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通过回溯和分析历史背景、事件和代表性人物,本文对英国"新左翼"的缘起以及文化(包括大众文化)在其政治议程中的重要地位展开论述。二战之后,"富足社会"的出现、笼罩着全世界的"冷战"阴云以及社会主义事业本身的一些"失误",使得西方社会主义事业陷入空前低谷。然而,一批坚守政治理想的知识分子并未退却,而是不断地寻找资源,希望能够为自己心目中的社会主义事业找到突破口,他们在共同理想的吸引下聚到一起,从而成就了英国的"新左翼"。虽然思想迥异,但他们普遍意识到,在既往的社会主义事业中,文化的维度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而在社会主义事业这一"长期的革命"中,"文化"应扮演重要的角色。为此,他们不断著书立说、创办杂志并投身于现实的政治运动之中,从而成为西方世界思想图景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英国工党加速了现代化的步伐,与过去的工党相比,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而被称为"新工党"."新工党"的"新"表现在它的背景、角色、立场、手段和策略、共识、学习范式、制度、风格和态势、政治文化、社会政策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不同以往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3.
南方朔 《南风窗》2010,(20):95-95
<正>现在,许多人都喜欢把"知识分子的批判角色"、"批评的权利"这些字词和概念挂在嘴上。有批评,才会有进步,因此对这种人我总是保有一份向往和尊敬,不敢有丝毫不敬。但真话总得有人来讲,批评的批评者乃是个人的人生实现,但这条路可真是寂寞万分。原因就在于以前的西方,有一两个世纪培养出的人道良心,它可以持续灌溉着批评者的热情之花。而在中国,"士以天下为己任"的文化价值流传,也使得知识分子批评的道德支持不虑匮乏,而且有很好的回  相似文献   

4.
公正俄罗斯党是当前俄罗斯最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该党曾经使用"新社会主义"、"21世纪社会主义"、"第三社会主义"等不同名称表述党的意识形态。最近举行的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又宣称,党的意识形态是"21世纪新社会主义",它超越于苏联社会主义和欧洲社会民主主义,其基本价值是社会公正和社会安全。它承认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市场经济,但强调市场必须接受国家的监控,主张发展公民社会。该党还就俄罗斯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主张。迄今为止,公正俄罗斯党对"21世纪新社会主义"的阐释还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没有形成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媒体     
《南风窗》2007,(22):11-11
新的宗教战争在整个20世纪里,西方的大部分政治家和知识分子甚至包括神职人员都认为,宗教在公共生活中无足轻重,而信仰也和外交政策无关。但到了21世纪,  相似文献   

6.
资本主义内部"新社会因素"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但在相当长时期却被视为"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修正主义观点而受到批判.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马克思主义关于"新社会因素"的思想因而被国内外一些学者重新提出并受到重视.日共认为, 21世纪是超越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新体制条件成熟的世纪,像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已孕育成熟了"新社会因素",成为建立新体制的"重要基石"、"强有力基础"和"重要线索".在当代,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新社会因素"思想,对于我们科学理解其"两个必然"理论,把握发达国家的发展变化与发达国家共产党的发展走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林赞治 《南风窗》2014,(10):88-89
<正>从历史上看,当革命处于高潮,它趋于信仰至上,意志统一,不容异议和反对。而知识分子偏偏喜欢质疑,结果为革命所淘汰。革命首先是观念的革命。观念是知识分子的思想创造,其中,最富于成就的观念,就是个人自由和民主权利的观念。农民起义、宗教改革没有这样的观念,是知识分子——社会学家科塞称为"观念人"——最早把它写在革命的旗帜上。知识分子的角色知识分子萌生于中世纪,伴随工业革命和中产阶级的产生、发展而壮大为一个有为的群体。在价值观的形成方面,他们是从社会底层、被压迫阶级那里获  相似文献   

8.
阶级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是当代资本主义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解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转型、文化变迁、民主发展、政党政治变革等重大变化的理论基础和中心环节。新马克思主义及其关于西方阶级和社会结构的理论在20世纪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大阶段,即二战前的形成时期、二战后的鼎盛时期和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的多元发展时期。这一理论主要讨论了传统的工人阶级、以白领知识劳动者为主体的新中间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内部分化以及知识分子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南书房     
秦朔 《南风窗》2010,(13):96-96
<正>《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美】格里德尔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版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是一个硕大而又沉重的题目,本书尽可能地让书中的人物自己说话,以源于个体生命的体验和感知指出:20世纪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创伤痛苦,深刻到了  相似文献   

