
正01中国掀起境外收购潮美《新闻周刊》4月15日中国正在掀起一轮海外收购热潮,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在各个领域的境外收购交易总额(含已经完成和交易中)高达1000亿美元,是美国同期境外收购总额的两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交易如:中国化工430亿美元收购瑞士农化巨头先正达(Syngenta),海尔54亿美元收购美国通用电气家电业务,海航集团以60亿美元收购电子产品分销巨头英迈(Ingram Micro),  相似文献   

13.
内地人几年前才承认“时间就是金钱”,而香港人早就确知“机会就是一切”了,尤其是青年人。香港的青年人生长在一个“机遇至上”的社会里,他们从小就耳濡目染了“抓住机会,一举成功”的道理。香港总有这样的连续剧,一位出身低微、但孜孜不倦向上奋斗的主人公,由于抓住某个机会而一举成功。再比如充满诱惑的娱乐圈,固然有不少靠face(面孔)漂亮一夜红透的人,但也有其貌不扬的人照样发紫。这种现象告诉青年人:机遇面前人人平等,抓住机会便是成功的开始。  相似文献   

14.
媒体     
《南风窗》2008,(15):9-9
流动性"黑洞"日前,香港渣打银行的分析师认为,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似乎正在成为世界流动性的黑洞。他们经过计算后发现,中国在今年头4个月里就增加了32加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而其中的1190亿(相当于新加坡去年国民收入的总和)既不能通过外贸顺差解释,也没有显示在外国的合法投资上,因而  相似文献   

15.
今年6月20日,中国大酒店丽晶殿。中共广州市委书记高祀仁、市长黎子流等党政领导人,与出席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的香港、澳门地区委员们举行坦诚相见的座谈。香港威达利集团主席潘礼披露了两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有一次,外省一个企业与潘先生做生意,派人拖着一个沉重的大旅行袋飞来广州。打开一看,竟是10元面额的纸币几万张之巨。潘先生哭笑不得,问:为何不用支票?几十万现钞如何清点?答曰:支票没有帐户,电汇拖延时日,还不如这样干脆! 又一次,潘先生的一位朋友,因临时急用去银行  相似文献   

16.
财讯     
《南风窗》2014,(3):16-16
<正>彭博社富豪榜"摆乌龙"1月中旬,财经通讯社彭博上演了一次"乌龙"事件。其亚洲富豪榜将银河娱乐主席吕志和身价,错误地计算为296亿美元,从而以1亿美元的"微弱优势",超越长和系主席李嘉诚的295亿美元,首次成为亚洲酋富。发榜半天之后,彭博即行更正。据称,  相似文献   

17.
我时常会被一些不八卦的新闻感动。前几天随手翻阅一本杂志,看到这样一则报道:香港大学在2009年9月22日,为一位只会写五个字的普通老太太袁苏妹授予“荣誉院士”称号。整个仪式热烈隆重,香港名流云集,同时获此殊荣还有汇丰银行前行政总裁柯清辉,李兆基长子李家杰,曾获紫荆星章的大律师郭庆伟,而袁苏妹身份特殊,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是北京金隅集团"走出去"发展战略硕果累累的一年。继在水泥制造业板块西进东扩、房地产业北上南下的大好发展态势下,金隅集团现代服务业中的休闲旅游板块又添新成员——经过近半年的运作谈判,通过转股方式成功收购了北京八达岭温泉度假村。北京八达岭温泉度假村位于京西北延庆县,是一座占地260亩、  相似文献   

19.
近几个月来,张子强犯罪团伙的舀天罪行和侦破及审判经过,成为传媒关注的热点。1991年,张子强等人策划实施了香港启德机场1.7亿港元押款车大劫案,1996年和1997年又绑架了香港两大富豪李某和郭某,勒索赎金16亿多港元,成为赎金最多的“世界第一绑架案”。12月5日,张子强已经走上了断头台。本刊特刊出此文,详细披露了“世纪贼王”张子强的不少心态,足以为后人之鉴。  相似文献   

20.
时髦的古董     
数月前,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恢复使用“同志”这一称呼,马上被嗅觉“超人”的香港电视台当作一条新闻予以报道。促使香港电视从业人员敏感起来的,是这样一个事实:近10年来,内地“同志”已逐步为从海外“引进”的“先生、小姐”们代替。“的士”“波士”“卡士”“贴士”们在广州满街走,这很大程度上是香港电视节目影响的结果。今日的广东,你只要打开电视机,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当地电视台引进的香港电视剧。一些年青的广州人首先从广播电视中发现,香港粤语和广州粤语竟是如此不同——广州人说:“在今年第×号台风影响下……”,香港人则说:“台风黛蒂今晚在本港登陆”……从香港电视中学几个词汇,早已成为“时髦”的一种标志。不过,假如你一味以为香港粤语够洋气,那就错了。其实,香港人不但热衷于引进“洋话”,一旦“老土”起来也毫不含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