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人先后提出了“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国际战略,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战略理论。  相似文献   

2.
《人权》2007,(2):4-6
一、世界和平需要宗教对话当今世界,尽管和平、发展与合作是时代的主流,但主流之外暗流汹涌,波诡浪急。不同国家、民族、宗教之间此起彼伏、愈演愈烈的对立和冲突,正在挑战人类的智慧与文明。这种挑战,更多地来自“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3.
7月19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以郭台强为团长的台湾工商建研会大陆经贸考察团一行。贾庆林对考察团来访表示欢迎,对工商建研会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和两岸实现直接“三通”表示赞赏。贾庆林指出,过去一年多来,经过两岸同胞共同努力,台海局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积极因素增多,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的势头增强。两岸同胞是一家人,完全应当携起手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个主题,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使同胞之间的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一年多来,我们采取了一系…  相似文献   

4.
《时事资料手册》2005,(1):26-26
2005年新年钟声即将鸣响之时,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的新年贺词。他在新年贺词中说,2004年,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在一系列涉及世界和地区安全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发挥了建设性作用,推进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和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5.
世界持久和平是中国历届政府始终不渝的追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确立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国家战略;中国维护国际和平的思想也从毛泽东时代"以正义战争谋和平"思想转变为更为积极地维护和建设世界和平的思想。从到邓小平的"以发展促和平"思想到江泽民的"合作和平、秩序和平与新和平"思想,发展到胡锦涛提出"以和谐世界永葆持久和平"的思想,不仅反映了中国政府对和平内涵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表明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越来越积极、主动、自信地融入国际社会,承担大国责任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向世界郑重宣示,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这一宣示以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利益以及军队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为根据。选择和平发展的道路,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武装力量的运用以对内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对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为主要任务,决定了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相似文献   

7.
8月21日,中国五大宗教的7位主要负责人宣布,他们将组成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参加8月28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世界和平千年大会”。这是中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最高级负责人的第一次出访和出席世界宗教界最高级别的会议,向世界宣讲备受误解的中国宗教信仰自由。大多深居简出、充满神秘色彩的宗教领袖的美国之行,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8月25日,中国驻美大使馆在使馆新闻发布厅为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举行记者招待会,关于达赖、班禅和噶玛巴的问题是此次记者招待会海外媒体提问的焦点。 身着藏传佛教盛装…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在伦敦金融城发表重要演讲(摘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事资料手册》2005,(6):39-39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1月9日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就中国发展方向等问题发表重要演讲。他指出,中国选择和坚持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将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9.
《台声》2005,(5):6-7
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连战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贾庆林对连战主席率团来大陆访问表示欢迎,对国民党认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推动发展两岸关系、维护和争取台湾同胞的福祉、追求台海地区和平稳定表示高度赞赏。  相似文献   

10.
程同顺 《群众》2023,(16):26-27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充分体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则和决心。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朋友圈遍布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拉丁美洲,“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已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以及其他区域组织等有关文件中。“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互利共赢成果,充分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的现代化,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1.
要闻     
贾庆林强调:民族、宗教工作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新华社电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来到北京牛街,亲切看望回族群众,并考察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和中国佛学院。在与宗教界人士座谈时,贾庆林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好民族、宗教工作至关重要。今年,中央准备召开民族工作会议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我们要高举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旗帜,坚持“三个离不开”,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  相似文献   

12.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举行秋季开学典礼9月1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2009年秋季开学典礼在北京举行。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三届一次会议举行9月10日,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简称"中宗和")三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  相似文献   

13.
田德文 《人民论坛》2023,(20):36-39
新时代中国外交在世界格局层面上的价值取向可概括为“多极联通”的新模式,强调世界各国在多极化世界中维护和平与发展时代主旋律的联通与共同行动。“一带一路”是新时代中国在世界多极化过程中提出的国际合作倡议,是推进各国共谋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秉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发展、国际合作、消除国家间、民族间和宗教间的冲突开辟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乡音》2014,(9):I0002-I0002
【人物名片】王博,现任邯郸市和平法律事务所主任,丛台区妇联法律服务中心执行主任,丛台区政府法律顾问,邯郸市残疾人联合会法律顾问,邯郸市民主评议代表,河北煜腾破产清算事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为邯郸市政协委员,邯郸市政协社会法制宗教委员会委员。先后被丛台区政府和丛台区妇联授予“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工作先进个人”“业绩突出人才”‘邯郸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中国根据当今的时代主题坚持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方针,尤其在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处处表现和平、发展及合作的作为。在这次具有代表意义的事件中,中国又一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在发展中最求的是和平,是要通过"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的手段以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而不是去威慑他国或者称霸。  相似文献   

16.
马加力 《半月谈》2005,(8):83-8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南亚四国之行.使世界对中国与南亚合作尤其是中印合作的蓬勃发展势头有了新的认识。CHINDIA.一个由中国和印度国名英文拼写合成的新词在媒体迅速流行.这是一个寄托了两个人口大国和平合作理想的新词。媒体认为.如果中国与南亚能将这种和平合作的势头保持下去.亚洲将进入“双引擎”发展时代,而世界也将迎来“亚洲的世纪”。  相似文献   

17.
警务联络官,或称国际警务联络官,因其具有警察和外交官的双重身份和特定职能,又被称为“警务大使”和“警察外交官”。警务联络官是打击跨国犯罪、开展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的纽带,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我国警务联络官起步晚、发展快.在国际警务执法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8.
叶志超 《前进论坛》2009,(12):10-11
2009年11月8—15日,为响应联合国弘扬科学精神、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进步的号召,由农工党中央、中国红十字会等39个人民团体、民主党派、科技界和新闻界的单位共同举主办的第21届中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本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的主题是“弘扬科学,关注民生,发展公益,促进和谐”。  相似文献   

19.
《统一论坛》2009,(3):7-7
4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贾庆林在京会见了出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第八届海外会长会议的全体代表。他强调,各地反“独”促统组织要自觉肩负起时代重任,继续发挥独特作用,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新的贡献。贾庆林说,过去的一年是中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两岸关系出现重大转折、取得历史性突破的一年。一年来,各地反“独”促统组织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先后确立了“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和平发展”理念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确定的,开辟了中国外交的新纪元;“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政府在新世纪面临新的国际形势提出的外交新理念。二者都是综合国内外因素的结晶,体现了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延续性。“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国际社会的具体展现,是对“和平发展”理念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