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校教育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员玲艳党的十四大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它标志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阶段。这对于党校教育来说,既是一场严峻的挑战的考验,同时又是一个极好的机遇。作...  相似文献   

2.
历史转折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个转折经历了一个过程,起点是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转折。历史转折的主要内容就是把全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历史转折是党的政治路线的改变,但必然导致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的转型包含了多方面的内涵,概括起来讲,是从半文明社会转到文明社会。文明的发展不可能速成。中国社会的转型,必然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这一次全会实现了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大转折。在20年后的今天,我们对这个历史转折的意义和深远影响,看得更清楚了。  相似文献   

4.
试谈党在转型时期的文化观王宁林,李洪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头一个十年前后,是新旧世纪交替的重要时期,同时又是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领域必然同其它领域一样,在增变、分解与整合中出现一个明显的社会分...  相似文献   

5.
一、20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会议,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的伟大历史转折的开端。这个日子离我们愈远,愈益显示其伟大深远的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使中国社会主义从“山穷山复疑...  相似文献   

6.
从现在起到2010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不仅要求四川物质文明建设要有一个大的发展,而且要求精神文明建设也要有一个大的发展,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创一个新局面,由此,本文拟对世纪之交四川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些问题,作一些探讨。四川的历史大转折与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同全国一样,经历了举世瞩目的历史大转折和经济社会的大发展。这种大转折、大发展是同全省干部群众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同…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辟了社会主义目标的新模式、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伟大历史转折开始于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其完成依赖于这些历史经验的升华。学习和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进程和方法,有助于我们对这一伟大转折的理解,对借鉴党的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智慧,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一)党对建国以来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就已经开始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罪行和“两…  相似文献   

8.
学风问题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常讲常新的问题。江泽民今年5月2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重要讲话,又一次提出学风问题,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我们要充分重视这个问题。学风问题也是党风问题。学风问题的实质,就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问题。学风不正,就不能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将会对革命和建设事业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党的历史上有深刻的教训。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针对主观主义的不正学风指出,这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  相似文献   

9.
1978年5月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重要文章,接着又在《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全文公开发表。从此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经过这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不仅使党的思想路线发生了根本转折,而且使党的政治路线也发生了根本转折,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就不会恢复和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不会实现全党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经了历史的多次转折,其自身模式也处于转变之中。有人认为中国共产党应该"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或"转变为建设党"),这种说法值得商榷。从文本的角度考察,革命导师和中共党的领导人关于党的角色转换作了一系列论述,但没有"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这样的提法;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的说法,是指的从一种性质转变为一种地位,不符合中国政治语境中的概念逻辑关系;从现实的角度考察,"转变为执政党"的逻辑起点不是"革命党"而是"非执政党"。因此,本文认为,"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的提法有些不妥,"从非执政党转变为执政党"、"从领导革命的党转变为领导建设的党"的提法更为准确和科学。  相似文献   

11.
赵曜 《学理论》2008,(20):5-9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由此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华大地发生巨变、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30年,是中华民族在复兴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的30年。  相似文献   

12.
党的性质问题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一个政党 ,代表哪个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提出什么样的纲领和路线 ,如何进行自身建设 ,如何确定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 ,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 ,都是由这个政党的性质所决定的。能否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从根本上决定着无产阶级政党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命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为我们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这个党 ,提供了根本指针。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 ,“三个代表”要求 ,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 ,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也是社会主义理论在不断地发展演进的过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大这个历史时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从党的十六大开始到现在,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民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既是现代民主政治体制的一种形式,又是历史文化的延续。  相似文献   

14.
沈宝祥 《理论探讨》2001,22(5):76-79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始终是党的建设的总题目.这个总题目的含义有两层党的根本性质,党的历史特点.这两层含义是密切联系的.邓小平在1965年的一次谈话中就指出"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这不仅是我们这一代的问题,也是下一代、再下一代的问题.一个国家的革命,核心的问题是党.有了一个好党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革命胜利后,搞社会主义也要靠一个好党,否则,胜利就靠不住."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这个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而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特别是革命和建设阶段的推移,不断探索.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方法,结合党的建设的实际来研究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伟大转折。这是当年继真理标准讨论之后,在中国发生的又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全党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的伟大转折,就不会使我们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也就不会在我国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用邓小平的话说,“这是最根本的拨乱反正”…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党与各种腐败现象是根本不相容的。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围绕不同中心任务,党在反腐倡廉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革命时期党围绕推翻腐朽旧政权这个使命开展反腐倡廉建设,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取得革命胜利。建国后围绕搞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个使命,党在反腐倡廉建设上取得了积极成效,也有过惨痛教训。改革开放后党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这个使命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历史证明,党完全有能力最终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实现社会主义廉洁政治。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是我们在今后十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贯彻执行的一个重要方针。并把“向结构优化要效益”作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我省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抓好结构优化就为发展规模经济、推进科技进步、强化科学管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找到了重大突破口,也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找到了切入点。这首先是由我省的省情决定的,一是我省地理位置居中,要适应周边省市实现“两个转变”的冲击波就要抓好代化结构这个关键。二是我省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有两个60年。当时搞《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时候,是中共建党60年。通过痛定思痛,通过讨论回顾,作出了一个《决议》。今天我们纪念这个《决议》的时候,恰好又是回顾共产党掌握政权的62年。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同样有很多经验教训要回顾总结,我们需要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思考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9.
十七大报告明确阐述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布局和重点,这是我们党在正式文献中,第一次对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和重点的全面阐述,它标志着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作了创造性回答以后,我们党在自身建设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0.
陈云的经济思想是十分丰富的,涉及到我国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对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都进行了长期探索,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陈云关于工业体制改革的思想是他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们研究和探讨陈云的工业体制改革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一、在工业管理体制上,要扩大地方和国有企业的自主权,这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提出了指导方针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当代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伟大转折,拉开了我国实质性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