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境与界境     
吴礼鑫 《党政论坛》2013,(18):22-22
一位智者与一位禅师是知心朋友。一天,他俩相约一起去爬一座高山。他们从清晨开始攀登,花了大半天时间才登上那高耸入云的高山。站在山顶,智者望着山清水秀的风景,感慨万千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现在才切实感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心境了。”禅师说道:“老弟,你就永远留在这里吧。我可要悠然下山去了,到山下去享受自己美好的生活。”智者问道:“兄长,你这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2.
女友得了怪病 陈文俊是山东烟台市牟平区玉林店镇人,今年26岁,在烟台市塑胶制品厂担任车间主管.他的女友孙琪在烟台市一家服装厂做缝纫工.正当他俩爱得如痴如醉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向孙琪袭来…  相似文献   

3.
胡笳 《瞭望》1991,(26)
今年2月7日,是著名的“左联五烈士”罹难60周年。提起“左联五烈士”,人们并不陌生。然而,对于其中两位——柔石和冯铿一段感人肺腑的恋情却鲜为人知。事实上,他们这段炽热的革命情谊,对于他俩当时的创作和生活都起了巨  相似文献   

4.
三月初,我们收到这封来自吉林省辉南县扳石河乡一位妇女的来信。这位自称“农妇”的刘菊秋希望我们能刊登她写给一位不知姓名的“老弟”的一封信。看了她的信,了解了她所说的那位“老弟”的事迹,使人很自然地想起雷锋。这封信反映了一位普通农家妇女的一腔真情,这是人们对雷锋精神的一声强烈呼唤。 下面就是她的信。  相似文献   

5.
王学斌 《各界》2014,(11):49-52
一八六一年农历八月初一卯刻,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可谓天象异常,殊为罕见。果然,今天是个好日子!当日卯刻,曾国荃挥师攻克安庆,重挫太平军。闻得捷报,曾国藩自感否极泰来,一改昔日低调谦逊之风格,致信老弟,言辞之间,颇有踌躇满志之意。  相似文献   

6.
陈云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入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革命人生起点在上海的商务印书馆。张行恭、张子宏兄弟俩是陈云进入商务印书馆的引荐人。由此,陈云对张家兄弟感铭于心,对他俩始终怀着真挚的情谊。  相似文献   

7.
周海亮 《党政论坛》2009,(16):31-31
朱老总朱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委员长;董老董必武,中共一大代表,国家代主席。他俩都活到耄耋之年,可称为寿星了。而他们各有一套自己的运动养生方法,朱老总坚持散步、爬山、游泳等户外活动,董老却喜欢室内写字或称书法运动。上个世纪60年代,他俩旅居广州,有一天,朱老总去看望董老,两人发生了一段有趣的争论。  相似文献   

8.
谢海云  华人 《侨园》2006,(6):32-34
因看好大陆经济的发展前景,近年来成千上万的台湾同胞,纷纷登陆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经商,或进行交流活动。其中一些知名人士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中有陈水扁的堂弟陈天福、真相电视台董事长周荃、蒋介石的重孙蒋友柏等。讨厌“台独”,陈水扁堂弟8000台币闯上海今年48岁的陈天福,出生在台湾台南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父亲陈水盛是一名矿工,与陈水扁的父亲陈松根是亲兄弟。从小,陈天福就与堂兄陈水扁的关系十分亲密,两人甚至同睡一张床,同一张桌子读书,陈水扁一直亲昵地叫他“阿福”。此后的10多年间,双双失去父亲的他俩更加亲密了。伯父虽然…  相似文献   

9.
胆量和本事     
王位 《党政论坛》2009,(20):16-17
狼袭击羊,羊吓得浑身颤抖,步步后退,在这紧要关头,狗冲上来,解救了羊。 羊感激万分,向狗讨教:“面对高大凶狠的狼,你为什么敢向他发起攻击?”狗摇了几下尾巴:“老弟,你大概还不了解我,我的眼睛是缩小镜,多么高大凶猛的野兽,在我的眼里都显得十分渺小。”  相似文献   

10.
1989年岁末的杭州城,一阵寒流过后,处处洒满暖人的阳光。 15岁的童奇和10岁的萧亮,这些天一直处在欢愉和兴奋之中。在浙江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科的病房里,走廊上,他们东奔西跳,象两个愉快的蓝精灵。有几个晚上,他俩还象大人们那样,居然失眠了,深夜四点多钟,还无法进入梦乡……原来,这两个孩子已经得知,医院为他们作的手术成功,不久就可出院,从此,他俩再也不是什么“阴阳怪人”了!  相似文献   

