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检察官》2008,(1):78-78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23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继续审议禁毒法草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草案等,首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国有资产法草案、社会保险法草案等。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决定对《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第七条修改为:“每年5月25日为本市无违章、无事故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日。” 二、第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四款:“机动车辆被张贴道路交通违章停放通知单或者被告  相似文献   

3.
暗自庆幸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被广泛理解为"机动车全责"条款,它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这一条款遵循了《民法》中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对道路交通中强势的一方加大了责任承担,对弱势的、容易受到伤害的一方实施了更严格的保护,从立法本意上看本无不妥。但是,由于当时交强险制度尚未落实,商业三者险的赔付额度普遍过低,《保险法》又不支持无过错责任的赔付,于是,这样的归责办法就导致了新的不公平。交通文明应是法制的文明,规则的文明。自立法之初就颇受争议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在实施3年多后进入修改程序。该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审议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本期"新闻聊斋",我们就来说说这"76条"。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被广泛理解为"机动车全责"条款,它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这一条款遵循了《民法》中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对道路交通中强势的一方加大了责任承担,对弱势的、容易受到伤害的一方实施了更严格的保护,从立法本意上看本无不妥。但是,由于当时交强险制度尚未落实,商业三者险的赔付额度普遍过低,《保险法》又不支持无过错责任的赔付,于是,这样的归责办法就导致了新的不公平。交通文明应是法制的文明,规则的文明。自立法之初就颇受争议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在实施3年多后进入修改程序。该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审议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本期"新闻聊斋",我们就来说说这"76条"。  相似文献   

5.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被广泛理解为"机动车全责"条款,它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这一条款遵循了《民法》中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对道路交通中强势的一方加大了责任承担,对弱势的、容易受到伤害的一方实施了更严格的保护,从立法本意上看本无不妥。但是,由于当时交强险制度尚未落实,商业三者险的赔付额度普遍过低,《保险法》又不支持无过错责任的赔付,于是,这样的归责办法就导致了新的不公平。交通文明应是法制的文明,规则的文明。自立法之初就颇受争议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在实施3年多后进入修改程序。该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审议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本期"新闻聊斋",我们就来说说这"76条"。  相似文献   

6.
在历时两年的全面细致的调研后,我省对《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修订草案已经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今年5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7.
新事评点     
《江淮法治》2012,(15):5-5
安徽:开门立法推出新举措 7月13日下午,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举行《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修正案(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新闻发布会。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向社会公开征集对地方性法规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江淮法治》2008,(9):20-21
2007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决定》,《决定》对原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进行了修改,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如无过错,超过机动车交强险赔付限额的部分,机动车的赔偿不超过10%。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五十九条为例探讨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违宪性审查问题.  相似文献   

10.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条例。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组织有关部门对城市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确定管理目标,制定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1.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条例。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组织有关部门对城市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制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确定管理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第二章 车辆和驾驶人第一节 机 动 车  第四条 机动车的登记,分为注册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和注销…  相似文献   

12.
9月3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就制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举行了公民意见听证会,16位经过筛选产生的意见陈述人在会上分别表达了各自的意见。一个集中的话题是,该市《办法<草案>》第69条的规定——机动车和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驾驶员是否应当负全责的问题,成为与会者最为关注的内容。通过辩论,多数人表示不赞同“机动车负全责”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宗和 《法治纵横》2011,(10):13-14
酒后驾车将暂扣驾照并罚款,“醉驾”或将5年禁驾,酒后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可能面临终身禁驾……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草案,对饮酒后驾车作出了空前严厉的处罚。规定在现实执法中能否落实?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宝 《法学家》2005,(1):10-14
近来,各界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尤其是该法第76条的讨论十分激烈.我们认为,该条的立法精神和技术构造都是好的,正确贯彻执行这条法律有赖于:1.通过司法解释对该条法律的内涵进行更具体的阐明;2.建立符合该法指导思想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本文主要讨论第二个方面的问题.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7条、第75条、第76条第1款规定了机动车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制度.虽然过去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实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该制度仍然是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建立的新制度,因此必要从法理上对其特征、保险公司的诉讼地位和直接赔偿义务、赔付责任、格式条款和免赔条款、当事人拒不购买此等保险的法律责任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自实施以来,围绕该法第76条的法律适用问题,各方意见分歧不断,这也给司法实践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为正确理解和适用新76条,本文对该条款的修订背景、变化和它所确立的归责原则与存在问题以及《侵权责任法》为何没简单照搬该条文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正确适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03年10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已于2004年5月1日实行,它对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提高通行效率,规范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的执法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第73条的执行引出了不少问题。《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  相似文献   

17.
对《集会游行示威法(草案)》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提请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草案)》,决定公布该“草案”,普遍征求意见,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现在,提出我对该“草案”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据2010年6月23日《法制日报》记者郭晓宇报道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6月22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继续审议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草案、行政监察法修正案草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首次审议预备役军官法修正案草案、人民调解法草案。吴邦国委员长主持会议。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法律  相似文献   

19.
在《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实施近两年,《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一年多后,人们翘首企盼的《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终于面世。作为我国第一个通过立法予以强制实施的机动车保险险种,表面上看是针对机动车的,涉及全国现有1亿多辆机动车,实质是在为十三亿中国人民“设保”,它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事关每位公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整个《条例》可谓亮点多多,实惠多多。  相似文献   

20.
现行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不是真正意义上机动车第三者强制保险,道路交通案例法第七十六条中的责任限额也非保险法规定的保险金额。正在制定中的《机动车第三者强制保险条例》施行前保险公司责任不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