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风问题,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都非常关心的一个大问题。为了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党中央不但制定了正确的方针,而且还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措施。所以说要端正党风,使党风根本好转,主要的不是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即能不能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去做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党风问题作为党的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仍有一些理论问题值得探讨。比如:研究和探索党风的特点,掌握党风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对于提高人们对党风问题的正确认识,促进党风的根本好转,就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优良的党风,是使党的性质不变、党的战斗力不衰、党的事业不败的根本保证.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所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等许多优良传统和作风,构成了我党党风的特有内容. 在改革开放这一新的社会背景下,党风建设面临新课题.在这历史转变时期,"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  相似文献   

3.
早 在改革开放之初 ,党中央就告诫全党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党风问题尤其显得重要。党风建设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 ,但人民群众最关心的还是干群关系问题。江泽民同志最近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指出 :“群众往往从他们接触到的干部来看我们党的形象。因此 ,干部的作风怎么样 ?干群关系怎么样 ?对党的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央所以突出地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 ,基本的考虑就在这里。”当前 ,加强党风建设 ,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在改革…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党风状况令入担忧。一方面,党内外凡是爱护党的,正直的人们都在议论党风不良的现状,并为之担忧、呼吁;另一方面,各级党的组织始终没有拿出能转变党风现状的真正得力的措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少党的干部对党风现状缺乏清醒的认识。他们担心将党风问题估计得严重了会否定党的主流,把党说成“一团漆黑”,以致于挫伤党员搞好党风的信心。从这种善良的愿望出发,而不是从客观事实出发,他们用所谓的“主流”、“支流”的公  相似文献   

5.
我们研究党风建设时,绝不能忽视党员素质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我在学习十三大报告的过程中,联系晋中地区党的建设的实际,着重对党员素质与党风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思索。党风是党员素质的综合反映党风,就是指党的作风。它是我们党、党的组织、广大党员在政治、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一贯态度和行为,是党的性质和党员世界观在党组织和党员行动上的表现。党风既作为党员  相似文献   

6.
党风建设是80年代以来党的建设的一个常盛不衰的热点问题。10多年来,我们搞党风建设常常是同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并列在一起的,党风建设仅仅是作为党建的三个方面之一,处于局部地位。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在涉及党的建设内容时,提出了党的政治,思想、理论和组织建设四方面的内容。这不仅充实了政治建设和理论建设的内容,而且四项建设内容并列也符合党建各方面关系的实际状况,同时也合乎逻辑,顾及全面。党风建设从党建内容的政治、思想、理论和组织建设中独立出来,不是淡化和取消,而是把党风从党建的一个局部地位上升到党建的整体高度。怎样认识和理解党风建设在党建中的整体地位,如何从党建的整体高度去重理党风建设的思路,突出解决党风的热点问题,是需要深入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最近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发言中,我们再次获得这样的信息:现在广大群众议论多、意见大的,除物价、教育等问题外,就是少数党员特别是某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干扰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败坏党的声誉.这确实是当前特别需要全党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的严重问题. 去年十二月间,中央书记处开了两次座谈会,专门讨论了当前党风建设问题.总的看法是,正确认识党风问题,离不开改革开放;正确解决党风问题,也离不开改革开  相似文献   

8.
100多年前,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权胜利诞生了,这个政权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实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防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追名逐利,由人民公仆变为社会主人。我国革命胜利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这个问题,告诫全党要警惕由“公仆”变为“主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提醒人们注意这个问题o1980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赞成陈云同志的讲话,党风问题,  相似文献   

9.
切实加强和改进文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风是构成党风的重要基石,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端正文风。当前,文风不正的问题相当普遍和严重,端正文风已成为党风建设的当务之急。关键是全党要高度重视,大力弘扬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文风。  相似文献   

10.
<正>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党风问题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坚强的党性、优良的党风、严明的党纪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识,也是百年大党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久经考验、百炼成钢的奥秘所在。驻水利部纪检监察组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作风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不断擦亮新时代共产党人的“金色名片”。  相似文献   