11.
思呈 《各界》2011,(6):3-3
孙悟空和猪八戒这对活宝搭配得好,他俩一碰头,上帝就发笑。 两位都爱吹,孙悟空是把自己往强处吹,猪八戒则是把自己往弱里吹。孙悟空喜欢嘲笑别人,显摆自己的聪明能干,猪八戒则相反,喜欢作贱自己,显摆自己愚钝无能。  相似文献   

12.
仲喜相马     
伯乐因相马知名,使仲喜羡慕不已。仲老弟暗自思忖:相马何难,居然加官晋爵!我何不紧步后尘,如法炮制,以捞取实惠? 于是,仲喜兜里塞了二斤干粮,肩上背了一袋料豆,下乡选马去了。他先到赵庄,看到一匹马毛色光滑,体态肥壮,见他来相,还长鸣一声,数摇其尾。仲喜心  相似文献   

13.
说“戏说”     
华丁 《瞭望》1996,(44)
甲:近来报刊上不时有文章评说影视文化的“戏说”现象,老弟可有所闻?我是颇有同感的。似有一阵“戏说”风在刮,而且已非“青苹之末”的微微风了。 乙:老兄知道,愚弟一向对“搓麻”、“听歌”还有点兴趣,至于影视片嘛,嘿嘿——。不过,满城争说《戏说乾隆》那些日子,倒也看过几集。你说,这“戏说”风可是从港片中吹来的?  相似文献   

14.
朋友家里虽然简陋一些,窗子前摆放的几盆菊花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我的朋友喜爱写写画画,交际很广。他屋里有几盆菊花点缀,顿然有了文雅的气氛。我说,老兄,你的屋子除了菊,恐怕没有值钱物了!他矜持一笑,含蓄地说,知我者,老弟也!他送给我一本据说某位官员的诗集,翻阅起来,满纸玑珠,豪情满怀。  相似文献   

15.
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由于女皇武则天极为宠幸美少年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两个,所以他们的老弟张昌仪也跟着行情看涨、身价倍增,虽然他级别不高只是个洛阳令,但由于他的两位哥哥和武则天的特殊关系,凡是他所吩咐交代的事,大小官员几乎没有人敢于拒绝,所以找他跑官要官的人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16.
龙飞 《各界》2013,(1):94-95
休会期间,他在李政道陪伴下来到天坛公园,站在回音壁前,将耳朵贴上去,似乎一下子回到了60多年前,听见阮冠世的柔声细语……天坛回音壁就是他俩相爱的见证。  相似文献   

17.
阎锡山是民国史上独一无二的“不倒翁”.鲜为人知的是,阎锡山还对其貌不扬的毛驴情有独钟.抗战时期某外国记者在秋林见阎锡山后,曾写通讯戏谑阎为“毛驴将军”. 1929年9月30日,阎锡山陪同冯玉祥一家游五台山.阎锡山让冯玉祥一家都骑上高头大马,自己却骑了一头灰脊背、黑嘴头的老毛驴.冯玉祥不解地问:“百川老弟,你这是取什么样儿?兵营里有的是好马,你为什么骑了个毛驴?”阎锡山回答说:“大哥骑马我骑驴,这本是应该的,我总得比大哥矮一头吧?”冯玉祥哈哈大笑道:“你这个人哪,穷讲究真多!”  相似文献   

18.
李兴濂 《各界》2011,(2):96-96
上古帝王尧舜,被儒家学派形容为古昔圣王,是至善至美,空前绝后治国平天下的圣君明王,仿佛人类所有的美德都集中在他俩身上。孔丘在《论语》中赞美他:“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焕乎其有文章。”  相似文献   

19.
线天长  吴营洲 《各界》2010,(8):51-55
年羹尧与隆科多,性格迥异,一个专横傲慢,睥睨万物,一个见风使舵,精明绝顶,却有着相似的际遇和命运,他俩都对雍正有着“再造之恩”,都曾被雍正重用,都曾是雍正依仗的左右臂,部曾权倾一时,一个是抚远大将军,一个是吏部尚书,但在两三年间,又都被雍正找茬灭掉了,一个被赐死,一个被圈毙。  相似文献   

20.
<正>以原飞虎队队员艾伦·拉森(H.Allen Larsen)名义出版的《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这本摄影集,其实是作者与其战友、已故的威廉·迪柏(William L.Dibble)两人摄影作品的合集。他俩是部队航拍、测量、绘图方面的专业人员,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柯达相机及配套的柯达彩色胶卷。作为晚辈读者,不仅敬仰他们抗击法西斯、援华抗战的献身精神,同时也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