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华彤 《学理论》2009,(28):269-269
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美术技能,还必须要体现一些与学生的发展有关,并与现代与未来社会的环境相适应的意识。这意识主要有审美意识、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
黄河 《各界》2008,17(4)
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化社会的时代,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基础美术教育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是优化教学过程的有效途径;需要掌握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的思路和方法;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促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通过对我市信息技术使用状况的分析.教师应使用信息技术并能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整合,在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自身信息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在信息社会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张建萍 《学理论》2012,(9):39-41
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美术中群众性最广泛、与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民族地域特征最鲜明的代表性文化形态,不同民族和地域都具有其独自的表现题材、艺术方式与审美形态。但20世纪的中国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土生土长的中国民间工艺美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如何传承、保护和发展民间工艺美术成为我们应该思索和考虑的问题。文章以嵊州民间工艺为例,分析了嵊州民间工艺美术的特点与现状,提出了有关新时期嵊州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以莫里斯为代表的设计师的设计运动却引发了后来一系列的设计革命,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以及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都是在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莫里斯是现代设计的重要先驱者之一.本文透过大工业时代独特的时代背景探讨了威廉·莫里斯设计风格的形成与影响,进而就莫里斯在装饰纹样领域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总结得出了莫里斯装饰纹样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纪念先贤,展示艺术家群体造诣,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繁荣,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徐悲鸿艺术委员会、中央党校图书馆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在中央党校共同举办了"迎七一暨徐悲鸿师生与中国当代书画家精品展",展览本着"树新风、立正气、正学术"的宗旨,以其浓厚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时代意义,提示我们每一个身在美术圈的人去重新审视美术创作中传统与继承、融会与贯通的标准和定位,重新审视当下美术教育的利弊得失。  相似文献   

6.
<正>吴传麟(1939-2007年),祖籍山东。196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编审,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现代美术编辑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书画研究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小学美术审美教育至少存在着三个方面的误区:一是在认识观念层面上,把审美教育当作一种教学手段或工具,而不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审美教育的目的性。二是在美术教育和其他教育关系协调上,把自己和智育、德育片面地对立起来,往往在实施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和智育、德育的有机联系。三是在具体实施上,与其他学科审美教育等同起来,没有对小学美术审美教育的本体加以研究,而是泛泛地采取了美学中的一般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学方式是多元化、多样化的,作为美术教育者不再"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在"用"教材之余,应走出课堂、跨出教材,因地制宜,探索新的"艺术中心",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常利芹 《各界》2008,17(12)
在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幼儿美术活动也越来越受到幼儿园和家长的重视,成为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和想像力的重要手段,是开发幼儿智力的金钥匙.那么如何组织好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萌发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呢?下面谈谈自己在组织美术活动时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矢量潮流设计近年来风行一时,受到了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追捧和喜爱.其作品本身凸显了时尚潮流的大众文化,遵循了游戏品格,符合了现代艺术作品重形式以及"形式至上"的艺术立场.当中各种元素的使用由于文化背景的变更也朝着通俗、时兴的艺术方向进行转型.比如字体元素在其中的运用也不再是为了阅读,而是成为被解构的视觉元素并加以合理放置.再如古典元素本身原有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转为一种更为强调对于表面的修饰,变成一种表现的艺术,在创造新文化的同时也是一种对传统文脉的承接.这是从形式上入手而进行的归纳体会,体现了当代设计审美理念背后的文化精神.表明了当前如何使不同元素进行视觉合理组合是当代艺术设计的视觉重构和现实转型,是当代前沿设计师应该把握的设计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写生"是艺术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涉及美学中的主体观察和如何组织知识与观看两个层面。民国时期的"写生"概念对西方经典写生概念中追求视觉观察下事物的造形和神态的真实、视觉观察的直接性和在场性、目光的光条件和由光而来的色彩条件等技术性层面进行了吸收,却对观察者在场的综合性创造这一美学层面没有给予重视,而是以中国传统的"心观"加以替代,在理论上并未助力于中国画的现代转型,因而在知识层面上对中国美术的现代性进程的推动乏力,导致了艺术界众多争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发展影响至深.西方文化二元对立、理性至上的趋向最终导致了现代教育中人的分裂物化,因而呼吁人文科学、全人教育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应运而生.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政治伦理,人在"群体化"中丧失了个人的价值和主体性.因此.我们倡导的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应侧重于对生命的尊重和独立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杰出的漫画家、文学家、翻译家和艺术教育家,也是"子恺漫画"开创者.他的漫画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往往具有将西方绘画的"写实"、中国文人画的"写意"和民间美术的"趣"三者有机融合的特点.本文试从丰子恺漫画的造型、题材、审美情趣等来分析他的漫画受到民间美术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深入认识丰子恺漫画的独特文化意蕴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
秦嗣英 《学理论》2013,(14):395-396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不断进步,审美教育已然成为人们迫切的需求和渴望,高等美术教育也随之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社会进入全球化时代,随着中西文化艺术交流的加强,中西高等美术教育之间的交流也进一步得到加深,如何汲取俄罗斯高等美术教育的优势,结合黑龙江省美术院校教育的现状,研究整合两国优质的教育和艺术资源,为黑龙江高等美术教育提供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是我们美术教师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由于美术课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美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发生了改变.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改变以往那种陈旧的教学方法,能够了解并熟练地运用科学教学教育方法来进行教学,以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我市的教育部门对美术老师进行了集中的培训,提高了我们美术老师的教学素质,而且美术教研员多次组织了美术观摩课,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杨广馨 《民主》2009,(3):F0003-F0003
杨广馨 1955年生于北京,满族。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少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兼青少部部长和北京市书法,美术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现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书法、美术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相似文献   

17.
《侨园》2017,(Z2)
正林徽因是中国现代人文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她不仅是一位著名诗人,更是一位杰出的建筑学家,她同时也具有文学、建筑、设计、戏剧、美术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她的每一首诗都有对视觉色彩、听觉感受、形体建筑化的细腻刻画,在读者眼前创建出一个属于她的唯美时空。林徽因善于运用"诗意"与"建筑意"相交融的写作手法,把"建筑意"带入"诗意",将读者以最直观的感受带入其中,以此成就她独具特色的艺术美学观念。在《深笑》一诗中,林徽因运用艺术通感等艺术手法,将建筑意象化、声音视觉化、色彩听觉化,营造出一个灿然的笑的世界。在"诗意"与"建筑意"的交融下,为读者带来别具一格的独特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8.
刘涛 《学理论》2013,(15):218-219
"90后"大学生深受网络影响,其认知行为碎片化、视觉化,认知途径网络化、移动化,针对这些特征,对大学新生图书馆入馆教育工作提出学习内容设计单元化、形式视觉化、教学沟通方式网络化、教育学习方式实践化等与"90后"认知特征相适应的创新性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背景下,民族教育事业如何加快发展,特别是如何克服和破解制约自身"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完善政策的顶层设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我们要以差别化政策助推民族教育加快发展,不断提升民族教育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现代视觉文化是一种以视象-影像为核心的文化形态,它反映了消费时代的人们在生存感受和文化理念方面的全新变化.这种变化在现代性的审美主义传统里有其深刻根源:现代性的审美主义传统所固有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同时决定了视觉文化的两面性.因此,通过对审美现代性资源的重新梳理可为我们评判当代视觉文化提供一种适当的视野.考虑到今日审美现代性有审美本质主义之嫌,对现代视觉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以适当的反思批判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