10.
米洛万.吉拉斯因其思想的尖锐性、活动时间之长、影响力之大成为二战后苏东国家“持不同政见者”的公认代表。他从一名“斯大林主义者”到“持不同政见者”的思想发展历程,展示了苏东国家中那个特定年代的“异端”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状况,也展现了整个20世纪苏东国家的政治思潮变动的脉络。因此,梳理和分析吉拉斯的思想变化,对于了解东欧的“异端”思潮,以及二战后苏东国家政治社会发展的曲折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欧阳觅剑 《南风窗》2012,(12):51-53
如果说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针对不能运用理智的人群,那么,互联网时代中国的启蒙运动可以说是针对被"洗脑"的人群,它或许可以"将被洗过的脑子再洗一次"作为口号。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启蒙运动"特指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的先锋队是一群思想者,他们后来被称为"知识分子"。启蒙运动的精神与要义、知识分子的气质与行动自18世纪传承、从欧洲蔓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 90年代中期 ,俄罗斯出现新保守主义思潮。新保守主义在俄罗斯政治生活中影响越来越大 ,具有一切保守主义的共性。这种思潮的出现 ,有着深厚的社会历史背景 ,反映了俄罗斯复杂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13.
章剑锋 《南风窗》2010,(8):92-95
在一场大的浪潮中间,知识分子仅仅是一颗泥沙,你不可能改变大的趋势,你不过是在里面扮演了一个角色。权力结构上卑鄙龌龊的事情太多了,你没办法在这块土壤上很好地生长。  相似文献   

14.
有政治关切的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力的关系如何处置?知识分子要获得其立言的独立性、批判性与超越性,似乎必须与政治权力保持一种疏离甚至对抗的关系,但知识分子立言的根本意图又在于改造政治和社会,并非仅仅停留于生产一堆"批判性的话语文化",那么知识分子似乎应该要寻求与政  相似文献   

15.
叶竹盛 《南风窗》2014,(21):8-8
<正>知识分子未必是有知识的人。王小波写过,"我年轻时当过知青。当时没什么知识,就被当作知识分子送到乡下去插队"。他还说,当年他被硬推为知识分子,实际上是有人要收拾他。先扣帽子再整人,这是那时的套路。后来知识分子终于正名了,王小波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但是好日子没过多久,这个称谓很快又变得不纯粹了。一些在公共话语圈踊跃发言的人,被戏谑称为"公知",也就是公共知识分子的简称。有时候为了表达更为强烈的感情色彩,就说是"臭公知",算是对"臭老九"的继承。  相似文献   

16.
南方朔 《南风窗》2011,(17):95-95
金融危机是"大到不能倒"的公司绑架了政府,而美债危机则是"大到不能倒"的美国政府绑架了全球。这次美债危机可以拖到2013年,但2013年以后呢?人类在思想、价值认定以及制度做法上,通常都会有一种恶劣的习惯,那就是把"可以"的事看成是"应当"。将它说抽象一点,就是人们会认为"存在即合理",于是存在的恶即因此而一直持续而不能去。  相似文献   

17.
教育:梁漱溟乡村建设之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先生为国家的前途命运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他认为"乡村建设"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唯一出路,而教育则是进行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梁漱溟先生的教育是个人与社会结合的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为一体的教育,是知识分子与农民结合的教育,是"政教合一"的教育.梁漱溟先生试图通过这种全方位的、平和的教育,来达到改造乡村,进而改造整个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民粹主义既指称俄罗斯19世纪激进社会主义运动,也用以描述当代政治现象,这一现象既是表达民意的形式,也是执政当局或体制内外反对派的政治工具。俄罗斯民粹主义是对现代化进程所引发冲突的反应,它声张人民立场,把现代化进程中的"受损"归结于资本主义,用区分"自己人"和"他人"的简单逻辑解释复杂问题,依靠人民力量达到政治目的。俄罗斯民粹主义的这些共性源于俄罗斯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摇摆性、矛盾性,俄罗斯的现代化进程鼓励追求正义,但现代化和全球化又使俄罗斯的民族独特性受到冲击,非理性、矛盾性和宗教性的俄罗斯文化鼓励了民粹主义。俄罗斯社会结构变化、知识分子与人民的互动趋于紧密,以及自由主义的巨大影响,使当代俄罗斯民粹主义呈现出新特点,即民粹主义的主体从知识分子变成中产阶级,重视利益政治,淡化道德理想政治。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2016,(15)
正说得多了,陈伟在周围人眼里慢慢变成一个另类。但他认为自己不是"公知","如果大家对我的认知是因为我评论社会现实,而不是因为写了很好的学术著作,那我作为一个学者就是失败的"。当今的中国,一个人无论自觉或被动地成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多数情况下就会被这一身份"强制"发言。陈伟认为自己不是"公知",因为他的言论时有时无,更强调遵从内心的有感而发。翻看他的微博,已经有1个多月没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民主主义在西欧大行其道,它的一些政策主张甚至为其他不同政党接受,包括拉尔夫.达伦多夫在内的许多思想家把20世纪称为"社会民主主义的世纪"。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以福特制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后福特制逐步取代福特制,社会民主主义在西欧开始江河日下,这是经历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打击之后,新自由主义仍然强势、社会民主主义不见复苏的根本原因。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民主主义已经走到尽头,后福特制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使矛盾更加激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