11.
党风建设是党的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更具有紧迫性。这里谈一点有父党风建设的学习体会,向关心党风建设的同志们请教。一、如何正确估价党风状况? 党风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党的性质。因此,如何估价现实的党风状况,涉及到对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看法,理应严肃思考。现在,人们对党风问题议论颇多,认识也不一致。不少人认为现在是党风最糟的时期,是  相似文献   

12.
如何实现十二大提出的在五年内使党风根本好转的庄严目标,这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所关心的事,也是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着重提出的一个问题。本刊编辑部邀请在中央党校进修部纪检干部班学习的几位同志,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将他们的发言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甲:党风问题,是当前人们议论得最多的问题之一,也是比较难以讲清的问题.我们不妨敞开思想讨论一番. 乙:很有兴趣.首先要讨论的是党风的定义,它的内涵,也就是回答什么是党风.据我所知,目前关于党风的定义,不下于十多种.有的定义比较宽,有的比较窄; 有的是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个角度下定义的,也有的是从党组织与党员的活动表现方面下定义的.还有的是把党的活动对国家、社会的影响也包括在党风的范围之内.定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人们对党风状况评价不一,有的认为,现在是党风最糟时期,有的认为现在是党风最好时期,也有的说,五十年代后期路线是错误的,党风是好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似来,路线是对的,党风是坏的。等等当前党风状况究竟如何?搞清楚这个问题,是搞好党风建设的一个前提条件。笔者认为,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相似文献   

15.
重视党风建设,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这是我们党的一个突出特点和优势。保持这个特点和优势,党就能永远立足于不败之地;丢掉这个特点和优势,就有走向自我毁灭的危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反复证明了这个真理,每个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共产党员都应该牢牢记住这个真理。  相似文献   

16.
在外部环境的介入下,组织领导力与外部环境构成了更大范围的阴阳互动系统,领导力道学模型的实际运行规律呈现出更加多样的系统特征.内外环境系统互动规律要求一个组织的领导力要在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进行自我调节从而积极应对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作为组织领导力的核心组成部分--领导者,无论在个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行为上,只有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升华,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达到引领组织变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加强廉政建设是一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抓好企业的廉政建设,对促进社会廉政建设,实现党风根本好转有着重要意义。一、抓好企业廉政建设,首先要统一领导班子的认识(1)正确处理加强党风建设同加强廉政建设的关系,用党风建设促进廉政建设。党风建设与廉政建设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其区别在于:一是工作对象不同。党风建设的对象是各级党的组织和一切共产党员;廉政建设的对象是各级党政机关和一切在党政机关工作的国家公职人员。二是工作内容不同。关于廉政的内容,中央提出了三个“不”,即不贪赃枉法,不以权谋私,不奢侈浪费。做到了这三点,就  相似文献   

18.
我们党和政府以及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中的各级领导干部,绝大多数是由共产党员担任的,干部与党紧紧连在一起.干部的精神状态如何?干部的作风如何?在群众心日中,意味着党的威望、党的风气如何,意味着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为什么群众对某些干部作风有意见时就骂共产党,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改进干部作风,就成为转变党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个政治原则问题.党风的转变,很大  相似文献   

19.
改进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重要内容。执政党的党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因此,党的作风建设是执政党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突出问题。执政党的作风建设是党面临长期执政考验的需要,是应对国际环境挑战的需要,是深化改革、推进科学发展的需要,是解决党在作风上存在的问题的需要,从而使党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相似文献   

20.
党风是一个政党的性质和世界观的外在表现。是党的各级组织及其成员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思想、行为。社会心理,亦即人们的日常意识,它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代、特定的民族中普遍流行的、在广大群众精神生活中自发形成的、不自觉、不定型、不系统、不稳定的态度,情绪、情感、愿望、要求、信仰、风俗习惯、道德风尚、审美情趣等等。党风与社会心理,初看起来似乎是互不相关的,但是,由于党风是一种社会存在,而社会心理属于一种社会意识,这就使二者之间产生了内在的、必然的客观联系。尤其是我们所讨论的党风,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党风,我们所讨论的社会意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在当今的社会意识。这就更使得二者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对这种关系进行探讨和研究,对于加强我们党的作风建设,改善群众的社会心态,促进社会心理的健康发展,从而保证党对社会主义事业和人民群众的有效领导,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